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布莱克·泰格,读后感。
有人认为,正如副标题所揭示的那样,它显示了“人类心灵的两种对立状态”——天真和经验。在《天真之歌》中,以“羔羊”为中心的诗人形象构成了一幅幸福、善良、和谐的农业文明图景:牧童吹奏着欢乐的短笛,歌声在草地上荡漾;当这个孩子在荒野中迷路时,上帝变成了一个父亲,把她送回家。小羊在吃草,狮子在羊圈里转悠了一会儿,留下了“金泪”,最后躺下和它一起睡了。而在《体验之歌》中,诗人以“老虎”为中心意象,展现了一幅痛苦、邪恶、分裂的现代工业文明的成长图景:田野荒芜,道路荆棘满布;孩子们沦落街头,挨家挨户清扫烟囱;街道和河流都有专利,“残忍、嫉妒、恐怖和秘密”取代了“爱、善良、同情和和平”。根据基督教传统,“羔羊”是人类善良的象征,所以很明显,“老虎”是人类邪恶的化身,象征着欲望、激情、暴力和罪恶。
也有人认为该诗带有神秘的宗教色彩,赞美上帝创造万物、主宰生命的伟大力量;有人认为该诗酷似谜语诗,这是写《虎》诗的创作过程。“老虎”是老虎,神手明眼的铁匠是布莱克本。也有人认为“虎”是反抗精神力量的象征;也有人将“老虎”解读为革命力量的象征,认为这首诗体现了布莱克的进步思想。
在诗的开头,布莱克模糊地将“老虎”比作一场熊熊大火,这场大火正在席卷欧洲黑暗的土地。接下来,诗人用“可怕的对称”来象征革命的巨大力量;“虎”的眼睛象征着革命的火花,“虎”的心象征着革命的激情;“可怕的手,可怕的脚”是革命的象征;老虎的大脑是革命指导思想的象征。全诗以英诗中少见的抑扬格写成,音调铿锵有力,如铁锤敲击铁砧,被称为铁砧音乐。全诗以天河的姿态,一口气提出14个问题,一步一个脚印,层层推进。它不仅增强了力量和崇高感,也是革命的象征。全诗蕴含着巨大的革命力量,完全可以解读为革命力量的象征!
通过以上三个论点,足以得出结论:老虎是革命力量的象征。虽然《法国大革命》、《经验之歌》、《四个巨人》等一系列诗歌都突出反映了布莱克的革命思想和战斗精神,而且他“一直反对传统的基督教义,但他的意识形态始终没有逃脱宗教的陷阱。”然而,对《老虎》这首诗的革命性象征性解读却具有特殊的意义。有些人可能不太同意本文的观点。希望有新的观点和论点出现,丰富对这位孤独天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