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头条这个支付宝不是另一个支付宝!支付宝(中国)暂停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高新技术企业一直是税务圈的热门话题。为了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因此,许多企业都在努力获得高新技术资格。

但是,高新技术资格并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公开资料显示,高新技术资质申请制度需要满足一系列硬性条件,这对一般企业来说并不难。然而,在巨额税收优惠的诱惑下,很多企业选择铤而走险,伪造申报材料和财务数据,将自己包装成高新技术企业。

但在2022年严查下,部分“假高科技”被取消资格。

近日,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指导小组公布了2022年第一批撤销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企业名单。撤销年份分别为2020年和2021年,包括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支付宝(中国)”)、上海数字证书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上海有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齐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其中,支付宝(中国)因“R&D费用占比不达标”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有什么用?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指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08年至今已14年。

根据规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采用企业主动申报制,认证资格有效期为3年。在此期间,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资格期满,未申请复审或复审不合格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到期自动失效。

这是一项指导性政策,主要目的是支持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最直接的好处是,被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可执行15%的优惠税率(认定前为25%),税率降低10点,税额降低40%。

对于企业来说,除了减免税、财政补贴等实实在在的福利,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还是国家的荣誉。这表明一个企业具有技术创新和R&D能力,政府认可度高,在贷款融资方面有优势,核心员工可以享受本地人才认定政策,在落户和购房方面享受一定的政策红利。

R&D费用如果不达标,则取消资格。

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的优势显而易见。支付宝(中国)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意味着可以享受一系列税收优惠,不再允许使用。

企业调查显示,支付宝(中国)成立于2004年,是支付宝支付牌照的被许可人。其注册地在上海,技术开发人员占比超过50%。注册资本为65438+50万元。截止到20265,438+0,参与人数为65,438+0,875。

蚂蚁集团相关人士表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到期后,支付宝(中国)并未主动申请。支付宝(中国)是蚂蚁旗下的支付牌照公司,研发支出只占蚂蚁整体研发支出的一部分。

一家金融科技公司的R&D费用怎么会不达标呢?这背后是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蚂蚁集团旗下有两家公司叫支付宝。支付宝(中国)成立于2004年,是支付宝支付牌照的被许可人,主要从事支付业务,注册地在上海。另一家在浙江注册的“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支付宝(杭州)”)是支付宝App的主要运营商,主要从事互联网业务,即支付宝上数百个链接商家和消费者的小程序以及数千个生活服务都属于支付宝(杭州)公司。

这次支付宝(中国)被撤销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网,支付宝(杭州)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两家公司都是蚂蚁科技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办法》在关于R&D费用的部分提到,企业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根据销售收入的不同,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R&D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在3%-5%之间。

接近蚂蚁集团的人士表示,支付宝(中国)成立于2004年,因为是纯支付,快捷支付、扫码支付、刷脸支付等支付形式也已经成熟,所以这两年其R&D和销售比例可能达不到要求。

根据全球专利数据库和快速专利检索平台智慧芽,支付宝(中国)专利申请量为21,均为非外观专利申请。最早的专利申请是2065,438+065,438+0年,最长的连续申请期是6年。2065,438+07之后,没有申请或授权新的专利。此外,支付宝(中国)的软件著作权登记总数为104。

根据智慧芽的数据,支付宝(杭州)的专利申请总量为8135,专利申请最早在2005年,最长连续申请期为9年。由于专利审查制度,一般会有0-18个月的授权审查周期。剔除这一因素的影响,2020年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为3282件,专利授权率为44.64%。此外,注册的软件作品总数为82件。

上海仍有4家属于高新技术企业。

支付宝(中国)因“R&D费用占比不达标”被取消资格。业内人士表示,一些集团公司如果将其R&D投资和支出调整到其他业务板块,可能会选择主动放弃申请,因为这是一个企业主动申请系统。

今年8月1日,支付宝(中国)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由井贤栋变更为倪。此前,支付宝(杭州)总监变动,支付宝App负责人李娟出任总经理。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蚂蚁集团旗下有蚂蚁链、蚂蚁安全科技等4家实体企业属于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名单。自2020年以来,四个实体的R&D费用每年增长约50%。

蚂蚁集团发布的《2021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授权专利超过6600件,全球授权专利总数五年增长37倍。其R&D投资增速连续三年超过39%,2021年超过188亿元。近两年,蚂蚁集团加大了在隐私计算、区块链、数据库、安全风控等基础技术领域的投入。在人才投入方面,截至2021年末,蚂蚁集团员工技术型人才占比已经达到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