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是“有效教学的核心”。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师生交流与理解,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它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是信息输出和反馈的纽带,是教师组织、领导和实施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

然而,由于诸多原因,提问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远远不够,提问有效性差的问题相当突出。提问随意,缺乏针对性和启发性;封闭式提问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针对性和完善性;问题分离,缺乏从儿童角度设计问题的经验;提问是单向的。提问只是老师的专利,孩子只是处于被动状态,没有给孩子留下有效思考和提问的空间。没有充分考虑问题的集成性和灵活性。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低效无效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如何优化教师课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我在教学中有一些粗浅的经验。

首先,就学生的兴趣点提问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是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如果能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就会有学习的动力,这是启发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出发,提出既有知识性又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思维。比如在教“圆的认识”时,可以问“你见过的自行车车轮是什么形状的”“有方形或三角形的车轮吗?为什么?”"那么椭圆形的怎么样?"随着这些新颖问题的提出,学生的思维状态积极而兴奋。经过思考和讨论,学生的思维逐渐接近圆的本质,教师自然引出圆的定义。再比如:在学习了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之后,在学习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时候,在复习绪论的时候,同学们已经发现,仅仅看位数是不可能看出一个数是否能被3整除的,因为从0到9的所有位数都可能被3整除,然后我设置了一个悬念,让同学们任意选择一个数,不管是几位数,老师都能一下子看出它是否能被3整除。于是学生数,我答,然后验证。这时,学生们非常好奇。这时候我及时问:“你想学老师的技能吗?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有什么特点?”于是全班同学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同学们学习扎实积极。

第二,在知识的内部联系上提问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知识是息息相关的。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在讲授新知识时,注意在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提问,有助于学生建立和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比如在不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透彻理解先除后加减的原理,可以拟出以下问题:整数加减为什么要同位数对齐?十进制加减法为什么需要小数点对齐?用分母分数加减,为什么分子可以直接加减?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加减,为什么分子不能直接加减?这种提问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体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总结计算规则。

第三,在学生有困难的地方提问。

课堂提问需要问学生有困难的地方。有怀疑才有辩论,有辩论才能明辨是非,才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和真理的兴趣。特别是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之间的交流,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会有一种“开洞”和“豁然开朗”的感觉。既满足了学生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教师要在课前认真研读教材,抓住重点,尤其是难点。对于教材的难点,教师要认真思考什么样的问题,设计几个问题,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比如在比较质数和奇数,合数和偶数,质数和质数这两个既有联系又容易混淆的问题时,我提出以下问题:①质数都是奇数,合数都是偶数,对吗?为什么?2.两个是质数的数一定是质数,对吗?为什么?启发学生在概念上进行区分,从而理解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和严格区别。

4.在学习有障碍的地方提问

当学生学习中出现盲点、概念不清或障碍时,教师要及时用问题进行引导和疏导。比如在讲授“质数和合数”时,先提问:如果一个数按其所含的约数分类,那么1-10这十个自然数可以分为几类?学生把它分成几类,包括一个除数、两个除数等。然后问:如果按约数分类,自然数应该怎么分类?就在同学们“试图理解,却无法言说”的时候,2、3、5、7 (1及其本身)所包含的除数有什么特点?4,6,8,9,10包含与前四个数相比的除数。有什么区别?学生们恍然大悟。最后问:质数和合数的定义是什么?自然数有哪三类?通过在障碍处提问,学生不仅掌握了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方法,还提高了思维能力,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第五,在学生对自己的自主学习感到满意时提问。

每当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即将完成或已经完成,学生就会出现思维活动暂停的状态。这时候,老师就需要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知识是无止境的,需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在“倍数和因数”一课结束时,学生对自己感到非常满意。这时,老师可以提出探究性问题:课后,学生可以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在倍数和因子的问题上,探究“1小时等于60分”的好处。这个不断扩大的问题促使学生整理刚刚学过的知识,沟通知识之间的关系。通过探索,让学生明白,由于60的因子是两位数中最多的,所以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来,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知识。我们教师要学会问得好,问得巧,才能诱发学生的“内驱力”。只有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使课堂提问更加灵活有效,才能最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