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对徽商有什么影响?
徽商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深刻的时代背景,儒商孕育其中。
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后,政治经济中心下移,促进了其周边地区相应的经济发展,中原文化传入江南。惠州地处江浙中心,东南经济活跃带,南北要塞,惠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惠州地主经济向商业经济的转变。南宋初期,就有回民从事卖茶卖墨卖纸卖木的记载。明代嘉靖以后,“回民风俗市十三,天下十七”,回民从商人增加到总人口的70%。从地理环境因素来看,徽商所划入的歙县、祁门县、休宁县、绩溪县、黟县五县,以及相邻的江西省吴县,都属于贫瘠山区。自古山多田少,土地贫瘠,农业收入不足以养活自己,于是转向手工业和商业来自保。《徽州府志》载:“徽州解宝谷,山依原山麓,田瘠,产极薄...大部分都是一岁入学,什么都支持不了。小男人多练练技术,或者卖了吃别的县,往往是十九。”江南同治,又名徽州,虽咸,但山沟险要,土壤贫瘠,水流湍急,储物甚少。不下雨容易干涸,阵雨猛烈。因此,顾说:徽州人“没有土地,只能拥有中等以下的家庭”。“徽州商人多,盖自然。”缺乏发展农业的基本条件和日益增加的人口因素是迫使徽州人外出经商谋生的基本原因,而丰富的物产和便利的水路交通外部条件则是徽商发展的另一个原因。在徽州,不仅是别无选择外出经商的贫苦农民,就是一些有资产的富裕家庭或士大夫,也发现了经商致富的快捷性,对投资经商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林说:在徽州,“有资产的人多在外经商,在乡下的人强过半。”归有光还说:徽州一带“虽为士大夫之家,皆随畜贾四处游历”。可见徽州人的商业是几千年来人们风俗习惯的结果。
那么,既然徽商的孕育和发展都归功于徽州的“天时地利人和”,为什么它能在全国几十个商帮中异军突起,而后又骤然衰落?商业背后既有外部原因,也有深刻的政治文化背景。首先,徽商之所以能在东南地区迅速崛起,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深厚的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文化底蕴。
徽州是理学大师朱的故乡,具有独特的儒学风格,代代相传。朱虽生于福建,为官于福建,但其著述多称自己为“察院九世之孙”,又称“新”者,即念念不忘自己的过去。朱两次回乡讲学,传授弟子,培养了一大批徽派弟子。朱之学承上启下,代代相传,形成了新安理学,成为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朱子死后,封他为护国公,邵丁年间改称徽护国公。赵赠婺源朱故居为“文公阙里”。明朝嘉靖年间,婺源朱之孙朱澍被任命为翰林院五经博士,“世影不可录”。清代康熙、乾隆先后题写《学达天道》、《道麦薪传》等碑帖挂在歙县紫阳书院。历代统治者的褒扬与推崇,为回民善儒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自元代起,朱子的书就被列为科举必读之书,世界各地的读书人都要没日没夜地读。徽州人读斋藤优子的书,对桑有了更深的感受。“以邹鲁之风待己,以斋藤优子之风传孙。”因此,朱的理学思想对徽州的政治、经济、学术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徽州人,无论是官员、商人还是农民,都始终遵循朱子的家庭礼仪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数百年来,徽州文风鼎盛,文化繁荣,名人辈出,民风淳朴。在这样的本土文化氛围下,徽商擅长儒学也就不足为奇了。
擅长儒学的徽商良好的文化氛围在商业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早期的徽商主要经营“文房四宝”和茶叶、木材等,可以说与文化有着不解之缘。这是其他商业集团无法比拟的。余英时先生在《近代中国的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一文中指出,“不仅明清以来弃儒的大趋势使大量学者停滞在商人阶层,更重要的是,商业本身必然要求一定的知识水平。企业经营规模越大,对知识水平的要求就越高。”
明代徽商黄崇德是一个通经的商人。起初他对创业很感兴趣,后来有了资金就在启东下海经商。他一年赚了好几倍的利润,成了大家。闵是人,孤独而贫穷,九岁时辍学。长大后渴望自学,精通文史。有朝一日读史记?蔡泽川钦佩蔡泽赤手空拳攫取财富的事迹,决定效仿他的做法,只身前往扬州,为一名盐商管理账目。这几年,他摸清了盐业的市场,于是自己筹资,独立经营,终于成为家底百万的大盐商。由此,不难看出徽商的过人之处:他们善于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营养,把文化知识作为制胜的法宝。
其次,为了获得与经济地位相称的社会地位,徽商需要用儒家约束来规范自己的商业行为。
徽商植根于厚重的新安文化土壤,作为一个整体文化素质较高的商帮,他们在经营活动中大多自觉地运用儒家思想来规范自己的经营活动,先儒后商,或儒或商。在商业上,他们讲究义利之道,见义而行,以义取利,讲究诚信和商业道德,不欺不奸。它们是真的。他们善于把握商机,权衡大道,在商业竞争中高人一等。致富后,他注重文化建设,捐资兴学,刻书藏书,修订地方志,邀请讲学,培养子弟读书做官,谋求政治地位的提高。同时,他也促进了地方主义的繁荣,培养了国家大批优秀人才。明清以来,徽商以自己的开拓进取精神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商业繁荣和文化成就,同时形成了儒商精神,树立了一代儒商的形象。
徽商崛起的标志之一,就是几百年来一直主导着盐业。究其原因,是官商融合的政治因素,这是徽商兴盛的另一个原因。徽州盐商要获得高额利润,必须依靠盐官、朝廷官员甚至皇帝。这种官商之间互惠默契的情感投入,让徽商获得了高额回报。徽商善于与政府交好,“善于谄媚权贵”。很多徽商就是靠这个成为丹顶星商人的。徽州商人胡雪岩就是证明。
徽商崛起的第三个因素是利用宗族势力和地域关系形成集团,使其在激烈的商战竞争中发挥强大的凝聚力和集团优势。自晋代以来,历代迁徙到徽州的民族有78个。迁居徽州的士绅失去了原有的特权,却找到了加强凝聚力的东西,那就是他们的宗族精神。徽商的宗族观念很强。他们外出经商,总是靠血缘和地缘生活在一起,往往是和父亲、兄弟兄弟、叔侄。徽州人外出经商,定居城镇后,宗族中的人马上就跟着走,然后乡党也跟着走。这种由血缘和血缘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宗族集团,结合“惠骆驼”参与市场竞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聚集财力、物力、人力和统一行动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
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化性、地域性、宗族性是徽商的本质特征。这和区域特色明显的区域经济很像。
徽商的衰落带有戏剧性的色彩。乾隆末年,仪征盐船起火,130盐船被毁,死亡1400余人。这成为徽商由巅峰走向低谷的标志:以盐业起家、主营盐业的徽商走向衰落。但是清朝末年的几件大事直接促成了徽商的败亡。道光年间,鉴于盐价极高,淮北盐政制度发生了变化。清政府废除了过去盐商卖盐的特许经营权,运销分离。徽商从此失去了销售食盐的世袭专利权,于是淮北地区大批盐商破产。太平天国运动波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些地区是徽商经营的主要地区,极大地影响了徽商的经营。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打开国门,外商的进入导致民族资本主义集团的出现。以宗法制度为纽带的徽商受到冲击和瓦解,也促使徽商从巅峰走向衰落。
二是徽商善儒的具体表现和儒商精神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借鉴作用
徽商的经营有三个方面:一是商人重诚信的商业道德。徽商重诺守信,以诚待人,以信收物。无论强调“诚”还是“信”,都是尊重儒家伦理道德的表现。“诚”是儒家倡导的“诚”、“诚”、“诚”等伦理道德观念在商务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朱说:“诚实包括两层意思:真实和真诚。”“诚实就是真实”,“诚实就是不欺骗底层”,“欺骗就是不诚实,信仰就是个人所为。”所谓“信”,仁、礼、智、信,其中有仁、义、礼、智,就是信。其实就是把儒家的“信”、“信”、“信”、“守信”、“守信”等伦理道德规范融入到商业实践中。诚信用在商业上,就是要求经营者货真价实,诚实守信,不假冒伪劣,不欺诈,不造假生。这是徽商在商业活动中服从的基本原则,集中而突出地反映了徽商“善儒”的本质。
求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