专利被侵权怎么办?
专利权人认为自己的中国专利被侵权后,首先要对对方的技术和自己的专利技术进行仔细的对比分析,看对方的技术特征是否真的属于自己专利的保护范围,从而确定专利侵权是否成立。专利权人往往高估自己的专利,最好委托国内的专利律师分析是否构成专利侵权,提供法律意见。因为中国的专利律师熟悉中国的法律,站在客观的立场进行分析,所以他们的法律意见是客观公正的,可以作为决策的参考。然后,专利权人还应该分析其中国专利的可专利性,以确定其有效性。因为根据我国专利法,中国专利局只审查发明专利,不审查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只进行形式审查。所以,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发明专利,只要查看是否缴纳年费,专利是否有效,就可以分析其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对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一定要仔细分析专利的三个特征。只有在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专利具有可专利性且确实是一项有效权利的前提下,我们才对专利侵权人提起诉讼。否则,一旦对方当事人请求中国专利局宣告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无效,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专利将因缺乏可专利性而被宣告无效。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可专利性分析最好委托中国专利律师,理由和委托中国专利律师分析专利侵权一样。专利权人只有在确认自己的专利权有效,专利侵权成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所谓下一步,先收集证据。专利权人需要收集的证据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侵权人的证据。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侵权人的确切名称、地址、企业性质、注册资本、人员数量、经营范围等都是专利权人首先应该知道的事情。对于专利权人来说,知道采取什么策略来应对专利侵权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关于侵权事实的证据。专利侵权的前提是必须有侵权行为。因此,在处理侵权行为的过程中,证明侵权人确实实施了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方面的证据包括实物、照片、产品目录、销售发票、购销合同等。3.关于损害赔偿的证据。专利权人可以向侵权人要求赔偿损失。请求赔偿的数额可以是专利权人所遭受的损失。但是,专利权人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其专利产品的销售量减少了,或者销售价格降低了,以及多支付或者少支付的其他费用。要求赔偿的数额也可以是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专利权人应当提供证据,证明侵权人的销售量、销售时间、销售价格、销售成本和销售利润等。在此基础上,计算侵权人的利润。请求赔偿的数额也可以不低于专利权人与第三方进行专利许可交易的专利许可费。为此,专利权人应提供已有效履行的与第三方的专利许可协议。如何收集上述证据是国外专利权人头疼的问题。一般来说,专利权人可以自己或者委托在中国的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办事处收集一些证据,但最好的方式是委托在中国的专利律师进行侵权调查和收集证据。律师中国有律师执照,懂法律,调查取证方便。至于侵权人获利的确切证据,有时候是拿不出来的。在诉讼中,可以先提供一些粗略的证据,在确定专利侵权后,可以请求法院对侵权人的账目进行审计,以确定侵权获利。然后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侵权人应支付的赔偿金额。
法律客观性:
专利法第六十五条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专利,即侵犯专利权,发生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认定侵权行为成立时,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15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应当事人的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就专利侵权赔偿金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