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红的角色生涯
多年来,蔡红教授从事大量由政府部门和工商企业资助的涉及环境工程和生物工程的科研项目,负责项目65,438+000个,R&D资助超过5,600万港元。还在SCI影响因子较高的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280余篇。同时,他还拥有6项环保专利,获得过日内瓦国际发明奖、纽伦堡世界科技奖、上海国家环境英雄奖、法国绿帕环保奖等多项世界级奖项。
蔡红教授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项目包括:
(一)生物除臭技术在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畜禽养殖场等场所的应用研究和有效应用。
(2)‘水花园’高效人工湿地技术的应用已成功应用于净化住宅小区生活污水,既净化了废水,节约了废水处理费用,又美化了环境。
(3)生物降解塑料生产性试验,使活性污泥无害化、资源化,以较低成本生产环保塑料替代品。
(4)含油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超声波技术应用于含油废水处理,具有占地面积小、去除效率高、投资少、维护方便等特点,已成功应用于香港、广州、深圳等地的多家餐厅和酒店。
(5)特种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以较低的成本使各种有毒有害的工业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六)无毒无害污泥及资源化利用
来自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泥通常被直接丢弃在垃圾填埋场,不经再利用而排放。污泥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重金属和细菌,会直接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造成二次污染,特别是在香港这样高度城市化的城市。而且其含水量高,结构复杂,使得污泥处理处置成本极高。因此,为了推广绿色技术,发展循环利用和生物燃料技术,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正在启动三个R&D项目,即(1)利用废水和污泥生产可生物降解塑料,(2)利用污泥生产环保砖,(3)将污泥转化为生物燃料。实现了废水和污泥资源的再利用,同时避免了二次污染,既处理了污泥,又保护了环境。
用污泥做建材——新型环保砖和各种环保建材,是一个双赢的策略。因为它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还可以解决污泥处理的问题。
关于污泥转化为生物燃料的技术,我们已经掌握了污泥脱水生产生物燃料的相关技术。这种可再生生物质燃料的燃烧值可达4000大卡/千克,相当于煤热值的80%。可成为极具竞争力的绿色可再生能源,有效实现污泥处理资源化梦想,变废为宝,解决污泥处理投资大、成本高、二次污染等诸多问题,同时提供绿色副产品,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16年前,蔡红在研究院接手了一个科研项目:研究香港塑料污染的解决方案。当时大多数人还沉浸在享受方便便宜的塑料制品的喜悦中,提出研究塑料替代品的专家屈指可数。蔡红是其中之一。蔡红的应对策略是使用从活性污泥中提取的微生物来生产100%可降解塑料。“有着100多年历史的传统塑料时代遇到了终结者,那就是活性污泥。”蔡红说。当时他的想法引起了很多质疑:污泥又黑又臭,人们用它产生的塑料做垃圾袋是可以接受的;如果用它生产的塑料来制作一次性餐具和食品袋,或许连一顿美餐都难以下咽。争议和研究仍在继续。16年后,“用活性污泥生产可降解塑料”项目获得2008年纽伦堡工业发明奖“创意、发明和新产品国际展览金奖”,这也是三大国际权威发明竞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