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瞬间你对自己的大学特别失望?
2.学校的第一门课是线生成。提前半个小时找到教室,进门就被教室的规模震惊了。学校一个教室的容量相当于高中教室的4倍。坐在班级后排只能说很痛苦。你需要在离讲台十几米的地方用手机摄像头看黑板,否则会很模糊。而且老师写的板书很抽象,我没上过课根本不知道他写了什么。但是老师浓重的口音让我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觉得再也不想上第二节课了。和高中生交流基本都是小班教学,全新的设施,隐隐的心动。
第一次去北方,上大学。秋季学期结束后,衣服穿得太少,感冒了。第一反应是去校医办公室开了点药。后来才知道校医办公室前段时间倒闭了。和舍友不熟,借药也不容易。只能吃一些自己从家里带的感冒药,躺在床上睡觉头晕的要命,莫名其妙的很难过。
4.大一有一个项目计划,就是为不同学院的学生量身定制本专业的一些项目。选好项目后,提前半年完成了艰苦的工作。结果说好的报销资金没到,每人交了几百。该项目的导师很少露面。可能他们觉得大一真的没什么好带的。
每次洗澡都要带着大包小包的各种物品在几百米外的澡堂洗澡。男女各一层,没有隔间,水有大有小。人多的时候不一定能排队。食堂的饭菜还不错,但是价格相当令人泄气,让人很难再有光顾的欲望。我的高中同学在杜威洗澡,乘电梯上下宿舍,偶尔去健身房和游泳池锻炼。
6.在一所7月最高气温高达30度的城市的大学里,没有一间公寓有空调。考试周酷热难耐,晚上十一点学校还断电,我们只好把带电池的小风扇固定在床头,低电平开启。怕打扰室友休息,一时间衣服全是汗。看到高中生在和舍友讨论如何协商空调温度,我笑了笑,终于没有进入话题。
7.什么都是信用分,人文氛围极差。选修课只是为了打分,认真听课的人不多。大家都在复习考试,我像小丑一样学习自己喜欢的选修课。凡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兴趣。太多人一直说怎么入党,怎么结果* * *产党宣言。
8.科研保障率极低。虽然与我无关,但这种恶性的内卷氛围只会让我更加想要逃离这个环境,单纯的去做自己喜欢的,自己认为有用的事情。
9.每次看到被北上广深录取的同学的出行记录和学校生活,只觉得自己可能要在一个极其偏远的城市做四年不合格的解题者,最终成为一个书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