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崛起跳跃行动:东风公司发布三大科技品牌

2023年4月10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东风量子智能电动模块化架构、Mach E新能源动力品牌、东风氢舟氢动力三大科技品牌。还提出东风自主乘用车主品牌全新车型将于2024年实现全电动化;到2025年,东风自主乘用车和合资品牌的销量比例将达到1:1,即各2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自主品牌的50%,自主品牌乘用车的70%。此次公布的三大品牌是对上述目标的有力支持。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风公司,是中央直属的大型汽车企业。其前身是第二汽车厂,创建于1969,总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目前总资产5377亿元,员工人数1310000人。拥有十堰(以中重型商用车为主)、襄阳(以轻型商用车和乘用车为主)、武汉(以乘用车为主)、广州(以乘用车为主)四大生产基地,并在上海、柳州、盐城、南充、郑州、乌鲁木齐、朝阳、杭州、昆明设有分公司。乘用车包括蓝兔、东风沈峰、东风EV新能源、东风风行、东风日产、东风日产启辰、东风英菲尼迪、东风本田、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

2021年,东风公司发布“东风崛起”计划和科技创新“跨越行动”,旨在推动新能源和智能驾驶的跨越式发展,实现核心技术和核心资源的自主掌控。从目前来看,有了大企业的实力,已经初见成效——三大科技品牌。

三大科技品牌之一:东风量子智能电气架构。

这是一个数字化的机电一体化架构,有点像之前说的造车平台,但不仅限于汽车本身,还包括服务层面和生态层面,四位一体。当然,这里用的量子这个词其实是个形容词,意思是这种结构可以突破空间限制,灵活多变。

回到车本身,架构包括纯电动、增程、插电、前驱、后驱、四驱、小中大型、轿车、SUV、MPV——这么多,灵活吗?

结构上采用集中式SOA电子电气架构,覆盖车端、云端、生态端,支持L3+驾驶辅助,配备电池“灭火系统”。发生事故时,可实现毫秒级有功断电,喷淋系统会相应启动,可在1分钟内降低电池温度80摄氏度。

性能方面,配备集成热管理系统和可选的CO2热泵系统,在零下30摄氏度的环境下续航能力可提升30%。

厂商公布了一些直观的数据——这款车型将拥有超过65,438+0,200公里的续航,采用长达90秒的换电池模式,采用800伏超级快充的充电模式,5分钟行驶300公里,百公里油耗65,438+065,438+0度。

目前结构的产品布局已经完成,未来将打造16车型,形成1万辆的年生产规模。

三大科技品牌之二:东风马赫E新能源动力品牌。

相信很多人对马赫动力都很熟悉。最近一两年,从东部的海岛到西部的青藏高原,我体验了几次它的表演。这次出现的是Mach E新能源动力的牌子。从此,马赫动力将包括节能动力、混合动力、纯电动三大领域。至于新发布的Mach E新能源动力品牌,由电驱、电池、能量补充三大产品平台组成。

1,马赫电驱动。

采用扁线电机,功率70-400 kW,电压300-800 V,形成了完整的产品矩阵,可以满足不同型号的需求。

2、马赫电池。

采用CIS高效组技术,组效率超过80%,系统能量密度超过300 WHr/kg,CLTC续航里程超过1,200 km。安全性方面,采用铝合金边框和底甲,可通过20 mm深度针刺测试。快充方面,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

3、马赫可以补充能量。

采用t型旋转换电机构,灵活定位结构,长寿命液冷换电接口,换电仅需90秒,使用寿命至少10000次。充电方面,交流充电、DC充电、超级快充、无线充电、自动充电、V2G、太阳能充电等技术。目前已经量产的。

其中无线充电功率为11 kW。如果安装在自己的车位上,停车后就可以充电,不需要插电。过了一夜,自然就满了。

V2G技术也挺有意思的。在高峰时段,汽车储存的电力可以提供给电网,在低谷时段,汽车可以充电。换句话说,高价卖电,低价买电。这里停车不大,可以给主人赚差价。

三大科技品牌之三:东风氢船氢动力品牌。

燃料电池在日本和欧洲一直处于研发状态。此次发布的东风氢船品牌包括东风氢电池系统和东风氢芯燃料电池堆两个子品牌。前者由供氢、供气和水热管理组成;后者包括膜电极、双极板、催化剂等电堆核心部件。

目前,东风氢舟已经规划了70kW、150kW、350kW三款氢动力平台产品,功率在20-350kW。其中350 kW是国内领先的大功率平台,可以满足商用车需求。

在展会现场,我看到了一辆长8.6米,轴距4.7米,自重5.8吨的氢燃料卡车。氢堆额定功率120 kW,最高时速105 km,续航400 km。它不仅可以用于货物运输,还可以用于各种特种车辆,如洒水、环卫、物流、垃圾运输等。

除了以上三大科技品牌,展会现场也看到了不少科技成果。比如勇士豪华电动越野架构。

再比如,行业首款热效率45.18%的特种混合动力发动机,行业首款混联、功率分流的四速智能混合变速箱(4HD),行业首款功率400 kW、最大扭矩8100 Nm、集成差速锁的两速变速箱;行业首款11合1扁平线电力驱动组件。

如果说以上技术比较抽象直观,那就是蓝兔追光,4月18上市。这是一款纯电动车,前双横臂,后五连杆悬挂。最大功率375 kW,最大扭矩730 Nm,百公里加速3.8秒,CLTC续航里程580/730公里。

未来的产品就是这款飞行汽车,自重1.3吨,锂电池供电,电池容量1,21kWh,最高时速62 km/h,车轮采用轮毂电机,车内两人。

智能技术方面,东风构建了集中式SOA电子电气架构,在武汉智能网联示范区行驶超过200万公里,参与了雄安新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建设。首批20辆东风L4级无人驾驶公交车已在雄安新区展示。

在展会现场,我看到了一款无人拖车头,叫乘龙幻影2.0,最大允许总重42吨,最大续航里程300公里。如果这个东西流行起来,卡车司机可能要找别的工作了。

我粗略地参观了东风的技术中心。虽然赶时间,但东风在技术改造上的大力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前有人认为,智能化、网络化的新技术只是造车新势力的专利。其实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一旦动起来,速度更快,因为他们的实力是新造车势力望尘莫及的。俗话说,一根手指头比腰还粗。

再过一周,2023上海车展即将开幕,东风沈峰全新电气化系列产品将在车展发布。今年下半年,东风还将发布一个全新的小型电动品牌。能够避开嘈杂的展厅,提前在安静的环境中阅读东风公司的新内容,真是太棒了。当然,更好的是东风公司的进步。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工作坊,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车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