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辆汽车。字数在200~300左右。
四轮或四轮以上的机动非轨道车辆主要用于:
-运送人员和/或货物(物品);
-牵引运载货物(物品)的车辆或特殊用途的车辆;
-特别行动组。
该术语还包括:
a)与电力线连接的车辆,例如无轨电车;
b)整车应配备整备质量超过400kg无驾驶室的三轮汽车;
c)整车应配备带驾驶室的三轮汽车,整备质量超过600kg。
2发展历史
喷气推进的
1680年,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构想了一种喷气式汽车的方案,用喷嘴喷出蒸汽来推进汽车,但未能做成实物。
蒸汽动力
1769年,一个法国人N·J·朱诺号制造了一辆由气体燃烧产生的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想用它来代替马匹为拿破仑的军队拉炮车。但是这种车时速只有4公里,每15分钟就要停下来给锅炉加煤,很麻烦。后来车在一次旅行中撞上了砖墙,碎了。
蒸汽汽车(3)
1769年,法国人N·J·库格诺特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的三轮车。1879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首次成功地测试了二冲程实验发动机。1883年6月,创办“本茨公司和莱茵气体发动机厂”。1885年6月,他在曼海姆制造了第一辆本茨专利机动车,这是一辆三轮汽车,二冲程单缸汽油发动机0.9马力。这款车具备现代汽车的一些基本特征,火花点火,水冷循环,钢管车架。1886年10月29日,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为他的机动车申请了专利。同年5438年6月+10月,卡尔·奔驰的三轮机动车获得德国专利(专利号:37435a)。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辆现代汽车。基于以上原因,人们普遍将1886作为汽车元年,也有学者将卡尔·奔驰制造第一辆三轮汽车的年份(1885)作为汽车诞生的年份。
1829年,英国的詹姆斯发明了时速25公里的蒸汽汽车,可以当大车用。这种车装了很重的锅炉,加了很多煤,排放黑烟,污染街道,发出隆隆的噪音,事故频发。
1860年,法国工人卢·诺尔发明了内燃机,用1马力左右的燃气发动机来驱动汽车,但效果并不好。但是,汽车就是在这种内燃机的影响下生产出来的。从那时起,许多人想改进内燃机,并将其用于汽车。从65438年到0882年,德国工程师威廉·戴姆勒开始研究内燃机。他发明了一种利用电火花点燃发动机的自动点火装置,然后,在这个发明的基础上,他制造了一台优秀的汽油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每分钟旋转900转,结构简单紧凑,能产生很大的功率。1883年,戴姆勒完成了这款汽油发动机,第二年开始在两轮车、三轮车和四轮车上组装,制成汽油动力汽车。特别是1886制造的汽油发动机四轮卡车,搭载的发动机马力为L.5,时速达18km。
汽油车
1885是汽车发明的决定性突破。当时和戴姆勒在同一家工厂的本茨也在研究汽车。1885年,他和戴姆勒几乎同时制造了一台汽油发动机,安装在一辆汽车上,以12公里的时速行驶,获得了成功。今年,英国的管家还发明了一种汽油发动机的汽车。此外,意大利的伯纳德也发明了汽车,俄罗斯的普奇洛夫和沃罗波夫发明了内燃机汽车。
力量
世界上第一个关于电动汽车的研究是由匈牙利工程师阿努什·杰德利克?nyos Jedlik在1828实验室完成的电传装置。第一辆真正制造出来的电动汽车是美国人安德森在1832年到1839年之间发明的。这款电动车用的电池比较简单,不能充电。1899年,德国人保时捷发明了轮毂电机,取代了当时汽车上广泛使用的链传动。不久
开发出Lohner-Porsche电动车,使用铅酸电池作为动力源,由前轮轮毂电机直接驱动。这也是第一辆以保时捷命名的汽车。在1900巴黎世博会上,该车以Toujours-Contente的名字首次亮相,轰动一时。
随后,保时捷还在Lohner-Porsche的后轮上装载了两个轮毂电机,从而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款四驱电动车。但是这辆车用的电池体积大,重量大,最高时速只有60公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时捷在1902这款电动车上增加了内燃机,发电驱动轮毂电机,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款混合动力汽车。
3中国市场
海外扩张
2013年5月,奇瑞汽车发布公告,计划未来五年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整车组装厂。就在奇瑞宣布这一消息的一个月前,SAIC高管还表示,SAIC在埃及的合资生产企业正式投产。此外,长城汽车、长安、江淮汽车等国内自主汽车企业加快了海外投资建厂的步伐。
洞察力。com资讯《中国汽车市场运营情况》国内某自主品牌企业海外投资负责人张刚(化名)表示:“虽然中国企业有加快海外工厂建设的趋势,但国外工厂大多由当地合作伙伴主导,中国企业主要以促进产品出口为目的对产品进行许可。”
据了解,随着许多国家对进口汽车的政策和关税“限制”日益严格,中国企业也开始改变出口方式,从单纯的产品出口转向在当地建厂。
“这种海外建厂模式,由于投入少,大大限制了中国企业的收益”,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发展形势
一汽-大众奠基仪式(3)持续下滑的市场形势使得欧洲汽车行业将生产和销售重心转移到不断增长的中国市场,引发了中国新一轮的产能和网点扩张,更多的国际品牌将在中国本土生产。5月15日和16日,南北大众相继宣布产能扩张。其中,一汽-大众在长春举行了奠基仪式,这里是继成都之后建立的第二个EA211发动机生产基地;上海大众第八工厂在长沙经济开发区南扩区正式签约。
据了解,2013年至2015年,大众在华合资公司计划继续投入98亿欧元用于产能扩张和新产品开发。大众计划到2065,438+08年,在全球建立65,438+00家工厂,其中包括新建的长沙工厂在内,在中国有7家工厂。2065,438+08年,大众在华产能将达到400万辆。
事实上,除了大众,通用、丰田、现代、日产等跨国车企也掀起了在华扩大产能的热潮。业内人士认为,这实际上反映了跨国车企对中国市场的高度依赖。
然后,几家欧洲跨国汽车公司正计划将其产品引入中国进行本地化生产。目前,捷豹路虎已经与奇瑞达成合资。在全球销量和在华销量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下,奇瑞捷豹路虎计划于2014下半年推出首款国产产品。
与此同时,沃尔沃、雷诺等欧洲品牌也在中国推进本地化生产计划。此外,据报道,菲尼迪、Jeep、讴歌、凯迪拉克等英国品牌也已启动在华生产计划。
此外,中欧在汽车行业的合作将更加紧密。业界预计,中德企业将签署经贸合作协议,涉及汽车、机械、化工、造船等领域。德国宝马集团董事长诺伯特·雷瑟夫(Norbert Reisef)表示,德国汽车工业在技术创新、设计和品牌管理方面具有传统优势,而中国汽车工业在这方面已经取得长足进步。我相信,德中两国在汽车工业方面的合作前景广阔。
不过,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认为,在高增长、高投资、高产能的扩张之后,预计中国汽车市场的波动将更加剧烈。
发展历史
中国第一辆车于5月在沈阳问世,1929,由张学良将军负责的辽宁迫击炮厂制造。张学良要求民生工厂厂长李意淳从美国购买一辆薛瑞的整车作为样车。李意淳拆解了整车,然后重新设计制造了除发动机后轮轴、电气装置和轮胎之外的其他部分。1931年5月历时两年,终于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辆汽车,命名为民生牌75,这是中国第一辆自制汽车。这是令人钦佩的。
自1953年7月第一汽车厂开工,1956年7月投产。1957年7月,中国生产出第一辆满载的解放牌汽车,1958年5月,中国第一汽车厂自主研发设计生产出第一辆随当时政局起伏的汽车。几十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汽车生产采用了各种高科技、人性化的安全便利设施,吸取了国外汽车研究的精华。不仅走传统的立体造型,还兼具时尚汽车的柔美迷人风格,线条流畅,驾乘舒适。“车”的新宠不断诞生。
汽车1983 5月5日,北京汽车厂与美国汽车公司代表签署了《经营协议》和《合资章程》,中国第一家整车合资企业在首都诞生。1985年3月,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之后,中国第一家轿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正式成立。它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闭门造车的低水平徘徊历史的结束,开辟了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加快发展的道路。
1986 3月25日至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汽车制造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被写入第七个五年计划。
1987 8月12日,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齐聚北戴河。会上最终明确了建设中国三大汽车基地的决定,将汽车产业定为上海、一汽、二汽,形成了“三大三小”的格局。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意义是从“中国是否应该发展汽车工业”的漩涡中走出来,明确了发展汽车工业的决定。
奥迪100于1988年推出。在中德签署奥迪100技术转让协议的那一刻,“一汽奥迪100”深刻影响了中国车市乃至轿车行业。
1991年2月8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在长春成立,投资42亿元,中德双方持股比例为6:4。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最大的汽车合资企业的诞生。
1991,上海品牌汽车停产,中国汽车工业在合资车型的挤压下暂时告别“自主产品”。然而,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上海汽车再次回到了“自主时代”。2007年上海国际车展上,停产16的沪牌汽车在SAIC自主研发的第一辆燃料电池汽车上获得重生。
1997广州标致停产清算。广州标致的失败是一个悲剧,改变了中国“三小”的格局,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并没有停止。标致2003年东山再起,在中国发展顺利。1999 12 18,奇瑞首款车——风云下线,拉开了奇瑞造车的大幕,也打响了自主品牌汽车的第一枪。
从1980到2000年的20年间,中国汽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2年,我国汽车年产量突破1万辆,2000年突破200万辆。汽车生产的发展,从1980年的5400辆汽车到2000年的610000辆汽车,这些数字都证明了这一阶段的跨越式发展。正如人们常说的,历史的车轮是不可阻挡的。可能会有曲折,甚至倒退,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汽车的发展显然是在大步前进。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3)
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WTO,以此为契机,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7965438+万辆和136448万辆,一举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量大国。2012年,我国汽车全年产销量分别为19271800辆和19306400辆,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
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3上半年,一汽红旗、BAIC Sic Bo、长安锐成、吉利帝豪、比亚迪思锐,以及此前相继上市的SAIC荣威、广汽传祺,对合资品牌发起了抱团冲锋,逐渐改写了自主品牌乘用车只能在中低端抢占市场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