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时间如何计算

1.专利权的时间性是专利权作为知识产权区别于有形财产所有权的特征之一。至于有形财产的所有权,如果财产本身没有消灭,财产所有人的所有权就会一直存在。专利权不是这样的。法律规定的专利期限届满或者提前终止。虽然发明的技术本身还存在,但是专利权不存在了。换句话说,这项技术的独家使用权已经不存在了,发明创造了社会财富,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法律规定专利权期限时,要充分、适当地保护专利权人的利益,规定的保护期限不能过短,否则不利于调动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同时要考虑国家和公众的利益,专利权的保护期不能太长,否则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我国1984年颁布的《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的期限为15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期限为5年,可以申请续展3年。1992年《专利法》第一次修改时,发明专利的期限延长至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期限延长至15年,与TRIPS协定的规定一致,长于世界其他国家关于专利期限的法律规定,充分体现了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当然,对于专利权人来说,在法定的专利保护期内,专利权人可以根据该专业技术的发展周期和专利技术的实施情况,通过不缴纳年费或者放弃专利权来决定实际保护期的长短。2.根据本条规定,专利权的期限自申请日起计算,即自专利申请人向中国专利行政部门实际提交专利申请之日起计算。这里所说的申请日不包括优先权日。这里规定的只是专利权期限开始日期的计算。关于专利权的生效,根据本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的规定,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颁发专利证书并公告之日起生效。和发明专利一样,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也有一定的保护期。根据专利法中的要求,我国发明专利的保护期是最长的,也就是20年。如果是另外两个专利,那么最长的保护期是10年。当然,这也需要建立在专利权人在保护期内按要求连续缴纳年度专利费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