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法律体系?
一、公法、私法和社会法
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最早是由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提出的。公法是罗马国家的法律,私法是个人利益的法律。
根据这一标准,民法、商法等私法遵循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确立财产所有权,保护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等公法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财富分配进行宏观调节,调整国家与公民关系的法律。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社会化的出现,形成了一种新的法律,即社会法,如社会保障法。
这是因为有独立的社会利益,既不是国家利益,也不是私人利益。所以社会法被称为介于公法和私法之间的法律。
公法、社会法和私法在调整对象、调整方法、法律标准和价值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
扩展数据:
当代中国的法律部门: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通常由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刑法和程序法组成。
1,体质
宪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在当代中国法律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整个法律体系的基础。宪法部门最基本的规范主要体现在《中国人民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规范性文件中。
除了作为主要和主导性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宪法之外,宪法部门还包括诸如下级组织法、主要国家机构、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授权法、法规和国籍法等法律。
2.行政法
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和规范的总和。包括界定行政制度规范、界定行政管理基本原则规范、规范行政机关的活动、方式和程序、规范国家公务员规范等。
我国一般行政法的规范性文件很少,主要有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政府采购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等。专门行政法包括食品卫生法、药品管理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
3.民法
民法是调整作为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之间以及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我国民法部门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主要由民法总则和民法分则两部分组成。
民法通则是民法部门的基本法律。单独的民法主要有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此外,还有一些单独的民事法规,如著作权法、商标法实施条例等。
4.商法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被明确提出后,商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的地位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商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商事关系或商事行为的法律。
从表现形式上看,我国商法包括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企业破产法、海商法等。商法是法律的一个分支,但民法中规定的许多与民事关系有关的概念、规则和原则也适用于商法。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实行民商合一原则。
5.经济法规
经济法是一国经济管理中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经济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适应国家宏观经济间接调控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
经济法法律部门的表现包括法律与企业管理的关系,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乡镇企业法等。
有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管法等金融、财税相关法律法规。与宏观调控相关的法律法规,如预算法、统计法、会计法、计量法等。;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涉及市场主体和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
6.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社会保障法是调整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法律。
法律部的法律包括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有关人员参与企业管理、工作时间和劳动报酬的法律规范,有关劳动卫生和劳动安全的法律规范,有关劳动保险和社会福利的法律规范,社会保障法,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和法律法规规章等。
法制部门的主要规范性文件有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工会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等。
7、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
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法是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通常分为自然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
自然资源法主要是指对各种自然资源的规划、合理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环境保护法是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
法律部门规范性文件涉及自然资源法,包括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在环境保护方面,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
8.刑法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它是当代中国法律体系中的一个基本法律部门。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刑法也是最受关注的法律。在刑法中,刑法规范的主导性文件和一些独立法规的相关规定也可以规定刑法规范的内容。
9.诉讼法
程序法是涉及各种诉讼活动的法律。
从程序法的角度看,它保证了实体法的正确实施和实体权利义务的实现。诉讼法法律部门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同时。律师法、法官法、检察官法、仲裁法、监狱法等法律一般都属于这个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