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核污水排到海里了吗
日本的核污水排到海里了吗?福岛海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如果日本把核污水排到海里,不到两个月,放射性物质就会扩散到太平洋大部分地区,10年后扩散到全球海域。日本核污水有没有排到海里?
日本的核污水排到海里了吗?1据国内媒体6月18日报道,当地时间6月10日17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任首相以来首次访问福岛县,并参观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据报道,东日本大地震中发生了堆芯熔化和氢气爆炸。日本新首相在视察了反应堆报废和水处理的现状后,对媒体表示“还有很多遗留问题,绝不能让这样的事故再次发生。”
另据报道,关于已经决定的入海方针,岸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看到大量的处理水保存在储罐中,感觉不能再拖延了。现在重要的是做出透明的解释。”此外,他还向东电高层表示,“反应堆报废是重建的前提。希望重视与当地的信赖关系,切实推进运营。”
需要注意的是,当地时间4月13日,时任日本首相菅义伟正式决定将福岛核污水过滤稀释后排入大海。放电时间预计持续20到30年。这一决定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作为重要的利益攸关方,中国在相关问题上的态度非常明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表示,为维护国际公众利益和日本人民健康安全,中方已通过外交渠道向日方表达严重关切,要求日方采取负责任的态度,慎重对待福岛核电站核废水处置问题。
此外,9月初,日本自民党前总务大臣高市早苗(takaichi sanae)在宣布竞选总统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反对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入大海。Takaichi sanae指出,在很大程度上,将核污水排放到海里会损害日本的国际形象。只要这种风险存在,就不会做出排放决定。
虽然福岛县曾计划招募中国和韩国的“网络名人”并邀请他们访问福岛,但目的是改善公众形象和促进旅游,以达到宣传的目的。然而,这一决定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日本民众的热烈讨论。不少网友对此举的意义表示困惑,甚至有人直言“这简直是本末倒置!没有必要采取直接放弃污水排海这样的对策!”
值得一提的是,复兴厅的预算执行报告显示,2018年至2020年的福岛核事故公关支出分别在3亿日元至6亿日元之间。今年,这一公关支出已飙升至20亿日元,试图诱导舆论发展方向,消除公众疑虑。即便如此,日本政府也改变不了核污水排放入海会对人类造成巨大危害的事实。
德国专家指出,福岛海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如果日本把核污水排放到海里,不到两个月,放射性物质就会扩散到太平洋大部分地区,10年后扩散到全球海域。绿色和平组织还警告日本,核污水中的有害物质极其稳定,难以分解,肆意排放可能对全人类的未来造成严重后果。
日本的核废水被排放到海里了吗?为了安抚国际社会,日本政府正在努力宣传核废水入海的安全性。然而,即使是经过精密过滤程序的核废水,仍然对人类健康、海洋环境和食品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首先是氚,过滤废水中的主要放射性物质。其半衰期为12.5年。虽然辐射危害相对较轻,但氚的同位素氢是活细胞中普遍存在的元素,容易被生物体吸收并参与其代谢过程,其影响不可低估。
除氚外,入海核废水中铯137、锶90、碘129等放射性元素也可能超标。其中碘129的半衰期为1570万年,可引起甲状腺癌。日本所谓的“大量稀释后达到污染物浓度标准”,只是指相关元素的即时毒性概率降低,随着大量核废水不断流入太平洋,放射性物质总量不会降低。
核废水入海后,大部分放射性元素会被海洋微生物吸收,经过食物链循环后,一部分会随水产品进入陆地,出现在人类的餐桌上;其余的会逐渐沉积在海洋中,甚至可能通过自然循环在特定区域形成高浓度积累,最终成为长期隐患。
有日本学者指出,福岛周围的海洋不仅是当地渔民赖以生存的渔场,也是太平洋乃至全球海洋的一部分。福岛沿岸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从核废水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到太平洋大部分地区,10年后扩散到全球海域。
从这个意义上说,核废水排放入海不仅是一个重创东北亚和北太平洋渔业品牌的商业问题,更是一个影响全球鱼类洄游、人类健康、生态安全等方方面面的“生存问题”。
2017至6月5438+00,工作人员在核废料贮存场工作。来源:人民日报
最新民调显示,约50%的日本国民反对政府的排海计划。目前,福岛民众已在多地举行示威游行,高举“海洋在哭泣”、“反对向海洋排放含氚废水”等标语牌,希望“政府不要单方面强行做出决定”。
作为日本的近邻之一,韩国已经明确表示,要求日本毫无保留地公开相关信息,并与周边国家协商决定核电站的废水排放方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敦促日本“认识到自己的责任,重新检查福岛核电站核废水的处理,在与所有有关国家和国际原子能机构达成充分协商和协议之前,不得擅自开始海上排放”。
当年水俣病发生后,日本氮肥公司一直不愿意承认该病是自己排污造成的。几十年来,受害者一直在与相关公司打官司,一些患者直到去世后才获得经济赔偿。1977年,距离第一例水俣病发生已经过去了20多年,日本政府开始对汞污染严重的海域进行封锁和填埋。
这就是环境污染的最大问题:更多人的生命和健康总是要分担少数人不愿承担的责任。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的今天,这种“责任共担”似乎越来越普遍。一些发达国家的历史碳排放造成了温室气体浓度的飙升,现在却要全世界来应对;福岛核废水入海,但太平洋地区乃至全球人民都要为此付出无法估量的代价。
对此,岛姐只想说,“人类的命运是一样的”不是口号,而是比任何时候都更贴近现实的现实。当前的全球环境治理也需要一个新秩序,一个强调责任的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