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明家的故事,快点!!!!!!

“怪人”冯

“我是明盟,民主党派的。”南京水泥工业设计院工程师冯一见面就递上名片,介绍自己的“政治观”。记者心里咯噔一下:这人真奇怪!

冯,51岁,个子不高,微胖,头发稀疏,眼睛布满血丝。像是看了一晚上夜市电影,他的嘴角总是挂着微笑,满嘴都是浙江味的普通话。这就像机关枪射击一样。用“滔滔不绝”来形容也不为过。

冯巩,男,在水泥所有个外号叫“疯子”。“疯”在哪里?常常是“疯狂”的字眼。比如,有的单位研发了一套水泥生产设备——“预加水造球技术设备自动控制”,曾经在第35届布鲁塞尔世界发明博览会上获得尤里卡银奖,他不以为然:“去北京的路有很多,我要直奔北京!”他认为别人坐头等舱到武汉,再转机到北京,“看似豪华,实则不高级”。虽然他的文字“疯狂”,比别人更有活力,但他也是真实的。

他晚上工作的那个6平米的小隔间,不仅是卧室,也是学习的工作间,到处都堆着各种书籍、资料、图纸。写字桌上,小学生用的台灯、卷笔刀、药盒、可口可乐、胶水瓶,简直就像一个杂货店。在书架的角落里,有一部电话。虽然住在一个简陋的房间里,但它能迅速获得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1986年,他终于设计出了“改进型自动控制预水造球技术及设备”,被专家誉为“符合我国国情,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新型设备”。他将这项技术成果无偿转让给江苏海安建材设备厂,使这家濒临倒闭的乡镇企业起死回生。不久,他成功设计了“节能型预水造球技术及设备”,并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批准。

老冯的“招数”还是很多的!说着,他从里屋拿出一个大包,抖掉。哦,有一套图纸。有301。这是他的最新设计成果“液压传动塔式机械立窑”。他已经为这项成果申请了两项专利:实用新型和发明。老冯笑着说:“全国有八千个中小型水泥厂,立窑几万个。如果全部改用这种设计,会为国家省下一笔钱。”据报道,印度、尼泊尔等国已探索从我国引进该技术。面对那些由点和线组成的图纸,冯巩似乎看出了记者的心思:“别以为都是我一个人画的,还有很多朋友帮我画的。”

这些年来,冯巩每天工作到半夜12点。记者担心冯巩这样打太累了。冯巩眯起眼睛说,还有“劳逸结合”。他说:“我家里有两只小乌龟。当我工作太累的时候,我会去看他们。如果我稍微用一下手,我的小脑袋就会缩回来。当我高兴的时候,我的疲劳就会消失。”

老冯为人和善,待人和善。他说“你一生要交一万个朋友”(也像《狂言》)。他还说,朋友不怕多。经常是这样的,冯巩上街买两串香蕉,一路被大朋友小朋友摘走,我也摘了一个,回到家也没剩多少了。但他并不在乎,只是大声地想着自己的算盘:“将来这立窑打国际市场,老少皆有所得。我想成立一个个人基金会,用这笔钱为我们国家的水泥行业做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把冯巩心中的这个“梦”公之于众,别人肯定会说他又“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