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开源?它有什么特别的魅力吗?为什么全世界都在提倡开源!
1997年春天,自由软件社区的一些领导人聚集在加利福尼亚。这个社区包括EricRaymond、TimO 'Rerlly、Larry Augustin、VA Research的总裁以及其他人。他们关心的是找到一种方法向以前回避自由软件的人宣传自由软件的理念。他们担心自由软件基金会的反商业信条会让人们远离自由软件。
在埃里克·雷蒙德的坚持下,这群人一致认为,他们缺少的是营销活动,营销活动的目的是赢得创意,而不仅仅是市场份额。最后,讨论的结果产生了一个新的术语来描述他们推广的软件:开源。他们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指导原则来描述哪些软件有资格成为开源软件。
Bruce Perens为定义开源软件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GNU项目的官方目标之一是创建一个免费的操作系统作为运行GNU软件的平台。从softwera boottstrapping的传统观点来看,L inux已经成为那个平台,Linux是在GNU工具的帮助下创建的。佩伦斯曾经是Debian项目的负责人,其管理的Linux发行版只包括那些符合GNU精神的软件。Perens已经在Debian社会契约中明确阐述了这一立场。开源软件的定义是Debian社会契约的直接产物,所以开源软件和GNU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与GPL相比,开源软件的定义允许更多的授权自由。特别是当软件中混合了专有软件和开源软件时,开源软件的定义允许在它们的基础上产生更大的混合。
因此,开源软件许可证可以令人信服地允许使用和重新分离开源软件,而无需考虑补偿或信用问题。例如,您可以获得伟大的网景浏览器的源代码,并在不通知网景公司的情况下将其作为另一个软件(也许是专有软件)发布。网景为什么要这样?原因有很多,最值得注意的是,它可以为自己的客户代码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这些代码与他们的商业软件配合得非常好。从这个角度来看,放弃源代码是搭建平台的好方法。这也是网景人不用GPL的原因之一。
这不是俱乐部里的小事。1998下半年,有一场重要的辩论,对Linux的威胁如此之大,以至于Linux社区几乎崩溃。这个裂缝是由GNOME和KDE这两个软件系统的出现引起的,这两个软件系统都试图建立一个面向对象的桌面界面。一方面,KDE使用的是Troll技术的Qt库,部分属于专有代码,但是稳定成熟。另一方面,GNOME决定使用GTK+库。虽然没有Qt成熟,但它是一个完全免费的库。
在过去,Troll Technology不得不在使用GPL和保持其专有软件地位之间做出选择。侏儒和KDE之间的裂痕将会持续下去。但是开源软件出现之后,虽然Troll仍然控制着他们想要的技术,但是对于那些希望Qt符合开源软件定义的人,Troll可以更换他们的许可证。Linux社区两个重要部分之间的裂痕似乎正在弥合。
参考资料:
/question/1262597.html
开源软件的意义
在AMD追赶英特尔的漫漫征途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是这样说的:“AMD的存在不仅得到了AMD客户的支持,也是英特尔用户的幸事,因为它压制了英特尔的高价垄断。”同样,开源软件和商业软件是一样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带有垄断性质的软件,开源软件更有深意。
你没看到在IBM,Sun等公司推动OpenOffice系统成为行业标准的压力下,微软这种顽固不化的人还要把MS Office拿出来充公吗?显然,随着开源软件的普及,商业软件不仅被压缩了发展空间,也促使软件厂商不断降低软件价格,给消费者带来了明显的好处。
兼任开源应用基金会(OSAF)总裁兼主席、Mozilla基金会主席的Kapor先生表示,这两个基金会并不是要创造新的杀手级程序,而是要利用开源软件模式来削弱微软在网页浏览器和电子邮件软件领域的垄断地位。
事实上,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或者软件产业不发达的国家,开源软件也创造了后发优势,提供了赶超发达国家软件产业的机会。毕竟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软件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完全依靠国内的资金和人才,几乎不可能赶上美国这样的软件大国。充其量只能是一个理想。但如果能在开源软件的基础上加大投入,这个理想就能实现。
& ltFONT face=Verdana>。当然,不得不提的是,有业内人士怀疑开源软件是否会扼杀国内软件人的努力。就像前段时间AMD给我们提供X86技术一样,有人担心这会让人失去研究龙芯的兴趣。也有人认为,如果MS Office这样的软件是开源的,那么微软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开发和升级,这将间接阻碍软件行业的发展。这些言论有一定道理,但开源的意义在于探索新的产业模式,而这种探索精神正是我们这一代人所鼓励的。
盈利模式是开源软件开发的基础。
8月3日上午,以火狐浏览器闻名的Mozilla基金会宣布成立子公司Mozilla Corporation,投资盈利性商业活动。作为知名开源软件机构,Mozilla的行为引来了很多质疑。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应,是因为他们相信开源软件的初衷是自由和开源代码。Mozilla的行为似乎无疑违反了免费的两大法则之一。
然而,认为开源软件是免费的可能是一种误解,至少目前是这样。我们简单扫描一下开源软件目前的运营模式:一是软件完全免费,后续服务收费。像现在的红帽Linux,就是用的这种模式。但是,并不是每个开源企业都能使用这种模式,只有红帽这样的行业领袖才有这样的资本。二是软件免费,没有售后服务。软件市场成熟后,靠卖专利为生。这种方式的代表是Foxmail。第三,应用服务交付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软件和服务都是免费的,企业按时间支付使用费。这些是主要的运行模式,其他模式实际上是这些模式的演变和变异。由此可见,开源软件本身确实是免费的,但开发者的初衷其实是通过后续服务或者出售专利来盈利。在这个层面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真正的免费开源软件,但也只能是一些小软件。这些软件不需要集中太多人就能开发出来,未来也不需要太多人维护升级。对于操作系统等一些大型软件,目前还不可能成为免费开源软件。所以开源软件如果找不到自己的盈利模式,就很难生存,更别说发展了。上海中标软件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Telly表示,“在中国国内的Linux市场,虽然现在正在快速崛起,但整个市场容量和市场还不够大,不足以支撑国内9家企业的庞大Linux家族。”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很明显企业还是要靠Linux来盈利。
在我看来,开源软件的意义在于在乎源代码的开源,免费只能说是它的一种说法,不代表实质性意义。因此,开源软件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但是,目前开源软件的利润太少。即使是红帽这样的行业巨头,2004年也只实现了2亿美元的营业额,那么其他公司的业绩如何可想而知?
事实上,目前国内外的开源软件机构和企业都很少。究其原因,是这些机构和企业没有找到可行的盈利模式,所以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级人才是开源软件发展的瓶颈。
正如我在本文开头所说,国内外开源软件行业的高级人才都很短缺。目前开源软件行业一致的观点是不缺人才,缺的是质量。其实这句话应该更准确的表达为:人数不缺,缺的是人才。业内人士分析,开源软件目前能想到的盈利模式都是面向企业的。但目前的开源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从几个公司到几十个公司不等。但是大企业会对这种小企业持不信任态度,包括几百人的软件企业。Novell中国区营销与渠道总监罗微表示,两年前Novell收购SUSE一方面是因为业务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其实也有扩大规模的动力。目前,Novell在全球拥有数千人。通过这次扩展,Novell只是想把非常好的技术放到一个坚实的企业平台上,把两者结合起来,探索一种新的更好的方式,为企业级的支持提供好的方法。
然而,虽然开源软件的发展几乎与商业软件同步,甚至更早,但它真正以产业的形式出现,却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受限于规模,不可能培养出大量的开源软件人才,而开源软件人才的缺乏又进一步制约了开源软件的发展,形成了开源软件目前面临的恶性循环。同时,由于开源软件本身是免费的,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存在资金瓶颈。没有投资人的注资,企业很难持续向员工提供高薪,这其实是制约开源软件发展的重要原因。毕竟高层管理者都是从普通员工培养出来的。没有大量的后备队伍,高级管理人员从哪里来?
目前开源软件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虽然很高,但也只是极少数。对于普通员工来说,工资其实不高。所以从行业的角度来说,开源软件缺的可能不是人才,而是资金。为什么男人没有老婆?如果开源软件行业有钱,为什么他们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