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距离充电有专利吗?
空间充电技术主要包括两大核心技术:空间定位和空间能量传输。首先空间充电桩需要精确检测手机位置,然后通过波束形成将毫米波发送到该位置。通过手机内置的天线阵列,接收发射的毫米波,转换成电能,实现远距离充电的功能。
据官方介绍,小米自主研发的远程充电系统拥有17项技术专利,这是小米技术实力的一次展示。到目前为止,小米的远距离充电技术可以实现半径数米范围内单个设备的5W远距离充电。同时还支持多台设备同时充电(每台设备支持5W),不受外物影响,使用手机时不受影响。
小米充电技术不仅带来了真正的无线充电技术,也为手机无线充电技术开辟了新的空间。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成熟,来自太空的充电技术将成为未来智能手机的标配。到那时,从太空充电的技术将更加成熟:功率更高,距离更远,成本更低,价格更低。想想武汉的无线充电路灯,前途无限。
除了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和智能可穿戴设备也将支持空气充电技术。空间充电技术让客厅无线化,让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设备正式进入真正的无线充电时代。到时候,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智能手表/戒指充电器了。说萧艾语的人可以自由行动,一天24小时在线。这才是未来智能家居应该有的样子。
手机用电快,电池容量大。手机充电最关键最有影响的因素一定是充电速度。充电速度由功率决定,充电效率低,无疑成为空中充电和手机充电之间最重要的障碍之一。
空中给手机充电的另一大挑战是手机可能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所以手机的准确定位变得非常关键。更精确的定位还可以显著提高充电效率,避免能源浪费。
除了技术上的困难,其实在空对空充电的早期发展中,对于这项技术的质疑还是很多的,部分集中在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早些年,很多人甚至认为手机信号和WiFi信号会辐射到身体,影响健康,但实际上,这些无线电波对人的健康几乎无害。
比如毫米波,不同于α、γ、β射线,它不会对被照射的物体产生化学反应,所以不会对物体造成任何DNA的改变。并且目前没有实验数据显示毫米波辐射会对人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今天小米推出了空中充电技术,这个技术上的首次亮相更多的是概念性的。智能手机领域的隔空充电技术商业化还需要解决包括安全、法规、成本等一系列问题,保守估计还需要几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