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疼是肾病吗?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腰酸背痛的经历。在肾内科门诊,医生经常会遇到因腰酸背痛前来就诊的患者。很多人一旦出现腰酸背痛的症状,就会想到是不是肾脏出了问题。人们的判断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腰肾的解剖位置比较接近,有些肾脏疾病确实会引起腰酸背痛等不适症状。但是,腰疼并不是肾病的“专利”。过度运动或缺乏运动、长期不良姿势、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妇科病等都可能导致腰疼。判断腰痛症状是否由肾病引起,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肾脏疾病患者除了腰痛,还常伴有一些“特征性”表现:①尿中有泡沫。当肾病患者的尿液中有蛋白质时,就会出现泡沫尿。②尿液的量和颜色会和平时不一样。比如患急性肾衰竭时,会出现尿量减少,甚至无尿;患急性肾炎时,尿液的颜色会变红。另外,晚上起床的频率明显比以前高(夜尿增多),也可能是肾病的信号。③眼睑、小腿、脚背有点水肿。如果早上起床发现眼皮浮肿,小腿和脚背也有一些浮肿,这很可能是肾脏疾病的早期表现。④血压升高。如果发现年轻人有高血压,要考虑肾脏相关疾病的可能。⑤肠胃不适,如食欲不振,甚至恶心呕吐。腰痛患者如果伴有上述症状,更容易患肾脏疾病。确定自己是否有肾病,需要做三项检查,尿常规,肾功能,肾超声。如果尿常规明显异常,可初步考虑肾脏疾病的诊断,进一步检查(如肾功能、肾脏超声、肾穿刺等。)来了解肾损害的程度。如果尿常规正常或轻度异常,还应检查肾功能和肾脏超声,以确定肾功能和肾脏结构是否正常。如果以上三项检查都正常,说明腰痛症状不是肾脏疾病引起的,医生会建议患者去其他专科(如骨科等。)以便尽早确定腰痛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答:患了肾病后,很多患者都很紧张,不敢上班,甚至不敢运动,生怕病情恶化。其实这并不明智。在肾病的急性期,如果出现重度水肿、中重度高血压、肉眼血尿、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确实需要卧床休息。当病情趋于稳定时,如果患者长期卧床,不利于疾病的恢复。研究表明,高强度运动加重蛋白尿和血尿,但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还有助于控制血压,对肾病的康复大有裨益。答:由于慢性肾脏病发病隐匿,确诊时约有一半患者处于尿毒症期,需要透析治疗。临床上,很多患者和家属因为对透析技术了解不多,觉得透析太痛苦,大多不愿意做。他们希望医生能“拖延”。事实上,及时接受透析治疗可以帮助尿毒症患者排出体内积累的各种毒素,减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什么时候透析的问题上,采取“能拖就拖”的做法并不明智。我曾经遇到过一个老年女性患者,印象非常深刻。当时她的病情已经到了需要透析的地步,但因为害怕,她一再拒绝做透析。为此,她忍受了很多痛苦,恶心呕吐,不敢吃任何东西,也不敢喝水。直到各项检查指标都非常糟糕,不透析会有生命危险,她才勉强同意做透析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透析,老太太的不适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后来她很感慨地对我说:“早知道透析是这样的结果,我就开始透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