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师范学院和淮南师范学院哪个好?
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南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楚汉文化和三国文化的中心。也是科学圣贤张衡、医学圣贤张仲景的故乡。校园位于南阳卧龙岗,紧邻闻名中外的诸葛武侯祠景区。远眺北国独山群峰,南有白河美景,书香墨韵与青山白水交相辉映,环境优雅,景色宜人。是学生修身养性、学习的理想场所。
学校占地1.857亩,现有校舍面积70多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54.38+0.2亿元,纸质图书馆藏654.38+0.6万册。学校下设20个学院,有国际教育学院、软件学院、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人才培养基地等二级学院。与美国布雷诺大学、韩国京畿道大学等多所国内外高校和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人,教职工近1400人,专任教师10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6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635人。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4个,拥有国家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精品课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教学团队等教学质量品牌。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法、经、教、史、管、农9个学科。学校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根据社会发展调整和拓展专业方向,形成了普通学科、校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三级学科建设体系。
学校有23个科研机构,26个实验室(中心)。有省重点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部国家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原曲艺研究基地”、省创新团队等学术研究平台。大力推进“研究院”工程,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学校主办的《杜南学院学报》、《南洋师范学院学报》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全国社会科学百强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
学校大力实施“质量兴校工程”,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完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的长效机制,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培养原则,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卧龙学子”的人才培养品牌在中原颇有名气。学生多次在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类竞赛中获奖,考研成绩突出,赢得了社会的好评。
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在全国率先开展大学生职业技能对接培训,积极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是劳动部授牌的最早的全国大学生职业指导教学实训基地。积极拓展就业市场,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建立100多个就业基地,为学生搭建就业平台。重视职业意识培养、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市场建设已成为我校的鲜明特色,被《中国教育报》称为“大学生就业的一把金钥匙”。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超过90%。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高校宿舍食堂评比第一名”、“河南省高校德育工作评比第一名”等荣誉。根据2007年中国大学评估公布的研究成果,我校已步入“中国发展最快的大学”行列。2010在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大学大型调查评选中,我校荣获“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大学”荣誉称号。
学校遵循“宽、重、智”的大学精神,弘扬“博学求实、自强不息”的校训,坚持“勤奋严谨、和谐进取”的校风,肩负大学使命和社会重托,立足南阳、服务中原、面向全国,努力建设一所特色鲜明、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努力为社会培养一批德才兼备、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兼备的创新型人才。
淮南师范学院,原名淮南师范学院,创建于1958,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淮南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师范本科院校。学校坐落在八公山脚下、淮河岸边的国家重要能源城市安徽省淮南市。学校是淮南市“花园式学校”、“花园式单位”,山川相映,绿树成荫,功能齐全,文化氛围浓厚。
学校现占地面积1216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000多万元,藏书125万册。拥有语言培训中心、微格教学室、艺术培训中心、机电工程实训中心等一批校内实训基地,80多个校外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学校目前设有政法、中文与传媒、经济与管理、外语系、教育科学系、数学与计算科学系、物理与电子信息系、化学与化学工程系、生命科学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体育系、美术系、音乐系等13个系,并设有继续教育学院。本科专业465,438+0,涵盖汉语言文学、化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自动化、政治学与行政学、风景园林、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应用心理学、音乐学、艺术设计、广告学等八个学科,其中物理化学、发展与应用心理学成为省级重点学科。
高校全日制在校生近15000人。在职教职工848人,专任教师7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69人;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390人;长期外国文教人员3人,短期外国文教人员10人。
这所学校非常重视科学研究。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800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156篇),出版专著、译著、教材180余部。承担国家基金项目等各级科研项目900余项,申请国家专利6项。学校设有台港澳侨诗词研究所、思维科学研究所、中小企业研究中心、教师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儿童艺术研发中心、心理科学研究所、书画院、戏剧推广研究所等八个学术研究机构。《淮南师范学院学报》(双月刊)是学校主办的学术刊物,在国内外公开发行。2009年4月,学校被确定为研究生培养省级项目建设单位。
学校与英国、美国、德国、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多所重点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学术合作与交流活动。中澳合作办学和高水平运动员面向社会招生。
学校注重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中,培养学生坚持“博学、完美、博学、诚信”的校训,弘扬“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未来教师大奖赛”、“校园十佳歌手大奖赛”、“大学生科技文化健康下乡活动”等传统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和30余项学生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培养、锻炼和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高校营销大赛总决赛、全国移动商务应用能力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外语大赛、全国大学生体育基本功大赛、中国大学生(文科)电脑设计大赛等多项全国性比赛中获奖。
50年来,学校向社会输送各类毕业生5万余名,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国家级、省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特别是近几年来,我校毕业生以过硬的思想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赢得了全国各地用人单位的青睐,就业形势良好。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学校连续三年被授予“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取得“良好”成绩,为学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