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传统工艺的专利诉讼

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有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和古巴比伦四个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起源,因此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

中华民族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将传统文化延续至今没有中断的国家。只要想想这段辉煌的历史,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会忍不住为自己的祖国竖起大拇指。然而,曾几何时,东方之狮成了一个被别国随意践踏欺凌的国家,就连我们祖传的文化瑰宝——宣纸,也在恍惚中成了公认的“日本纸”。面对如此屈辱的局面,清华教授高呼:“文化形象极其落后,中国的文化输出任重道远。”

宣纸改名为“日本纸”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一个国家的发展取决于许多必要因素。这其中,除了物质丰富、思想开明、技术先进等基本要素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无障碍交通硬件和积极主动的对外交流。

在世界各国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整个人类社会逐渐向四面八方延伸,甚至形成了高度凝练的“地球村”概念。国与国之间不再有遥远的差距和距离,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出每个国家,从而享受知识,互相讨论。

令人惊讶的是,中国清华大学的一批教授去欧洲国家访问交流时,想买些宣纸来写毛笔字,画国画来滋养感情。但是我发现诺大的街道有很浓的艺术气息,却找不到可以买到宣纸的画店。

虽然宣纸是中国特有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但在各国资料在世界各地流通的今天,这种现象不禁引起人们的好奇。当人们充满失望的时候,偶尔会发现,其实并不是欧洲国家不卖宣纸,而是你对别人说宣纸这个词的时候,他们根本没有概念,因为我们传统上所说的宣纸,在国外被称为“日本纸”。

所以当你需要宣纸,而你在国外的时候,你可以通过购买日本纸来满足你的创作欲望。这就更不可思议了。宣纸最初是融合了中国传统书法和中国画的特点而产生的。只有中国特有的绘画艺术才会使用宣纸这种民族“特产”,但为什么在国外突然变成了日本纸?

它曾经是一种古老的中国工艺

其实只要查阅相关资料就会发现,宣纸在其他国家被称为日本纸,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历史。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为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四大发明”曾经让全世界的人都为之赞叹。当其他国家还在使用羊皮、石头、布帛等昂贵厚重的材料作为文字的载体时,中国通过东汉蔡伦对原始造纸的不断改进,已经在唐代创造出实用美观的宣纸。

因为中国文人一般用毛笔写字作画,除了有一点青绿色、赭石等有色颜料外,基本都是墨色,宣纸就是根据它们的各种特性而产生的。它的质地很轻但很坚韧,它的颜色是白色的,但它经得起墨水颜色的反复涂抹。而且在历代书法家和中国画家的手中,虽然只有一种墨色,却能在各种笔触中呈现出层次分明、精妙绝伦的画面效果,从而创造出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风貌。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加强,中国的各类瓷器、丝绸、笔墨等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和高超的工艺赢得了广阔的世界市场。

清朝以前,中国像繁荣的宝库一样输出各种传统工艺商品,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这种现象让唯利是图、以经济利益为最高准则的资本主义国家眼前一亮,他们开始图谋窃取我们的传统技术,从而摆脱我们的技术垄断,谋取经济利益。

趁火打劫被偷

而中国的宣纸制造技术却在这种险恶用心下成了其他国家的囊中之物。

是英国人最先窃取了中国宣纸的制造技术。随着晚清战争的发展,中国坚固封闭的大门开始逐渐被坚船利炮所摧毁,觊觎东方土地丰富物资已久的西方国家开始疯狂烧杀抢掠中国。宣纸的制造技术,是宣州景县最精湛的制作技术,也从此成为其他国家偷盗的对象。

一个叫陈政栖的日本人,受日本内阁印刷局造纸部的派遣,到泾县寻找制作宣纸的秘方。由于同属于东方,陈政人的栖息地在外貌上与中国土著人几乎相同。而且他自称是广东潮州大埔县何子娥太师的侄子,所以大家都没发现他有什么异常。经过两个多月的摸索,陈政在栖息地已经基本找到了制作宣纸的方法。

随后,光绪九年,日本人再次潜入泾县窃取宣纸制作方法,回国出版了相关书籍《清代造纸日记》。当然,即便如此,琐碎肤浅的零散信息也支撑不了日本自己做宣纸。

直到1906,日本内山Yazaemon经过多次深入窥探,才系统完整地得到了宣纸的秘密。在他的《中国造纸法》一文中,宣纸的起源、品种尤其是制作方法都阐述得非常详细,甚至很多地方都配有图案,这对于日本造纸技术来说无疑是一个跨越式的进步。

后来,随着不断的获取资料,做实验,加上日本的资本主义社会运作模式,日本成功地制造出了自己的宣纸,并销往世界各国。当时中国正处于政治动荡和社会初步变革时期,在世界市场上的运作乏善可陈。

即使日本宣纸由于生产环境、原料差异、技术缺乏等原因,质量始终不如中国制造,但它走到哪里都有一个全新的名字,那就是日本纸,因为它是宣纸出口大国,并且下大力气洗脑其文化。

仔细想想,西方国家和日本占便宜确实可恨,但更痛苦的是,我们国家本身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宣纸如此倒挂的原因。

如果每个时代的中国人都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时代发展同步,那么无论其他国家如何精心策划,在中国强大的国际实力面前,都将束手无策。所以很多时候,改宣纸的名字和姓氏,应该会激起我们的国耻。当这种羞耻感转化为重新崛起的决心,那么中华民族的未来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