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专线的特点

ATM的特点是高带宽、低延迟或高数据突发。

X.25(分组交换业务网络):X.25协议是CCITT(ITU)提出的一个协议,它定义了终端和计算机到分组交换网络的连接。分组交换网络将数据包路由到网络上的目的地。X.25是一种实现良好的分组交换服务。传统上,它用于将远程终端连接到主机系统。该服务为同时使用它的用户提供任何点对点连接。来自一个网络中多个用户的信号可以通过多重选择通过X.25接口进入分组交换网络,并被分配到不同的远程位置。称为虚电路的通信信道通过网络在预定义的路径上连接端点。虽然X.25,吞吐率的主要部分用于检错开销,但是X.25接口无法支持高达64Kbps的线路,CCITT在1992重新制定了这个标准,将速率提高到2Mbps。

在X.25中,虚电路的概念非常重要。虚电路在分组交换网络中的两个位置之间建立临时或永久的“逻辑”通信信道。使用电路可以确保数据包按顺序到达,因为它们都遵循相同的路径。它为网络上的数据传输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式。

X.25中有两种类型的虚电路:临时虚电路会基于呼叫建立虚电路,然后在数据传输会话结束时被拆除;永久虚电路保持两个端点节点之间的固定连接。ADSL是一种不对称的DSL技术。所谓不对称,是指用户线上行速率与下行速率不同,上行速率低,下行速率高,特别适合传输多媒体信息业务,如视频点播(VOD)、多媒体信息检索等交互式业务。ADSL在一对铜线上支持上行512kbps ~ 1mbps,下行1mbps ~ 8mbps,有效传输距离在3 ~ 5km范围内。

第一代ADSLDSLAM在建设时需要占用大量的ATM网络资源,而ATM设备的高成本直接导致综合建设成本高,所以第一代ADSLDSLAM在接入业务中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第二代ADSLDSLAM在原有ATM内核DSLAM的基础上,通过协议转换提供IP上行,解决了第一代ADSLDSLAM完全依赖ATM网络的弱点。而第二代ADSLDSLAM只能算是一个过渡产品,其结构特点导致ATM向IP转换时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同时,由于ATM和IP之间的转换集中在上行接口板的统一处理上,这无疑使上行接口成为瓶颈。另外,第二代ADSLDSLAM遵循ATM内核,其级联方式是通过ATM内部总线用专用电缆级联。而且第二代ADSLDSLAM只能支持少量802.1QVLAN,一般不超过32个,无法将每个PVC一一映射到VLAN,很难保证专线用户的QoS。借鉴第一代纯ATM结构和第二代带IP上行的ADSLDSLAM的设计经验,港湾网络在Hammer10000IPDSLAM的第三代宽带IP接入交换机设计中采用了先进的纯以太网技术核心,以专利技术在ADSL接口板上彻底终结了ATM特性。它具有高达30G的背板带宽和全线速L2/L3交换能力,保证所有端口都具有线速转发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ADSL技术的应用适应性。VPN虚拟专用网:VPN的英文全称是“虚拟专用网”,翻译过来就是“虚拟专用网”。顾名思义,虚拟专用网络可以理解为虚拟的内部专线。它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加密通信协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异地联网的企业内部网之间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就像架设一条专线一样,但不需要真正铺设光缆等物理线路。这就像在电信局申请专线,但是铺设线路不用花钱,也不用买路由器等硬件设备。VPN技术曾经是路由器的重要技术之一。目前,在交换机、防火墙设备或WINDOWS2000软件中也支持VPN功能。总之,VPN的核心就是利用公网建立一个虚拟的私有网络。

E1:欧洲的30路脉码调制PCM缩写为E1,速率为2.048mbit/s,一帧E1的时分复用帧(其长度为t = 125US) * *被分成32个相等的时隙,时隙数为CH0~CH31。其中,时隙CH0用于帧同步,时隙CH16用于信令,其余30个时隙CH1~CH15和CH17 ~ CH31 * *用于30个会话。每个时隙传输8位,因此* * *使用256位。每秒传输8000帧,因此PCM主群E1的数据速率为2.048 mbit/s。

E1是高速传输的另一个标准。一个E1可以同时有多个并行通道,每个通道都是一个独立的连接。E1业务及其相应的设备比ISDN和普通电话要贵,但E1的相对费用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