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藤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木兰科华中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藤茎、中药大辞典3.1血藤别名3.2来源与产地3.3味道3.4功能主治3.5用法与用量3.6血藤的化学成分3.7红藤的药理作用4。红藤4.1。红藤的别名4.2来源与产地4.3性味与归经4.4功能主治4.5使用注意事项4.6化学成分4.7红藤的药理作用5昆明鸡血藤的茎, 豆科中药大辞典5.1鸡血藤别名5.2来源与产地5.3性味5.4功能主治5.5鸡血藤的用法与用量5.6化学成分5.7鸡血藤的药理作用6木兰科华中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藤茎或根* * 血藤词典6.1产地6.2拼音名6.3别名血藤6.4产地6.5原形6.6产地分布6.7性状6.8加工6.9性味6.10功能主治6.1用法用量1血藤6.12注6.13附件6.14摘录7参考附件:65438

2英文参考亨利五味子茎或根[湘雅医学词典]

3.华中五味子或木兰科华中五味子的藤茎,中药大辞典,血藤血藤是中药的名称,来源于四川中医药杂志[1]。

3.1大血藤别名为红藤、红藤、黄芩、白花蛇舌草[1]。

3.2来源与产地:华中五味子藤茎。木兰科华中五味子[1]。前者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地;后者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华中、西南[1]。

3.3性味辛、酸、苦,性温[1]。

3.4功能主治活血化瘀,理气祛湿[1]。主治:跌打损伤,肺结核,吐血,烧心,筋骨疼痛,脚气,痿软,月经不调[1]。

3.5鸡血藤汤用法用量:15 ~ 30g [1]。孕妇不宜服用[1]。

3.6紫果五味子化学成分含紫果五味子木脂素,果实含五味子酚[1]。

3.7药理作用本品可延长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时间,其成分可降低实验性肝损伤小鼠血清转氨酶[1]。

4大血藤《中药大辞典》大血藤是中药的名称,出自本草,是《浙江中医药手册》[1]中记载的大血藤别名。

4.1红藤的别名:红藤、大血通、木通[2]。

4.2来源及产地:大血藤(Oliv。)Rehd。et wils[2]。主产于湖北、四川、江西、河南、江苏[2]。

4.3性味苦、苦,平[2]。入肝大肠经[2]。

4.4主要功能是解毒消痈,活血止痛,祛风除湿,杀虫[2]。

1.治疗肠痈、乳痈、风湿关节痛、四肢酸痛、痢疾、闭经、痛经、钩虫病、蛔虫病[2]。煎服:9 ~ 15g [2]。

2.治疗跌倒造成的伤害[2]。捣碎并敷在伤口上[2]。

4.5孕妇慎用[2]。

4.6化学成分本品含大黄素、大黄素甲醚、毛叶苷、鹅掌楸苷等。[2].

4.7红藤的药理作用本品能明显提高动物的耐缺氧能力,显著增加正常跳动和颤动的离体豚鼠心脏的冠脉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2]。该汤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2]。

5豆科植物鸡血藤的茎中药大辞典鸡血藤是中药学名称,来源于浙江常见草药,是《植物名实》[1]中记载的鸡血藤的别名。

5.1鸡血藤、鸡血藤、大血藤、青葙子、原血、松针、白骨壤、硬骨藤的别名[3]。

5.2来源及产地:豆科植物鸡血藤的茎..昆明[3]。分布在长江以南和台湾省[3]。

5.3性味苦,微甜,性温,微毒[3]。

5.4主要功能为养血补虚,活血通经[3]。主治气血虚弱,月经不调,闭经,遗精,盗汗,白带,腰膝酸软,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小儿麻痹症后遗症,放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3]。

5.5鸡血藤汤用法用量:9 ~ 30g [3]。

5.6化学成分茎中含有7羟基、8,4 '二甲氧基异黄酮等。[3].

5.7药理作用鸡血藤昆明汤或酊剂对子宫有直接刺激作用[3]。小剂量可增强子宫的节律性收缩,剂量增加易引起妊娠子宫的痉挛性收缩[3]。

6木兰科华中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藤茎或根*字典*雪藤6.1来源四川中药志

6.2拼音姓名徐Ténɡ

6.3红藤的别名有:红藤(草木扁方)、活血藤(天宝本草)、黄皮红藤(川中医志)、紫金红藤(重庆本草)、红藤(贵州本草)、丁香藤、铁骨藤、红藤(云南精选本草)。

6.4来源为木兰科华中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藤茎或根。从3月到6月,藤茎被切割、锯开并烘干。

6.5原形①小叶五味子,又名峨眉五味子。

攀缘灌木。当年幼枝淡绿色,光滑无毛,覆白粉,五角形,边缘有翅膜;一年生以上的紫褐色,略方至圆形,翅窄或无翅,皮孔淡褐色,明显;芽鳞卵球形,在小枝的基部宿存。单叶互生,半革质;宽椭圆形或近圆形,长9 ~ 11厘米,宽5 ~ 8厘米,顶端有尖或短的尖尾,基部楔形或圆形,边缘有稀疏的齿;顶部为绿色,覆盖少许白色粉末,底部为浅绿色,有厚厚的白色粉末;叶柄红色,覆白色粉末,长2.5 ~ 5厘米。花是单性的,雌雄异株。雄花单生于叶腋,直径约1.5厘米,白色,花梗细长,长4 ~ 5厘米,基部有1苞片;萼片3,圆形,大小稍相等,浅绿或黄绿色;花瓣3,像萼片;雄蕊多数,花药白色,内向。雌花着生于长约7 ~ 8厘米的花梗上;花萼和花瓣与雄花相同;子房光滑无毛,花柱极短。果实圆形,红色,长4 ~ 5毫米,果柄极短;种子呈棕黄色,通常呈半圆形。花期为5-6月。

出生在森林中或附近。分布在四川、湖北、贵州、广西等地。

②华中五味子,又名华中五味子。

攀缘灌木,长约5米。小枝圆柱形,红棕色,无毛。叶卵圆形或倒卵形,长6-9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面苍白无毛。花单生于叶腋,黄绿色,直径约65438±0.5cm。雄蕊10 ~ 15,花药楔形倒卵形,顶端凹或截平。果实红色,卵圆形,长6 ~ 9毫米。

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安徽、江西、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地。

这种植物的果实作为五味子使用,商品称为“南五味子”。参见文章“五味子”。

6.6产地分布主要产于四川、贵州等地。

6.7干燥的藤茎呈圆柱形,粗壮;几个分支。一般锯成长段约30 ~ 60厘米长,直径2 ~ 6厘米不等。褐色表面淡黄,皮质粗糙,但鳞片很少。实心,木质,切面呈棕红色或棕紫色,与木芯结合紧密,木芯坚硬,呈浅棕红色,多数散在气孔。气味淡以条大、体红、无杂质为佳。

6.8将处理后的水浸泡透,切片,晒干。

6.9性味苦温。

(1)《草木皆方便》:“温。”

②《四川中药志》:“性温,微苦,味苦,无毒。”

③重庆草药:“辛,温,无毒。”

6.10功能主要用于养血化瘀,理气祛湿。治疗肺结核、吐血、四肢酸痛、胃痛、脚气、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1)《草本植物方便方》:“血分则瘀血破,新生之物也。治伤瘀,止痰血,鼻衄,腹胀,金疮。”

(2)分类药:“治跌打损伤,筋骨酸痛,吐血;通风治病邪。”

③贵州民间验方及药集:“舒筋活络,通络破瘀。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调经。”

④贵州民间医学:“治心气痛。”

⑤《四川中医志》:“通经活血,强筋健骨。治五痨七伤,跌打损伤,风湿瘀血,筋骨酸痛,脚气瘫痪。”

⑥贵州本草:“祛湿,理气,止痛。治胃气痛。”

6.11鸡血藤口服用法用量:煎服,0.5 ~ 1;或者泡在酒里。

6.12关注四川中医志:“血虚气虚孕妇不宜服用。”

6.13附件①治疗肺结核、吐血、喉痒、腰痛:红藤一两、龙胆草五元、血胆三钱。泡在开水里。

②治疗贫血:红藤一两、红藤三钱、金樱根一两、黄精四块钱、豇豆五块钱。煎服水。女人加一两白草和白色指甲花三钱;男的加左手藤四块钱。

③治疗吐血、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红藤、鸡血藤、杜仲、木瓜、五加皮、鸡屎藤。浸泡衣服。(①重庆本草医学公布如下)。

④治疗风湿性关节痛:气藤二两。煎服水。(贵州草药)

⑤治疗神经衰弱和胃痛:藤根丁香ⅱ到三钱。煎服。(云南中草药精选)

6.14摘自*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