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新型玉米田除草剂产品的分析与介绍
环硫酮
开发:环砜酮是拜耳公司开发的新型三酮类除草剂。2007年首先在奥地利注册,目前已经在比利时、法国、德国、荷兰、巴西、美国、墨西哥、塞尔维亚等几十个国家注册。
作用机制:环砜酮是对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的抑制剂,即HppD抑制剂。通过抑制对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的合成,导致酪氨酸的积累,阻碍质体醌和生育酚的生物合成,进而影响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杂草变成绿色和黄色,并在2周内死亡。
作用谱:可用于防除玉米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如紫草、苋菜、野生甘草、荞麦、苜蓿、小米草、洋甘菊、繁缕、三叶草、苍耳、矢车菊、飞蓬、藜、向日葵、牵牛花、豚草、大戟、稗草、马唐、假高粱、小米、狗尾草、牛草、牛蒡等。对玉米田恶性杂草和抗性杂草有很好的效果。
典型特征:环硫戊环比甲基磺草酮活性更高,能保护玉米免受紫外线伤害,具有广谱、速效的特点,与环境相容性高。可用于防除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防除交叉谱杂草,主要是狗尾草和藜属一年生杂草。同时,环砜酮对小蓟、旋叶草、婆婆纳、辣椒、尊马、黄春菊、灰树花等多种杂草也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草甘膦、麦草畏、ALS抑制剂等除草剂有抗性的杂草也能发挥作用。该除草剂除草周期长,在作物整个生育期内保持良好的除草活性,抗雨水冲刷能力强,对作物(包括后茬作物)安全。
发展前景:2009年环丁砜全球销售额为3亿美元,2010年为9500万美元,20112年为65438+2亿美元,2012年为185万美元。2014年,环丁砜全球销售额再次大幅增长至2.4亿美元,同比增长14.3%,2009年至2014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51.6%。2015年销售额2.3亿美元。2015环磺隆在玉米田除草剂中排名第七,在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中排名第二。随着相关公司注册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以及该产品在更多国家的专利到期,该产品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制剂产品的主要优点:5%甲基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30%甲基磺草酮·特丁津可分散油悬浮剂;34.5%甲基磺草酮悬浮剂;33.9%甲基磺草酮·硫黄隆EC等。
恶唑烷酮
发展情况:抑草隆是拜耳公司于1988年发现的三唑啉酮类除草剂,于1999年在英国布莱顿召开的世界植物保护大会上推出。2004年,Alistar生化北美有限公司转让了拜耳的技术。
作用机理:谷硫磷是一种光合抑制剂,敏感植物的典型症状是黄化、停止生长、组织变黄并最终死亡,与其他光合抑制剂(如三嗪类除草剂)有交叉抗性。
作用谱:方位角是一种苗前苗后处理的选择性接触除草剂,主要被根系吸收,发芽的种子苗也可被叶片吸收。适用于苗前处理,防治玉米田、甘蔗田、草坪中的一年生双子叶杂草、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莎草和多年生杂草,如苘麻、藜、苋菜、苍耳、甘薯、蜈蚣肠、芒草、稗草、一品红和蒺藜。
典型特点:抑草隆除草剂最大的优点是除草时间长,药效稳定,对地下水和后茬作物安全,用量仅为莠去津的1/2 ~ 1/3,还具有茎叶处理和封闭作用。
发展前景:2007年销售额不到3000万美元,2014年销售额9000万美元。2007-2012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1.1%,2009-2014年为20.8。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咪唑乙烟酸的优势和发展潜力,特别是在莠去津再评价结论存在较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该产品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主要优势制剂产品:70%咪草烟水分散粒剂;26%烟嘧磺隆·咪唑酮可分散油悬浮剂;36%甲基磺草酮、恶唑烷酮、莠灭净可湿性粉剂等。
特丁津
发展:特丁津是先正达、安道迈、Oxon、陶氏益农、Herbos等公司在全球推广的玉米田除草产品。这种产品在欧洲玉米田除草中有很大的市场,并且在美洲和亚洲等国家和地区正在发展。
作用机理:特丁津的作用机理是抑制光合作用中的电子传递。植物吸收特布他宗后,在胞外系统传导,通过木质部进入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与光合作用电子传递链中的QB蛋白结合,使QB蛋白的功能被破坏,电子不能持续传递,最终阻碍光合作用。
作用谱:具有选择性全身传导,药物可从根部吸收,或从茎、叶渗入植物,转运至绿叶抑制光合作用。一般对新长出来的杂草效果更好。可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
典型特征:特丁津具有成本低、复配性强、低毒的特点,与莠去津相比优势明显,即将成为玉米田除草的新一代“伴侣”产品。
发展前景:特丁津作为一种三嗪类除草剂,与莠去津同门,作用原理和施用技术基本相似,但有其独特之处,即残留期短,除草谱更广,作物安全性好,连续使用不产生抗药性,可用于防除大部分杂草。特丁津配伍性强,可与甲基磺草酮、甲基磺草酮、烟嘧磺隆、磺磺隆、甲草胺、灭草松、敌草隆、甲酰氨基磺隆、草甘膦、甲基碘磺隆钠盐、异丙甲草胺等复配。
主要优势制剂产品:30%特丁津悬浮剂;30%甲基磺草酮·特丁津可分散油悬浮剂;49%特丁津甲基磺草酮异丙甲草胺悬浮乳剂等。
苯并噁二嗪
开发:苯并噁草酮是巴斯夫公司开发的第一种苯基甲基吡唑啉酮除草剂。
作用机理:苗后除草剂对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抑制剂,对抗草甘膦、三嗪类、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乙酰辅酶a抑制剂的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可有效防除全球玉米作物上的主要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作用谱:用于防除玉米田苗后暖季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如马唐、稗草、香蒲、狗尾草、野黍、藜、辣蓼、苘麻、反枝苋、豚草、曼陀罗、牛膝、马齿苋、苍耳、龙葵、一点红等。
典型特征:对玉米及后茬作物的安全性是该产品成为玉米田杂草控制主导产品的核心因素。苯并噁草酮活性高,用量极低,苗后施药期广,使用灵活,杀草谱广,可防除温暖季节的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特别是能有效防除狗尾草、马尾藻、筋骨草等抗性杂草。
发展前景:2011,噁草酮在中国注册上市,商品名为“魏豹”。2012年,巴斯夫在美国上市其产品Armezon,用于玉米、居民区和草坪。噁草酮销售持续强劲增长,2009-201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3.6%。2019年,恶草酮在我国玉米田除草领域逐渐火热,供(小)求(大)矛盾突出,价格居高不下。造成这种情况的核心原因是原料药的供应量非常少。噁草酮在中国的专利已经到期,在中国和全球都处于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噁草酮的合成技术已逐渐被国内企业攻克。该产品批量生产后,必将成为玉米田除草的核心品种之一,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
主要优势制剂产品:30%恶草酮悬浮剂;30%噁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30%恶草酮·特丁津可分散油悬浮剂等。
玉米田杂草种类繁多,对玉米产量影响很大,化学除草仍是玉米田除草的核心手段。所以玉米田是一种除草剂用量很大的作物。上述玉米田除草产品均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我们建议致力于开发玉米田除草产品的企业予以重视,尽快研发配套产品,避免在未来的玉米田除草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