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是哪里人?

刘·

现为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扬州大学农药学学科带头人,农药学专业研究生导师。他的研究兴趣是农药残留和环境毒理学、环境和食品安全。环境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环境分析理论与技术。分析化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免疫学和色谱分析及环境分析化学。

主要课程:环境分析化学、农药残留分析、生化分析与生物传感器、光谱分析。

主持和负责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1项。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科技项目1、江苏高校高新技术开发招标项目1、江苏省科委等多项科研项目。

1995以来,主要从事农药、药物等小分子化合物的免疫分析技术研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甲萘威、克百威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克百威免疫亲和层析技术。首先,国际上建立了三唑磷、氰戊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氯磺隆、磺酰磺隆、诺氟沙星和克伦特罗的高特异性免疫分析技术,三唑磷和氯磺隆的免疫亲和色谱技术,农药的多残留免疫亲和色谱技术。截至2006年底,建立了对环境或食品安全有重要影响的农药、药物和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免疫分析技术15项,并开发了部分试剂盒。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研究成果为国内外首次报道。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发表作品1部,申请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教育部、江苏省、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中文名:刘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52年7月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江苏农学院。

主要成果:发表作品1部,申请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

代表作品:无公害优质水稻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及产业化示范

头衔:教授

个人信息

刘,男,7月出生,1952,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毕业于江苏农学院。

1982-1986原江苏农学院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系。

1989在职硕士毕业,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1995江苏农学院原副教授

1998中国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

南非德班-韦斯特维尔大学博士2001扬州大学教授

2001 10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客座教授。

2005年2月至2006年5月,美国夏威夷大学客座教授。

2006年5月-6月澳大利亚科学和工程学院客座教授

2006年7月-2006年10月美国加州大学客座教授

主要成就

主持并负责主要科研项目的实施

1.1997-1999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免疫分析化学及其在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39670497号。

2.2000-2002农药的免疫化学和免疫亲和色谱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29977028号。

3.2002-2004农药残留免疫亲和色谱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77019。

4.水稻及水稻生产环境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2002-2005年,是国家十五计划“无公害优质水稻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子项目,编号2002 ba 516a 14-16。

5.1999.6-2002.12土壤中氯和黄龙残留快速监测免疫分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江苏省科委,99043号

6.2004-2006食品农兽药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研发,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招标项目,编号JHZ03-005。

7.2008-2010量子点标记的农药多残留免疫分析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0777064。

8.2009-2011用于检测食品安全的纳米检测材料与传感器——农药多残留免疫分析的纳米荧光探针与微悬臂梁免疫传感器,国家863计划专项,编号2009AA03Z331。

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海-秦佑,,舒-刘钊。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的发展,中国分析化学杂志37(4)577~580,2009林宏伟,,刘树昭。trizophosresidue-riceimmunoaffinity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农业科学39(5):941~946,2006达-何峰,许-金绍,,舒.免疫亲和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的氯嘧磺隆,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5(6):1663~1666,2006舒,,林宏伟,。呋喃甲醛的免疫亲和色谱研究,中国色谱杂志23(2):134~135,2005舒兆柳,,林宏伟。中国分析化学杂志33(12):1697 ~ 1700,2005海秦友,周源源,舒兆利。拟除虫菊酯合成方法进展,现代农化3(4):6~9,2004肖,舒兆柳.胶体金免疫组化及其应用inrapiddetectionofsmalmolecule,药剂学生物技术学11(4):278~280,20048,秀金少,舒.免疫亲和色谱及其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中国农药科学杂志5(4):9~14,2003

9、郑州、梅、贾、城阳、蜀、中原。85.6 kdapenicilligacylaseonsurfaceofphagefd的功能显示,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杂志17(6):2002

10、舒、大河峰、川番千等。抗体固定化直接竞争吸附法的应用,中国农药科学杂志3(4):69~73,2001

11、舒、大鹤峰、梅。高特异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呋喃丹的研究,分析科学学报(5):373~378,2000

12、舒、大和丰、秀金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绿磺隆,中国分析科学杂志(6):461 ~ 4652000。

13、舒、大鹤峰、玄学塔尔。氯磺隆残留的动力学研究

14、蜀、大鹤峰、川。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中国农药科学杂志1(1):62~68,1999

15、蜀、川。农药残留分析新技术1990s,农药37(6):11~13,1998

16、舒(副主编)。商业农药百科全书,中国商务印书馆,2月,1996

17、舒-刘钊、香港-香港。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相对条件,仪器分析杂志14(3):15~19,1995

18、舒、大鹤峰。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膦酰肟菌酯和膦酰亚胺混剂,农药34(5):23~24,1995。

19、舒、应、支一带等。植物学报21(2):187 ~ 191,1994

20、蜀、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农药苯磺隆·二氯混剂33(3):17~18,1994

21、蜀-刘钊、清-李贤。水稻稻瘟病菌的生理生化特征,植物病理学学报24(3):203~206,1994。

23、舒——刘钊。农药32(5):28~29,1993。

24、蜀——刘钊,清——李贤。稻瘟病菌酯酶同工酶特征

25、蜀-刘钊,大-鹤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农药高效液相色谱法30(1):21~22,1991。

申请和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

1.克伦特罗特异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其检测试剂盒(200610038011.4),2006年(发明人:刘,)。

2.三唑磷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及其试剂盒(200410065108.5),2004年(发明人:刘、王莲、张宏成)。

3.氰戊菊酯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及其试剂盒(200410065107.0),2004年(发明人:刘,尤),授权。

4.克百威固相抗体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200410065106.6),2004(发明人:刘、冯大河、许、张宏成)

5.黄龙氯化物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及其试剂盒(200410065109。x),2004年(发明人:刘、冯大河、邵秀金)。

获奖项目

1.无公害优质水稻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及产业化示范,2005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完成人,负责子课题:水稻及农业生产环境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2.稻鱼(蟹)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研究,2004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者,负责农业生产环境监测子项目)。

3.农产品(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05年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完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