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主要包括什么?

费用管理百度百科解释:费用管理是企业流通费用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成本管理的任务是通过预测、计划、控制、核算、考核和分析,反映商品流通费用,挖掘降低费用的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成本管理的依据是:《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国营商业和外贸企业成本管理实施细则》以及国家有关费用的规章制度和支出标准。管理的形式有:计划管理、定额管理、预算管理、分项管理、分级管理等。企业对费用的具体管理通常从三个方面组织:(1)会计部门综合管理企业所有费用和费用级次;按照企业内部的分工,实行单独负责和分级管理。(2)根据每个费用项目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如费用定额、定额管理、一次性成本节约提成制、内部资金凭证折扣等。企业应当有精通管理业务的总会计师或者主管经理,也可以实行总会计师或者主管经理一笔指令后才能支付费用的管理模式。

成本管理的目的:

为了有效加强公司费用的管理,同时便于财务监督和费用控制,有效规范和降低费用的范围和标准。

扩展:

全面的成本控制管理系统,有效赋能企业成本管理数字化。

如何应对复杂的环境,实现企业的稳健持续增长,是目前企业管理者不得不思考的命题。以“数智”为切口和抓手,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自身抗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能力,已经越来越普遍。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调查数据显示,2016至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整体费用率从20.6%上升到26.5%,高费用率几乎成为企业面临的困境。很多大型国企都喊出了建立“预算、授权、成本控制、检查”的成本控制体系的口号,房地产、电商、金融等企业也加强了成本控制。

企业费用管理的现状和痛点;

01?金融功能很难突破。

大量的事务性票据、单据审核、会计工作占据了费用经理的时间,没有办法把他的精力从各种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02?产业与金融不统一

内部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最终流程不闭环,业务差错难以追踪;

03?业务流程不统一

母公司或集团总部与下属公司流程不统一,配置工作重叠,不利于统一管理;

04?预算控制能力不足

控制是由人来管理的,不仅是预算,还有各种内部控制和审计,都得由人来做。审核严格,但不能手动。审核松散,管控不到位;

05?智力不足

企业财务处理流程不够自动化和智能化,人工记账和凭证查询效率难以提高;

06?员工满意度不高。

员工因公发生的费用很多,频率很高,比如差旅费和招待费。他们在申请、购物和报销等各个方面的体验都很差,员工抱怨很多。

企业消费与费用智能管控平台

面对企业的真实需求和痛点,围绕企业因公发生的各种费用的预算、申请、消费、管控、结算、分析等场景,通过聚合众多供应商、搭建比价平台、连接发票平台、连接企业内部系统,以场景和费用控制的深度融合,重磅赋能企业消费支出的全链路智能管理,重塑企业费用精细化管理新理念,实现业务流程化、消费场景化、集中采购、集中消费。同时应用AI、RPA、OCR等大量新技术,实现费用报销的智能化和财务核算的自动化,有效缓解报销流程长、核算效率低、费用预算超支、合规管控难等痛点,实现消费与费用管控、业务与财务、财税一体化,真正为员工省心,为企业赋能财务降本增效。

成本控制管理解决方案的亮点

01?一站式企业消费集成

集企业出行、福利、会议、办公、劳保、娱乐、度假、集中采购等消费场景于一体,构建企业消费和费用一站式管理平台,一站式解决企业消费所需的各类产品和服务。

02?全过程成本控制

集成了预算、申请、审批、消耗、控制、报销、结算、会计凭证、进项税抵扣、电子档案等完整的业务场景。,实现对员工消费和财务处理全流程的一站式闭环高效管控。

03?开放式供应链平台

帮助企业实现高度自主、开放的供应链整合优化平台,提供标准的开放接口,使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自主、灵活地选择各种类别的供应商,从而对多供应商、多服务商进行自主招标和管理。

04?聚合价格比较模型

从底层建立一个产品、多个供应商同屏的专业比价机制,无需从多个平台来回跳转,以最小的粒度实现科学的比价采购,避免扼杀大数据,赋能企业大幅降低成本。

05?智能财务报销

OCR、RPA等AI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将大量重复、简单、规范的财务审计、会计工作系统化、程序化、智能化,通过简化操作提升员工报销体验和财务处理效率。

06?精密控制

孔飞云将差旅管理系统嵌入平台,精细设定不同消费场景下的各项费用标准,支持多种管控方案自由组合。控制力度可强可弱,做到一人一物一标。

07?灵活的操作模式

创新性地在装修领域引入“包工不包料”的采购理念,首创供应与服务分离模式。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资金流向灵活选择轻运营、重运营或综合运营,保证平台的高效运营。

08?人性化体验

创新平台体验模式,如弹性标准、超标自付、自己节省、个人原因打通、家属受益、信用报销等,推动和吸引员工积极参与到差旅费控制过程中。

总结:在传统模式下,财务流程和交易是分离的。经历了月底集中报销潮,企业管理层才知道这个月花了多少钱。这种通过报销实现费用“事后”而非“事前”的管理方式,使得企业费用的管控往往流于表面,无法更大程度地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企业要真正做好成本控制,不仅需要集中消费采购的平台,也需要事后报销的平台,更需要结合企业费用支出和管理要求的成本控制全流程服务平台。

参考资料:

1 .百度百科?成本管理

2.百家号?费用管理办法

3.艺声科技?全面的成本控制管理系统,有效赋能企业成本管理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