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工商怎么办发言材料

 一、转变监管理念,改革监管方式

(一)适应新形势要求,转变监管理念。张茅局长在讲话中指出,贯彻落实好《意见》,要积极转变监管理念。要树立改革探索精神,把监管工作放在改革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跟上工商深化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步伐。要从思想上做到“四个转变”,即从事前监管更多地转到事中事后监管和市场行为监管;要从依靠传统行政监管手段向注重运用信用监管手段转变;从侧重规范主体资格向主要规范主体行为转变;从单一部门、单一地区的监管执法向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监管与综合执法转变,不断提高监管效能。具体到工作中,就是要改革现有的市场巡查制度和网格化监管制度,从以日常巡查为主向以随机抽查为主转变,从实行工商所网格监管责任制向实行专管员监管等适应当前市场监管现状的新制度、新方法转变,推动基层工商所在新的历史时期,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实现有为、有位、有威。

(二)全面落实“双随机”抽查制度,建立创新型综合监管机制。建议将抽取的权限适当下放,在抽、查分离的总原则下,设区市工商局和县(区)工商局负责抽取本局登记的企业。如,设区市工商局注册科负责抽取本局登记的企业,再由企业监督管理科负责检查;县(区)工商局注册局负责抽取本局登记的企业,再由企业监督管理科负责检查企业法人,委托工商所负责检查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各检查单位收到抽查企业名单后要合理安排抽查时间,建议将检查量平均分为12个月,做到每月检查户数心中有底。月初制定抽查计划,月中检查序时进度,月底进行回头看,每月撰写抽查小结,计划和小结均应报上一级工商机关备案。

(三)推行“双告知”机制,实现协同监管。“先照后证”改革,使部分市场主体产生错误认识,认为不需要审批和监管;也有部分审批部门因信息数据不完善,出现监管漏洞。推行“双告知”机制,提醒市场主体领取营业执照后,要到相关审批部门办理经营项目的许可审批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利用数据平台,把涉及审批经营项目的商事登记信息及时传递到相关审批部门,实现监管信息互通,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和“灰色地带”。工商系统内部之间也要加强协调和沟通,如涉及企业设立、变更登记,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取得、变更、延续,商标权质押,行政处罚时,发一份预告知书,有针对性地对企业进行宣传、指导,引导企业及时公示企业信用信息,向社会公示其企业真实的信用信息数据,并使企业知晓不及时公示或不真实公示企业信息的法律后果,实现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平台的数据及时、准确,为社会化监管提供基础数据。

(四)坚持放管兼顾,综合治理无照经营行为。在积极推进“先照后证”改革的基础上,除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稳定的经营项目,一律放开办理营业执照。要引导合法市场主体,尽量多地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建议尽快修改《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不适应条款,使所有合法市场主体全部拥有营业执照,建立起真正齐全规范的“经济户口”。对于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走私倒卖商品,不可能取得营业执照的经营者,加大打击取缔力度,对于列入异常经营名录或失信企业,给予其进行信用修复的机会,有效防范无照经营户的产生。

(五)加快推进简易注销,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一个健全的、有序的市场本就应当有进有出,应建立快出机制。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类市场主体的退出方式、条件、责任和程序,为市场主体有序退出奠定法律基础。加快推进简易注销,未开业企业的简易注销登记,不再需要办理清算组备案证明、清算报告备案、登报公告;无债权债务企业的简易注销登记,不再进行登报公告。引入承诺制度,承诺办理注销登记引发的一切法律责任由注销登记申请人自行负责,简化注销登记审批流程,实行一审一核制,缩短退出时限,降低退出成本,提高退出效率。

二、突出信用约束机制,开启信用监管新模式

(一)明确工商部门在信用监管中的职能和地位。新形势下,工商部门在企业信用监管中至少要发挥以下五项功能:一是信用信息记录功能,如在各种信息平台录入市场准入、市场监管等业务中形成的各种信息。这个我们现在已经做到了。二是信用信息披露功能,如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其他渠道向社会公示企业信用信息。三是守信激励功能,如通过公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认定驰名商标、评选消费者满意单位等形式树立诚信典型,引导企业建立良好信用。四是信用建设指南功能,如通过宣传和教育引导企业诚实守信。五是失信惩戒功能,如运用行政执法手段,打击企业侵害公***管理秩序的失信行为。

(二)明确“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含义。“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有五五个层次的含义。第一是在全国工商登记注册系统,只要在一个地方违法、受限了,在其他地方登记注册的时候,也会受到限制。现在基本做到了这一点。第二是体现在我们的业务工作中,因违反反不正当竞争、广告、直销等法律法规在一个地方受到处罚的,在别的地方也会受到限制或不同程度重点监管。第三是在协同管理上,在一个部门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或异常名录,其他部门都会引起注意,进行重点监督。第四是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一个企业如果在一个地方违法了,不管是在哪个地方,相关的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都应该依据获得的信息给予关注,甚至给予相应的惩戒或处罚。第五是与之打交道的市场主体和广大的消费者。被工商部门列入严重违法的企业,银行就不再给他贷款了。有些企业在同样的条件下,不愿与他签新的合同了,消费者不愿意购买他的产品或者不愿意到他这里接受服务了。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三)进一步完善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制度。“一处违法、处处受限”道理理解起来很简单,但怎么让一个企业在一处违法的信息处处都知道?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是把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好。这就是《意见》中提到的“全国一张网”建设。在这张网建好之前,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推进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和严重违法企业的信用信息在全社会的广泛应用。建议通过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的方式,让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制度取得县(市)直各执法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同支持和配合,与相关职能部门***同彻底沟通、***享资源、查找问题、及时处理、适时反馈,实现每个环节的有序衔接,强化责任意识,合力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全方位推进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制度,确保“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有效落实,为工商部门在将来的企业年报工作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内外联动监管,构建社会***治格局

(一)要加强单位内部的分工协作。要进一步明晰岗位职责,加强机关科室之间、机关与基层之间的沟通协作,确保“大职能”在单位内部的“小分解”。要对内健全登记与监管相衔接的工作机制,改条线式各自为战为系统化集成作战,关联工作协同推进,形成组合拳,打好整体战;改市场巡查为随机抽查和重点检查,完善抽查制度、联办协办、挂牌督办等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系统内跨区执法统一协调指挥机制,完善事项交办、工作督查、案件督办、执法监督、绩效考评、情况通报等工作制度,加快推进工作流程再造,实现从全面领导向业务指导的角色转变。推动工商部门从“物理组合”走向“化学融合”,实现全过程监管、一体化执法。

(二)要加强部门间联动协同。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和业务协作,形成主责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的“小分工、大协作”机制,促进部门之间信息***享、执法联动、综合治理、无缝衔接。要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市场监管协同机制。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市场监管协作联动和案件移送、通报制度,建立健全跨部门联动响应和失信惩戒机制,积极推进统一市场监管和综合执法模式。将市场秩序监管纳入“大城市管理”范畴,改进政府管理和公***治理方式,借助大数据实现政府负面清单、问题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四单”透明化管理,在企业监管、质量安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旅游服务等领域,推动市场监管、检验检测、违法失信、企业生产经营、销售物流、投诉举报、消费维权等数据的整合和关联分析,提升政府决策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三)要强化社会协同监管。在市场监管中,要借助社会监督这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一是借助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力量,曝光市场监督的盲点黑点,发挥新闻媒体在市场监管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是放权给社会团体机构。可借助加大社会组织、各种行业协会的建设的契机,适时放权给市场,让行业协会、社会团体、技术机构等社会组织在制定行业标准、违规惩罚、维护竞争秩序等监管自律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三是发动社会群众参与市场监督。一方面,工商部门可将商事主体的年报信息通过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供公众查询,使商事主体的经营活动接受公众监督。同时可以通过开通举报电话、设立网络邮箱、微博等方式接受群众举报,并通过完善举报机制,激发公众举报违法违规行为的积极性,让每个社会公众都来义务监督市场,都来关心和监管市场秩序,成为市场监管领域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