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护肤品十大流行术语的真实面目
作为化妆品行业的全才,宝拉·培冈对化妆品的研究和关注超过了被称为中国大师的牛二。打开她的新书《带我去化妆品柜台》,我们来听听宝拉是如何揭露这些美丽护肤品背后的真相和谎言的。
第一,纯天然
这个术语暗示产品的成分来自植物或有机物,而不是人工合成。“天然”二字似乎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但天然成分并不能保证产品间的安全性或有效性。天然成分的宣传不受fda监管,所以化妆品公司可以随意使用这些术语。这些术语有非常高的营销价值,但没有医学意义。另外,也没有令人信服的研究证明“天然成分”比合成成分对皮肤更有益。而且植物提取物添加到化妆品中,经过防腐稳定化处理,与其他成分混合后,已经基本失去了“天然性”。
我注意到:天然成分的安全性只是相对的。一些常用的天然成分,如薄荷、迷迭香等,都有一定的* * *性,而柠檬、薰衣草则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光敏反应。另外,天然物质的分子比较大,不容易被皮肤吸收,这也是用新鲜果蔬diy外敷难以保证效果的原因。
二、有机化妆品
从2002年6月5438+10月,美国农业部(usda)开始给食品贴上“有机”标签。有机食品需要特殊认证。然而,“有机”与化妆品无关。为了让自己的产品脱颖而出,化妆品公司开始给自己的产品贴上“有机”的标签。市面上的一些洗发水和保湿霜宣传说是70%有机产品,因为主要成分是有机薰衣草叶子浸泡的水。
我注:目前国内还没有有机化妆品的相关标准,定位也不明确。有机化妆品的国际认证标准并不统一。主流的认证机构有澳大利亚的aco有机认证,德国的eco、bio、bdih认证,澳大利亚的nasaa认证,但这些标准是有区别的。比如eco规定有机化妆品的成品必须含有5%以上被验证为有机的含量,而bio则要求65,438+00%以上。
第三,低敏感或适合敏感肌肤
这两个术语暗示消费者不会引起过敏,但这种说法毫无意义。事实上,目前还没有检测产品是否会导致皮肤过敏的监管标准。任何化妆品公司都可以随意使用这两个术语。因为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标准,化妆品公司不需要研究报告来确认这些术语。
注意:我们不难发现,有些产品明明标榜适合敏感肌肤,但使用起来却让皮肤过敏,正是因为产品中添加了一些* * *或致敏成分。
第四,不含酒精
一般来说,产品不含变性酒精、普通酒精、甲醇、苯甲醇、异丙醇或sd乙醇。这些成分类似于谷物酒精,对皮肤有很强的干燥和* * *作用。但很多化妆品会添加特殊的“酒精”成分,如十六醇、硬脂醇等。这些脂肪醇成分对皮肤的作用与谷物醇完全不同。一般来说,* * *物质含量越大,* * *性越明显,但如果把谷物酒精列在配料表最后的防腐剂前后,对皮肤的伤害就小一些。
我注:很多人会把产品是否含有酒精作为是否使用该产品的主要依据。其实很多时候,人们对酒精的误解。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成分,在护肤品中经常作为溶剂使用。能稳定植物的有效成分,还能清洁角质,帮助皮肤新陈代谢。
另外,配料表中的成分一般是按照产品中的含量由大到小排列的,含量高的成分会排在最前面,含量越少的位置越靠后。(如果有些成分是活性的,这些活性物质会排在第一位,然后按含量顺序排列)。
五、不含香料
本来这是用来告诉消费者产品不含香精或芳香成分的,但实际上未必如此。许多产品会使用芳香植物提取物,因此可能会引起皮肤* * *,引起过敏反应或光毒性反应(加重阳光伤害)。不管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香料对皮肤都没有好处。此外,芳香成分(如芳香植物油或芳香植物提取物)也可能被添加到“无香料”化妆品中,以掩盖其他成分的难闻气味,因此“无香料”也可能意味着产品没有明显的香味,但实际上添加了芳香成分。无论是哪种情况,因为“无香”这个词不是fda规定的,所以在产品标签上列出来是没有意义的。最后,你要注意产品的成分表。
我注:很多mm,尤其是敏感肌肤的mm,倾向于选择不含香水的护肤品,以为这些产品比较稳定,适合敏感肌,殊不知很多产品其实都添加了芳香成分。最好的办法是看产品配料表。
六、不要引起痘痘和粉刺。
这两个术语没有任何意义,因为fda无法从法律上规范这些术语的使用,任何产品都可以这样推广。目前还在探索研发不会引起痘痘的产品。如果有能做到承诺的产品那就太好了,但是几乎所有的化妆品成分都可能导致某人的皮肤发炎,从数百万种成分中找出皮肤问题的“罪魁祸首”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注:每个人的皮肤状况不一样,适合别人的好产品,自己不一定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所以我相信没有一款产品可以保证所有皮肤在使用的时候都不会出现皮肤问题。
七、经皮肤科医生检测。
再美好的东西,只要没有可靠的公布数据证实,“经皮肤科医生测试”只是说明某个医生用过或者看到别人用过某个产品,觉得还可以,并不代表这个产品有多好,也不代表这个产品比同类产品好。是一种空洞的营销语言。
我注:其实这只是商家的一个营销噱头。皮肤科医生测试或推荐的产品只能说更安全,但不能保证一定比其他产品好。
八、经实验室确认
实验室听起来更科学,但任何做研究的地方都可以称为“实验室”。揭开这个名词的“科学包装”,你会发现所谓的“实验”相当不合逻辑,实验往往是化妆品公司提前支付的有偿实验。
我注:同理,只是商家的一个噱头。
九、专利秘密或专利成分
其实不存在所谓的“专利秘密”,这个概念本身就是矛盾的。“获得”专利的唯一方法是“公开”产品和使用的所有细节,专利不代表效果。专利是指对某些成分或配方的制作权,或在某些特定场合(如抗皱、抗痘、去角质等)使用现有成分或配方的权利,与成分或产品的效果无关。
我注:其实专利并不代表产品的质量或可靠性,也不代表这些成分不能被其他公司用于其他用途。
X.香精油
上百家化妆品公司都说产品添加了精油,护肤效果很好,即使是最敏感的皮肤也可以用。如果说化妆品界除了神奇的抗皱产品还有其他大谎言的话,那就是关于精油的神话。《皮肤病学杂志》上的研究报告证实,天然和合成香料都可能导致皮肤问题。任何化妆品公司都建议使用含有挥发性精油的产品,如玫瑰油、橙油、松油和百里香油,并认为这些产品温和、有益或低敏感,不仅会误导消费者,还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注意:很多消费者认为芳香精油护肤效果好。其实所有产品都是因人而异的。而且有些精油产品会导致皮肤过敏或者* * *的,脆弱或者敏感的皮肤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