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该资助艺术吗?
政府是否应该资助艺术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尽管历史证明艺术得到了美第奇家族王公贵族、奥地利皇帝、英国议员和法国政府的资助。但是政府应该资助艺术吗?支持者认为,艺术以非营利为目的,具有公益性,需要政府的保护和支持。反对者认为,政府对艺术的干预会阻碍艺术的自由表达,成为宣传国家意识形态和身份的工具。近年来,随着全球金融紧缩,对艺术的补贴日益缩减,自负盈亏成为博物馆和美术馆等艺术机构的一大挑战。虽然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希望政府能投入更多的资源和补贴,让博物馆、美术馆有足够的资金呈现高质量的展览和教育活动,但文化政策的制定不仅需要公众的监督,也与决策者对艺术的理解密切相关。因此,由“政府是否应该资助艺术?”本文通过分析西方艺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政府补贴艺术的观点,审视正反两方面的争论,反思艺术和博物馆的社会价值和责任,从而思考如何形成艺术补贴的政策机制,也希望为我国政府补贴艺术、规范艺术活动的政策制定寻求理论依据和参考。在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往往从艺术的外部效益入手,认为艺术的外部效益成为艺术获得补贴的理由。以教育为例,说明什么是外部收益。教育不仅为受教育者创造个人利益,也为整个社会提供外部利益。外部收益是每个受教育成员给予其他社会要素的收益。因为所有消费的外部利益惠及所有社会成员,所以也可以称之为“集体利益”。对教育外部效益的分析和描述也适用于艺术。虽然艺术和教育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个人效益,但这些效益是人们在欣赏现场艺术表演、参观博物馆和画廊或接触其他艺术作品时获得的乐趣和启示。这些乐趣和教育被归类为外部或集体效益。那么艺术有什么样的外部效益可以成为政府补贴的理由呢?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首先,艺术是留给下一代的遗产。著名经济学家鲍莫尔(W.J.Baumol)和鲍文(Bowen)认为,将艺术和文化作为遗产留给下一代符合集体利益。这种思想不仅适用于书籍、建筑文物和博物馆艺术品的保存,也适用于需要卓越技巧、品味和传统维护的表演艺术。以博物馆为例。博物馆通过研究和收藏,确保过去和现在的文化艺术能够继续保存,并通过展示和教育,让后代了解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从而建立自己的身份。第二,艺术有助于提高国家声誉。一些人以他们国际认可的国内艺术家和表演者为荣,他们的高声誉带来了一些集体利益。此外,艺术有助于展示国家的“弹性权利”,从而建立国家的声誉。第三,艺术有助于提高地方经济或城市再生的效率。艺术活动可以为当地经济生产者带来溢出效益。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博物馆等文化机构的存在有助于发展当地经济或促进城市复兴。艺术可以吸引外国消费者,他们不仅会购买当地演出或博物馆的门票,还会在当地的商店、餐馆和酒店消费,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甚至增加就业机会。最著名的案例是西班牙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该博物馆的建立促进了衰落城区的再生,成功塑造了新的地域风格和形象,成为通过艺术促进城市再生的重要案例四、艺术对通才教育的贡献。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是教育。美国博物馆协会认为,博物馆是收集和保存最能解释自然现象和人类生活的材料,并利用它们来增强人们的知识和启蒙教育的机构。教育是博物馆存在的理由。无论是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博物馆都提供了公共教育服务的好处和贡献。艺术是普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五,艺术有助于参与者的社会提升。参与艺术可以磨炼我们的鉴赏能力,或者让我们接触同龄人最高最好的成就,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是外部利益,因为公众参与艺术只是为了寻求个人的满足,如果那个人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改善,那对他人也是好的,对参与者也是外部的。第六,艺术鼓励艺术创新。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可以申请专利保护。但艺术领域的创新不能享有专利权,特定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音乐或编舞,会受到作品的保护。而具体作品的创作原则——比如新的绘画技法或者新的舞蹈风格——却无法提供任何保障,艺术实验创作不仅要花钱,而且容易失败。当它失败时,试图这样做的艺术家或非营利组织必须承担所有费用。但是当它成功的时候,发明者不能阻止别人免费使用这项新技术。越来越多这样的情况会阻碍想要改革艺术的人,结果他们的实验性创作远远低于社会所期望的数量。所以从创新的角度来看,这也是政府补贴艺术的原因。反对政府补贴艺术的“补贴”思想本身就包含了一种不对等的权力风格,因为任何干预都会让人无法做出明智的选择。所以补贴的反对者担心国家机器通过补贴政策干预艺术的发展,导致艺术失去自主性,成为宣传国家意识形态和身份的工具。因为通过补贴,政府有权决定什么样的艺术和展览是“好”的,而博物馆可能会因为管理者的口味而偏爱某些类型的展览。什么样的艺术是“艺术”什么样的艺术是“好”的艺术?补贴政策似乎凸显了这个问题的矛盾。例如,美国参议员杰西·赫尔姆斯与国家艺术基金会(NEA)的对抗就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案例。从65438到0989,由NEA资助的艺术家麦博·索普在展览《完美时刻》中展出了与同性恋有关的作品。此次展览的主办方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当代艺术学院,该学院获得了3万美元的NEA资助,并计划在费城、芝加哥、华盛顿州等城市巡回展览。该展览激怒了参议员赫尔姆斯,并导致参议院投票阻止NEA支持“淫秽或粗俗”的作品。这一事件凸显了艺术自由与权力掌握之间的角力问题,也是大众、国会审美与艺术界专业审美标准冲突的结果。此外,补贴政策往往涉及公平问题。到底补贴是富人出钱帮穷人,还是穷人出钱帮富人?现在的收入分配如何影响接触艺术的机会?收入不公是否阻碍了穷人充分接触艺术文化,甚至成为公共补贴的理由?正是因为权利与公平的争论,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学家或经济学家都赞成政府补贴艺术,在反对政府补贴艺术的呼声中,最激烈的是社会哲学家欧内斯特·范登格。在《政府是否应该补贴艺术》一文中,哈格从三个方面表达了反对政府补贴艺术的立场:哈格认为,政府没有充分的社会和政治理由来强迫纳税人补贴政府选定的艺术。他认为美国博物馆的藏品与美国的国民生活无关,对国家的凝聚力或认同感没有贡献。如果政府补贴艺术,就会强迫所有阶层补贴中产阶级。这样做会伤害而不是帮助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创作。哈格认为,就真正的艺术创作而言,政府补贴实际上弊大于利。他认为政府分不清艺术的好坏,所以会平均分配补贴。但如果把钱平均分配,会吸引假艺人,大量政府预算浪费在造假上。更糟糕的是,当补贴补贴构建一个假艺术的世界时,真正的艺术家更难成功。补贴是文化艺术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艺术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外部效益。最重要的是为下一代保存文化遗产和艺术创新带来的集体利益。也有一些社会学家从权利和公平的角度反对政府补贴艺术。这些论述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和博物馆建设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目前,随着中国政府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当代艺术、博物馆等非营利组织被纳入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文化产业政策有取代文化艺术政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更有必要讨论国家艺术扶持的规范性、政策性和合法性。如何使政府对艺术的补贴更加高效和有效,完善补贴机制,是文化政策制定者必须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