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关于机器人的资料?
工业机器人发展的主要历史事件如下:
1954:美国G.C.Devol发明了可编程机器人,专利号2988237。
1959:美国行星公司制造出第一台商用机器人。
1960:美国Unimation公司成立。
1970:维克多·谢曼正在验证星际福特机械手。
1971年: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成立。
1974:美国辛辛那提米拉龙公司推出第一台微电脑控制机器人T3。
1976: Ralph Bolles开发了机器人编程语言AL。
1978: Unimation公司推出可用于装配的通用机器人PUMA。
1978: SCARA组装机器人是日本和木叶发明的。
机器人研究的主要事件有:
1954: Denavit和Hartenberg(1954)提出了一种表达空间构件几何关系的通用方法,可用于求解机器人的运动学正解。
1962: Ernst (1962)和Boni(1962)分别研究带有触觉和压力传感器的机械手。
1964:ui cker(1964)博士论文研究了空间杆的动力学。
1968:皮珀博士论文中用代数方法求解逆运动学问题。
1968:麦卡锡(1968)在斯坦福AI实验室研究了带有摄像头和麦克风的机器人,它们可以根据人类的指令寻找和抓取积木。
1971: Kahn和Roth(1971)研究机器人的最小时间控制。
1972:保罗(1972)研究关节空间轨迹规划。
1973: Bolles和Paul(1973)用有视觉和力感的斯坦福臂装配水泵。
1974: Bejezy (1974)研究机器人的动力学和计算力矩控制。
1976: Bolles (1976)开发了机器人编程语言AL。
1979:保罗(1979)研究了笛卡尔空间的轨迹规划。
1979: Lozano-Perez和Wesley(1979)研究机器人避障问题。
1981:r . p . Paul(1981)出版了第一本机器人学教材《机器人机械手:数学、编程与控制》。
这些事件的选择标准在这项研究中是开创性的。不过,事件1954和1964虽然是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础,但并不是专门为机器人学而研究的。
1978年PUMA通用工业机器人的诞生,可以算是工业机器人的成熟。到目前为止,工业机器人的整个机械结构、驱动、控制结构、编程语言与1978中的基本相同。
1981机器人学教材的出版标志着该学科的成熟。德纳维特和哈滕贝格(1954),皮埃珀(1968),保罗(1972),博尔斯(1976)。
由于学科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创新和深度,在80年代,机器人学的发展主要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主流逐渐偏离了工业背景。但由于机器人学是一门工程学科,如果偏离现实太多,必然会受到限制,即受到市场驱动力的限制,比如那么多机器人控制和智能的研究,但没有一个是实用的,这方面的研究必然会萎缩。近年来,机器人学界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即研究经费减少),开始关注新的工程课题。基于行为的机器人学和生物机器人学将把机器人学推向一个新的发展时空。
2)基于符号的机器人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K.S.Fu等人(1988)的经典机器人学教材,传统机器人学的研究内容如下:
运动学
力学
轨迹规划
操作员控制(包括位置和力控制)
机器人传感器
路径规划和任务规划
以上内容都是在笛卡尔空间(关节空间可以映射到笛卡尔空间)用符号描述机器人或环境,然后实施规划和控制。机器人技术的这一部分被恰当地称为基于符号的机器人技术。此外,机器人路径规划和任务规划与基于符号的人工智能特别相关,基于符号的人工智能也被称为智能机器人或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基于符号的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危机自然是其危机。
进入十年后,机器人学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研究包括:
多机器人系统的操作、动力学、运动轨迹、控制与协调等问题。
冗余机器人的运动学、动力学、运动规划和控制
弹性机器人的操作、动力学、运动规划和控制问题。
复杂环境下基于多传感器的机器人信息处理和任务实现。
广度开发的研究如下:
移动机器人的结构、传感器、控制和任务规划。
爬行、行走、飞行、水下、轮式、履带式等移动机器人都属于移动机器人,研究内容丰富。因为机器人在工作空间内移动,首要问题是避障和导航。由于移动机器人需要具备在动态环境中自主移动和工作的能力,所以另一个术语自主机器人也主要指移动机器人。
因为移动机器人的工作环境(动态的、不确定的)与工业机器人的工作环境(结构化的)完全不同,需要新的理论,而正是这种工程化的需要,催生了基于行为的机器人技术及其向生物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3)什么是基于行为的机器人技术?
基于行为的机器人学反对抽象的定义,所以采用基于场景的、具体的解释更适合该领域的哲学思考。下表是基于行为的机器人和基于符号的机器人在各个方面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