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行业该如何前行?

2016被视为“VR元年”,VR(虚拟现实)成为创投圈的热门概念,大量头戴式显示设备出现。但目前国内市场90%以上的消费者购买的都是100元以下的VR盒子,内容少、体验差、泛滥过度的劣质山寨头盔无疑会对消费领域VR技术的未来产生负面影响。面对这种情况,VR行业该如何前行?

行业进入沉寂期。

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技术,虚拟现实将对社会生活和各个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几乎所有国际巨头都参与了VR/AR投资:脸书收购Oculus,三星推出GearVR,谷歌led Magic Leap,微软推出HoloLens,索尼发布PS VR,HTC推HTC Vive,等等。

在中国,VR也获得了资本和市场的青睐。工信部电子信息司指导下的虚拟现实产业联盟投资促进委员会发布的《中国VR产业投融资白皮书2017》显示,2016年中国虚拟现实市场总规模为68.2亿元,硬件厂商是现阶段中国VR产业融资发展的重点行业。

捷孚凯市场研究集团(GfK)通过在线市场监测数据发现,2016年中国零售市场VR硬件月均销量达到38.2万台,单台均价为137元。与市场相关的品牌多达480个,但大多数都是眼镜盒的子产品。

记者在位于北京朝外大街的一家数码商城发现,VR硬件的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大部分VR盒子的价格都在100元左右甚至更低,有的还被当做促销赠品。商家告诉记者,很多VR盒子的成本价在10元左右。一些创业公司的“品牌”VR盒子也是直接从这些厂商那里订购和贴牌的。

这些“VR盒子”能代表VR技术吗?其实“VR盒子”的结构很简单,两个镜头,一个塑料盒子,一个舒适的表带。有的还配有可调节的近视镜片。即使是完整的产品,插入手机也可以直接观看VR内容。在这种VR盒子里,没有任何操作,镜头只是用来放大盒子里的手机显示屏,让图像占据人的整个视野,这其实是一种“视觉欺骗”。

《VR时报》作者之一吴晓明告诉记者,“2017对于VR来说是元年之后的静默期,行业开始‘挤泡沫’。那些利润少、缺乏创新产品的公司会逐渐被淘汰,山寨产品的销量会逐渐减少。”

创维酷炫VR &;AR事业部总经理李静表示,2017行业逐渐回归理性。“与一年前相比,资金投入的减少,普通用户普及度的降低,核心技术的瓶颈期,无疑给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促使这个行业的人更加理性。”李静说,“人们开始静下心来思考行业的发展方向。当然,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在不利的情况下生存下去。”

市场面临许多问题。

VR移动耳机具有便携性、价格亲民等明显优势,因此成为VR零售领域率先爆发的产品。大部分手机VR盒子都被用户视为廉价的尝鲜方式。在VR硬件产品系列中,除了盒子,还有以HTC等巨头为代表的外接VR,以及业界比较看好的VR一体机。

有业内人士表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VR一体机才是真正合格的VR设备。VR一体机是指带有独立处理器的VR头显,配有处理器、存储空间、屏幕、陀螺仪和显示屏。VR一体机虽然在显示效果和功能上不如HTC Vive等外置VR头显强大,但不受电线束缚,自由度更高,一度被业界看好。

然而,这种设备的价格让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记者发现,索尼的VR产品PlayStation VR价格在2800元左右,国产暴风魔镜一体机价格为2499元。外置VR价格更高,相当于一台中高端电脑甚至更高。

李静表示,现阶段外置VR和VR一体机都面临着产品成本高的问题。一是元器件价格过高,二是因为消费市场没有形成规模,很难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制造成本。

缺乏优质内容也是当前VR行业面临的问题。记者在一家VR体验馆看到,大部分体验项目都是冒险游戏。一位匿名开发者告诉记者,“很多公司只能做出粗糙的全动作视频和非常基础的生存游戏。他们急于盈利,很少考虑VR发展的细节和前景。”

2月初,脸书被曝将关闭Oculus Rift的200家线下体验店,几乎缩减了在美国开设的500家体验店的40%。国内一些创业公司也开始在“寒冬”中调整,有的独立生产VR硬件设备,有的专注于开发VR内容。

赛迪顾问高级分析师侯云贤告诉记者,中国的VR产业起步并不比国外差多少。而国内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技术太少,精细化的应用或者内容太少。整个行业在资本热潮中有点浮躁,大家都在追逐变现价值更高的领域,或者复制粘贴到一些应用中。“VR行业一半以上的专利技术在美国,国内份额很少。”侯云贤说。

未来从应用中爆发。

虽然VR行业目前正在艰难爬坡,但其前景依然被业界看好。基于对整体市场、产品成熟度和关键技术的研究,赛迪顾问看好虚拟现实的发展。预测到2020年,市场将进入相对成熟阶段,规模为91.8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5%。

业内人士表示,VR本身不存在泡沫,但是利用VR进行商业投资的圈子存在泡沫。热的热的才是泡沫的制造者。在VR行业的不断发展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形式和方向,未来会应用到更多的行业,更贴近人们的生活。

VR作为科技前沿领域,也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美国、韩国等发达国家都从政府层面支持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我国在《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人工智能互联网+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等国家政策中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虚拟现实产业发展。

由于中国VR市场的主流设备仍以移动VR眼镜为主,VR视频内容的发展远不止VR游戏内容。目前,VR平台上大约有2700个视频和800个游戏。与此同时,中国VR线下体验馆的数量近年来增长迅速,全国达到2000多家。

在国际活动的推动和支持下,VR直播也将是未来两年的主要爆发点。此外,专业的VR应用在技术上也逐渐成熟,教育、设计、旅游、医疗等VR应用都会有所突破。

“我们很高兴看到今年整个行业的泡沫逐渐减少,VR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开始落地生根,订单量也在增加,这意味着真正的VR市场需求在回暖。我们相信未来这种趋势会常态化,行业会逐渐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李静说。

她认为,在产品成本和内容有限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很难在To C市场爆发。酷派VR一体机筹备初期,以To B为主,提供VR一体机设备和一套演示及解决方案。目前B端行业市场还是一个大的方向,C端市场会逐渐铺开。

侯云贤也认为,一个行业的发展不是靠热度驱动的。热度只是暂时的,需求才是真正能引领VR未来发展趋势的。“我觉得引爆未来的一定是内容(应用),应用是最大的驱动力,尤其是企业级应用。”

多位专家表示,在国内VR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行业本身的规范。希望政府为VR行业搭建更多的平台和机会,加强人才的培养。VR行业也需要提升自己,创造更有利于软件开发适配和产品普及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