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向帅《金融学讲义》有感

向帅,本名唐雅,是著名的金融学者。曾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她以普通人的视角,通过《项帅金融笔记》这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解各种金融知识,帮助读者构建金融知识体系,让金融成为人人都会使用的工具,而不是精英的专利。

看完这本书,我有以下四点深有感触与大家分享:

假设你能坐上时光机回到10年前,你有65438+万元现金,你会怎么安排这笔钱?

1.银行存款

以长期定期存款利率计算,10年后可获得约18万元。

购买股票

如果买中石油的股票,654.38+万元现在变成了3万元;如果你当时以65438+万元买下腾讯全部股份,这笔钱现在应该变成360万元左右了。

购买房子

按照30%的首付比例,654.38+万元可以在北京五道口某小区买一套价值30万的房子。这笔投资现在价值330万左右,还在涨。

10年前做的决定,深刻影响了你10年后的处境、人生和未来。

换句话说,在金融界,时间就是金钱,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些都是客观事实。

这个阶段有很强的消费欲望,但是收益不高,剩下的钱也不多可以投资。但它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它的未来很长。

金融工具正好可以及时实现资金的转化。房产购买其实是最重要的一个。它赋予年轻人“用未来的时间换取空间”的权利。

然后,有人想说,年轻人没钱买房怎么办?

那一定是先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收入,同时学会投资理财,积极储蓄,尽快积累第一桶金。

对于年轻人来说,买房既是投资,也是储蓄。当然,买房是个大学问,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实践。一旦瞄准了,先上车。

股票和期权投资是壮年时期的资金配置方向。在这个阶段,一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需要对资产配置进行多元化安排,更加安全,增强抗风险和增值能力。

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只有当一个人有了一定的财力,对流动性的需求不大时,他才能向巴菲特和芒格学习,进行长期投资。

普通人最好的投资方式是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不同的投资渠道进行投资,通过时间复利跳出穷老鼠圈。

减少风险资产的配置,增加国债等安全资产的比例。同时,应提高流动资产的比率。

梳理完这段,笔者不禁感叹:

对于任何一个普通人来说,在任何阶段,善用金融工具都是走向人生自由的第一步。

普通人大多生活在财富不自由的“老鼠圈”里,一辈子都无法自拔。原因是普通人对过去和未来的目光短浅,不怕因果,只在乎一时的喜悦。

前阵子在上海玩现金流游戏最大的收获就是现金为王。

因为你手里有一定的现金流,不会眼睁睁看着财富机会流失。

同理,一个人在事业上也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前提下,可以进一步借用杠杆思维和复利思维。

比如你创业去寻求风投和风险投资的帮助,风险就会分散。别人也要有硬核的专业能力,给你进一步杠杆化的机会,通过杠杆化创造更大的价值。

换句话说,杠杆是自己创造的,不是摸出来的。

普通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被情绪和欲望控制,容易追涨杀跌,被熊市和牛市不同的节奏驱动,甚至容易割韭菜。

投资专家往往是了解人性的专家,他们充分利用人性的这一弱点在市场上赚钱。股市永远是那5%的人,赚钱的是那95%的人。

这就是为什么巴菲特说:别人贪我怕,别人怕我贪。

那么,我们普通人该如何有效抵抗人类的本能呢?

对此,著名学者吴伯凡提到:在市场中,稀缺的不是技巧,而是心法。

他提出了以下三种管理本能的方法:

李笑来提倡的提高元认知的方法,比如冥想、反思、锻炼,其实都是反本能的,让你更理性地面对各种可能引起你情绪挑战的问题。

曾国藩和富兰克林此时也写日记或列清单,以免陷入其中。

谈完以上四点感受,读者真诚期待继续和你一起学习金融知识,因为:

金融知识确实是人生必备的基本逻辑知识框架之一。越早练习学习,越早受益。越早受益,越早有机会实现人生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