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技术特点
专利特征或关键点专利特点或要点具体内容专利要点1使用该专利技术和装置,完全可以实现零排放、零污染、纯绿色、可再生电能。专利点2利用专利技术和装置,除去装置本身的成本,将动能回收为电能的成本为零。电动汽车的充电成本是燃油汽车的1/3-1/2。使用该专利技术和装置后,除上述1/3-1/2成本外,还可节省50%-85%,是传统燃油车的1/6。专利点3解决了电动车续航能力差、充电时间长的技术瓶颈。目前国内电动车一次充电理论续航里程300公里,日本最新纯电动车160公里,英国最新纯电动车400公里(使用柴油发电机补充电力)。使用该专利技术和装置后,续航里程可提高100%-300%。专利点4解决了电池体积过大,容量有限的技术瓶颈。国际公认电动汽车最大的技术难点是电池的存储容量。美国权威部门发布:电动车达到400公里续航里程后,每行驶100公里成本增加4万美元。但使用专利技术和装置后,由于旋转发电时采用充电方式,电池体积、容量和成本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专利要点5采用该专利技术和装置的产品应用广泛,具有较强的国内外竞争力。想象一下:同样的价格,你的电动车可以跑别人1到3倍的续航里程,而成本却比原来的电动车低50%-85%。该产品是全球许多用户的最佳选择。专利点6利用专利技术和装置,纯电动汽车可以普及和推广,从而规模化。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无污染,噪音低与内燃机汽车相比,新能源电动汽车工作时不排放污染物,驱动电机产生的噪音也小于内燃机产生的噪音。然而,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使用并不是绝对无污染的。比如以铅酸电池为动力源,在电池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人会接触到铅,电池充电时会产生酸性气体,造成一定的空气污染。此外,用于电池充电的电力还会产生有害排放物,如以煤为燃料时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但总的来说,它的污染比内燃机的尾气要轻得多。
(2)对高能效、来源多元化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研究表明,其能源利用效率已超过汽油动力汽车,特别是在城市运行中,车辆走走停停时,行驶速度不高,更适合使用新能源电动汽车。新能源电动车停车时,不耗电。在制动过程中,电动机还可以自动转换成发电机,实现减速制动时的能量回收。另一方面,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充入蓄电池的电可以由煤、天然气、水电、核能、太阳能、风力、潮汐等能源转化而来。此外,如果蓄电池在夜间充电,还可以避开用电高峰,有利于平衡电网负荷,降低成本。
(3)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与内燃机汽车相比,新能源电动汽车结构更简单,运行和传动部件更少,维护工作量更小。使用交流感应电机时,电机无需维护,新能源电动汽车操作简单。
(4)电源使用成本高,续驶里程短。目前新能源电动车的技术还没有内燃机车完善。一方面,电源(电池)寿命短,使用成本高;另一方面,电池的存储容量小,一次充电后的行驶里程不理想,电动车价格较贵。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科技的进步,新能源电动车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