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龙,一种有毒的中草药
蚯蚓的性质是什么?性味咸;性冷淡?经络和肝;脾脏;膀胱经?作用主要是清势止痉;平肝熄风;通经活络;平喘和利尿。主发热、发热、干燥;癫痫发作和抽搐;肝阳头痛;中风偏瘫;风湿痛;肺热、气喘、咳嗽;尿不出来?临床应用?用于高热眩晕、惊风抽搐、关节疼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肺热气喘咳嗽、少尿水肿;高血压。?蚯蚓的药理作用是什么?1.溶栓和抗凝作用将蚯蚓体腔液干燥粗粉以30mg/kg直接注入大鼠十二指肠,用动静脉插管连接纤维蛋白法测定纤维蛋白生成,具有明显的纤溶活性,煮沸或干燥后活性丧失。纤维蛋白平板试验证明,冻干粗粉5?g具有与尿激酶1u相同的纤溶活性。然而,纤维蛋白板在85℃水浴中加热30分钟后,尿激酶活性丧失,而冻干粗粉活性部分保留。说明冻干粗粉的纤溶机制与尿激酶并不完全相同。尿激酶的功能是激活纤溶酶原成为活性纤溶溶液,催化纤维蛋白溶解。除尿激酶样纤溶作用外,蚯蚓冻干粗粉也直接催化纤溶作用。赤子爱胜蚓提取物能溶解体外兔静脉血栓,对凝固的纤维蛋白胶板也有纤溶活性。其纤溶有直接纤溶和激活纤溶酶原的间接作用,但以直接纤溶为主。将蚯蚓水提取物0.lg/kg或0.2g/kg静脉注射家兔,对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常规法实验性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对1g/kg也有明显抑制作用,但较弱。静脉注射0.02克/公斤有溶栓作用。家兔静脉注射2 ml/kg的地龙醇提注射液(每65438±0ml含2 g生药),可明显延长血小板血栓形成时间和纤维蛋白血栓形成时间,减少血栓长度和干重,降低血液粘度。静脉注射人工培养的蚓粪粗提物,可显著降低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缩短球蛋白溶解时间。进一步提取后,制成含有多种纤溶酶和纤溶酶原激活剂的制剂,具有良好的溶栓作用。能提高兔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活性,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性,降低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降低红细胞刚性指数,提示其具有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红细胞膜稳定性的作用。蚯蚓干粉水提物能溶解体外兔纤维蛋白和血凝块。家兔静脉注射水煎醇沉对耳缘静脉血栓有明显的溶解作用。正常志愿者口服蚯蚓提取物也有明显的抗凝血和纤溶作用,且呈剂量相关。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增强,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含量增加。从蚯蚓中提取的纤溶酶(冻干粉)灌胃给家兔,0.05g/(kg?d)或0.1g/(kg?d)、心脏取血3天,体外形成血栓的长度、湿重和干重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狄龙汤对牛凝血酶促进人纤维蛋白原体外凝固有明显的抗凝血酶作用。赤子爱胜蚓提取物能明显延长凝血酶时间(TT),在缺乏抗凝血酶-III(AT-III)的血浆中加入该提取物也能明显延长TT,但延长程度较小,说明这种作用有AT-III依赖性和AT-III非依赖性两部分。家兔静脉注射蚯蚓提取物可明显延长TT半衰期0.32小时,体外注射蚯蚓提取物还可明显延长白泥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广地龙的水提物用碱水解,然后用乙醇分级分离。所得提取物还能显著延长KPTT和TT,其抗凝血酶活性不被AT-III抗体和鱼精蛋白中和,表明其活性不依赖于AT-III。活性成分不是多糖或蛋白质,可能是一种耐碱耐热的小肽或含有双键的化合物,不同于铃蟾肽、肝素等抗凝血物质。高粘血症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口服赤子爱胜蚓提取物14d三个疗程,服用1 ~ 2个疗程,患者血细胞比、血沉、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下降。家兔静脉注射蚯蚓提取物能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抗心律失常作用:静脉注射地龙对氯仿-肾上腺素或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氯化钡或毒毛花G诱发家兔心律失常有明显拮抗作用;它还抑制心脏传导。?(2)降压作用:麻醉犬静脉注射0.1g/kg热水提取物或乙醇提取物,血压在30-45min内下降,可持续2-3h;正常大鼠给予肾性高血压大鼠大剂量(10g/kg)三次或小剂量(50mg/kg)每日两次,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在给药后3 ~ 7天血压下降,停药后第2周升至给药前水平。广地龙的降压机制可能是直接作用于脊髓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或通过某些受体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某些内脏血管扩张,降低血压。当大鼠服用0.25克/公斤地龙煎液时,血压立即下降,降压过程与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相似。例如,静脉注射PAF受体阻滞剂CV6209显著抑制地龙的降压作用,提示PAF样物质是地龙的重要降压成分。给易卒中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喂食含蚯蚓的饲料,可以降低SHRSP的血压,改善血管弹性,即增加主动脉负荷的湿重比(拉克/主动脉湿重毫克)和破裂时的最大主动脉负荷(拉克/主动脉湿重毫克),降低心重比(心肌毫克/体重克?10-3),能增加肾脏与体重的比值,还具有利尿和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提示地龙可能对SHRSP卒中有一定的预防作用。?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中风):预先腹腔注射地龙注射液(10g/kg)对蒙古沙鼠结扎总动脉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可减轻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如毛发立起、盘旋行为、翻滚发作的发生率降低,明显降低动物死亡率,从而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动物脑组织中单胺递质5-羟基。②抗惊厥和镇静作用:注射醋酸铅处理过的地龙提取物的小鼠能明显对抗戊四氮和咖啡因引起的惊厥,但不能对抗妥泰宁引起的惊厥,提示其抗惊厥作用在脊髓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小鼠腹腔注射20g/kg蚯蚓乙醇提取物对电惊厥也有拮抗作用,ED为22.18g/kg。蚯蚓醇提物对小鼠和家兔有镇静作用。(3)解热作用:地龙水提物对大肠杆菌内毒素引起的家兔发热及温热刺激有较好的解热作用,但弱于氨基比林。口服广地龙散(12g)对健康人无降温作用,对感染性发热患者降温效果优于阿司匹林(口服0.3g),但对非感染性发热也有效,但起效较晚,一般在服用后0.5-3h起效,2-5h体温降至正常。4.抗癌小鼠每天给予蚯蚓提取物l1mg/小鼠,连续58天,用移植肉瘤S180治疗。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仅使肿瘤明显缩小,而且延长了小鼠的存活时间。小鼠每天给予蚯蚓提取物1mg/只,连续6天,用移植性实体瘤H22治疗。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将透析后的蚯蚓提取物透析液接种肉瘤S180或实体瘤EMT6。所有小鼠均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100℃加热20min后抗癌作用消失。蚯蚓透析组分在体外对胃癌细胞MGC803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H3)浸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成分在56℃加热0.5h后仍有抗肿瘤作用,说明该有效成分分子小,耐热。蚯蚓的毒副作用和解毒的急救方法?不良反应机制地龙中含有的毒性成分有印楝素(溶血成分)、地龙毒素(解痉成分)、次黄嘌呤(降压平喘成分)、琥珀酸(镇咳成分)、花生四烯酸(解热成分)。过量使用中毒可能产生溶血作用,使血压升高进而血压下降,出现痉挛、休克和呼吸中枢抑制。?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为:潜伏期3-6小时,头痛、头晕、口唇鼻腔发痒、面色苍白、大量出汗、血压先上升后突然下降、腹痛、消化道出血、心悸、脉弱、呼吸困难。?治疗和抢救?(1)中毒后,用1: 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然后服用一般解毒剂和药用炭。也可以喝淡盐水。?(2)静脉输液,促进毒素排泄。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或肌肉注射异丙嗪25mg。?(3)中医治疗:?1)小葱三根,甘草15g,水煎。?2)将绿豆60g、甘草30g、金银花15g、连翘12g、茯苓9g水煎两次,早晚共服。
?地龙相关文章:
1.蚯蚓的食用方法
2.蚯蚓的用途蚯蚓的禁忌
3.蚯蚓的用法和用量
4.蚯蚓引种
5.酒浸川地龙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