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金字塔的神秘
此外,大金字塔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一直以其高超的建筑技术和精准的定位技术让世人惊叹:现代建筑的一大难题“直角技术”,甚至被古代建筑大师们巧妙地运用到金字塔的转角施工中,实现了“2秒”的惊人误差;金字塔虽然不是建在北纬30度的线上,但也非常接近29度58分51秒,细微的误差是有意加上去的。(假设最初的设计者想用肉眼,而不是眼睛,从大金字塔的底部看到空间的极点,那么考虑到光线在大气中的曲折路径,大金字塔的位置一定是在29度58分22秒,而不是30度。58分22秒和58分51秒的实际位置相差不到1的一半。如此高的精度再一次说明了金字塔建造者的技术在普查或地理调查中是多么高超。)
12世纪,一位阿拉伯历史学家写道:“万物都怕时间,时间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的沙尘暴和人为破坏(其表面的图拉饰面石在中世纪被移除),它仍然保持着俯瞰其土地的雄伟姿态。胡夫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中最古老、最大的一座,拥有最恶劣的地质条件!然而,它是七大奇迹中唯一幸存下来的。埃及位于亚洲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汇处,地震异常频繁。然而,大金字塔傲然挺立,历久弥新,尤其是经历了三次强震之后,它毫发无损。为什么它抵抗了五千年时间的侵蚀,直到今天?有什么玄机?我们先做个实验:从上到下慢慢倒入一定量的米、沙、石子,很快就会形成三个圆锥体。虽然它们的质量不同,但形状非常相似。如果你愿意向下测量,它们的锥角都是52度。这个自然形成的角度是最稳定的角度。人们称之为“自然崩塌现象的极限角和稳定角”。奇怪的是,金字塔正好是5l度50分9秒,非常相似。说明是按照这个“极限角和稳定角”来建造的。埃及的气候条件也很恶劣!撒哈拉沙漠的风很猛烈。由于金字塔的独特形状,猛烈的风力不得不沿着塔的斜面或梭角缓慢上升。塔的迎风面从底部到顶部越来越小。当它到达塔顶时,塔的迎风面接近零。这种独树一帜的懒与柔的造型,把风的破坏力降到了最低。同时,雨水也不会损坏金字塔的塔,因为雨水会从塔上顺流而下,塔不会被水淹没。这样,风化作用很难在金字塔上起作用。还知道磁力线的偏转会让地面上的建筑,甚至是山脉倒塌,而这座金字塔的塔基就在磁力线的正中央。它随着磁力线的运动和地球的运动而运动。所以它承受的振幅极弱,5000年以来地震对它的影响很小。52度角,四棱锥的形状,与磁力线同步运动的位置,是金字塔稳定性的奥秘。但是,谁能告诉我,古人是怎么知道52度角是稳定角的?你怎么知道用方锥来化解沙漠风暴?你怎么知道把巨大的塔基础放在磁力线的中心?这仍然是一个谜。根据专家的研究结果,胡夫金字塔可以在风沙中继续存在6.5438亿+年,不会倒塌。在这个时间结束之前,这个人类文明可能已经不复存在(如果加上人为的破坏,可以保存65000年)。请想象一下:我们现代科技造出来的建筑,哪个能持续65438+万年?我们的现代建筑要求正常使用50到100年。而且以现在的建筑技术,以及建筑材料。达不到5000年的标准。除此之外,它的非凡寿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它的机械结构极其精巧。大金字塔并不是近260万块石头直接堆砌而成的四链结构。因为如果结构这么简单,那么只要有一部分倒塌,就会因为太重而全部倒塌。支撑大金字塔的是类似树木年轮的内部构成。就像硬层和软层相互作用的年轮一样,大金字塔的内部也是由称为扶壁的硬件结构和填充其空隙的填石层组成。最内侧有扶壁支撑塔顶重量,外侧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上扶壁,外侧挡土墙略向内倾斜,是为了抑制堆石倾倒向外侧的力。即使大金字塔外面的石头完全倒塌,大金字塔仍然屹立不倒,因为有巧妙的扶壁结构。另外,现代工程师认为办公楼在100年内下沉6英寸是可以接受的。大金字塔至少经历了5000年,重达600多万吨,但它只沉了不到半英寸。
公元1880年底,现代建筑之父WilliamFlindersPetrie在对大金字塔进行详细调查后指出,其水平度的精确度令人震惊,因为其误差仅为1.5英寸(约3.8厘米),即使是现代建筑也无法与之匹敌。塔中著名的大隧道是一个大谜团!它的地板宽度为6英尺9英寸,墙壁高度为7英尺6英寸,后面是七层石头,每层石头向内突出3英寸,直到顶部紧密,高度达到28英尺。大型隧道的长度为153英尺,内壁由巨大的抛光石灰石板紧密连接。这条巨大的隧道以26度的坡度向上延伸,它必须承受其上百万吨的重量。这种惊人的建筑技巧和目的实在令人费解。同样的奇迹也出现在第二座金字塔——卡布拉国王金字塔。位于塔中心的“墓”东西长约46.5英尺,南北宽16.5英尺。从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为22.5英尺,顶板的两侧以58度7分的斜角相互支撑。与大金字塔不同,它的上方没有“减压室”(作为减轻屋顶负担的重物)。5000年来,这座拱形屋顶独自默默承受着600多万吨的重量,支撑着这座巨大的卡布拉国王金字塔。这是多么神奇啊!这简直是地球上的又一个奇迹!
哈夫拉谷神庙前面的卡夫拉金字塔,是第二座金字塔,整个建筑由极其巨大的石灰岩构成。大多数石头的长宽高都在18×10×8英尺左右,但也有一些石头大到30×12×10英尺。每块石头的重量都在250吨以上,几乎相当于170辆汽车加起来的重量(平均每辆车1500公斤),一个建筑用的石头就有上百块之多。到公元1990年,世界上只有两台地臂式平衡重力起重机,可以吊起河岸上庙宇巨石般的重量。这两台巨大的工业机械的吊臂长达220英尺,需要将160吨的水泥重量压在机身上,防止吊车吊起巨石后倾覆。在提升重物之前,通常需要20名工人花6周时间来放置和固定起重机。换句话说,在公元1990年之前,即使借助所有现代技术和工程知识,人类也几乎不可能把一个250吨重的物体吊在空中。然而,吉萨高地的建造者们像往常一样,轻而易举地用巨大的石头作为建筑材料,建造了一座大型陵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更有甚者,法国学者a·莫雷在河堤上测量了神庙中的一块巨石,体积超过170立方米,重约500吨。要知道,埃及出现用马和其他动物拉的车是在18王朝。要想搬起这块巨石,用我们现代科技真的不行!
在金字塔的位置,我们在今天方圆500平方公里内找不到大石块。可能附近的石头都被用来建造金字塔了,也可能当地根本不“出产”大型石头。如果是后者,埃及人建造高塔所需的大量巨石从何而来?古埃及人是否知道如何用“溶砂反塑法”制作巨石?日本三菱重工前社长曾说:“我们可以举起200米高的石头,但它不可能重达50吨。你要举那么重,你不可能举那么高。”但实际上,卡夫拉金字塔顶端的三角形巨石“笨笨石”在大约5000年前就已经被安放在塔顶了。按照目前的计算方法,如果要把一块50吨重的巨石“抬”到150米左右的高度,就必须消耗7500万焦耳的能量。
埃及学者一直在争论古埃及人是如何搬运数吨巨石的,而俄罗斯历史学者安德烈·斯利亚罗夫(Andrei Sliarov)则考虑了他们实际上是如何加工这些石头的。例如,Sliarov分析和研究了石头上的锯痕:深度和宽度,工具的厚度等。,结论很惊人。在卢克索卡纳克神庙神庙周围的黑色玄武岩上可以看到明显的锯痕。能产生这种效果的现代方法有:水切割、气切割、电切割。但是那时候的古埃及什么都没有。显然是切割后打磨过的。当时可用的抛光工具是铜锯,但可能会留下划痕。为了达到这种效果,现代人用钻石在高压下打磨,速度很快。卡纳克神庙庙前的方尖碑断裂,有一个直径为1厘米,深10厘米的圆孔。主要是固定一些装饰板。但是有些孔不是垂直做的,而是倾斜10到20度,这是手工做不到的。就像用钻头随便在树干上钻孔一样。古埃及人用什么样的钻头才能像在黄油上钻孔一样在花岗岩上钻孔?喀纳克湖岸边的一处遗迹,上面的痕迹宽3 mm,深1 cm,似乎是用现代工具精心切割而成。对于来自埃及萨卡拉南部的花岗岩,还没有对游客开放。这是一块很能说明问题的花岗岩,其中一部分已经被切割:你可以看到圆锯的痕迹。另一部分似乎在等待人工处理。卡纳克神庙神庙未开放部分的一扇石门。花岗岩顶上有切割痕迹,只是一个木桶大小的洞。目前我们这个世界上只有机床能做出这样的切割,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出现,留在大金字塔里的石棺是一整块花岗岩,重达100多吨。美国精密工程专家克里斯托弗·邓恩(Christopher Dunn)表示,如果这个石棺的目的只是为了放置遗体,那么完全没有必要把整块石头挖空来做石棺。用六块石板组装石棺不是更方便吗?这些石棺的外表面几乎完全是直的,内平面之间的拐角部分是弧形的。邓恩认为,古埃及人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精度,除非他们使用高性能的钻头。另外,加工花岗岩、石英岩、闪长岩等高硬度石材,古埃及人使用的钻头(如果有的话)应达到每转0.25mm左右的进给速度,而现代钢钻头每分钟900钻加工花岗岩的进给速度为每转0.005mm。这样看来,古埃及人使用的钻头性能至少比现代的强500倍。难怪专家惊呼古埃及人加工花岗岩就像加工泡沫塑料一样!
与中国的秦始皇陵设置机关对付盗墓贼不同,埃及法老用法术保护自己。在胡夫金字塔的墓穴深处,刻着一句庄严而威严的咒语:“谁扰乱法老的安宁,死亡之翼就会落在他的头上。”《美国医学月刊》也发表报告,证实在已经进入大金字塔的100人中,未来10年死于癌症的概率高达40%,而且都是年轻人。近年来,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贝利大学的化学教授大卫·范(davidow Fan)从金字塔中探测到了一条下降的射线。显然,这是游客患癌的主要原因。然而,在金字塔之外是没有的。可以看出,金字塔的结构可以防止辐射的泄漏。大约5000年前的法老怎么会知道辐射,怎么会发现辐射和岩石的关系?此外,1987年,在大金字塔中心的“女王墓”后面发现了高剂量的放射性沙子。加拿大和埃及的研究人员甚至发现一些古埃及金字塔含有危险的氡气,这使得接触者容易患肺癌。氡是一种化学元素,由铀的放射性衰变产生。无色、无嗅、无味,其比重是空气的7.5倍,是氢气的100倍。这种致命的氡气是由金字塔石块和土壤中的衰变铀释放出来的。氡含量最高的三座古埃及建筑依次是开罗南部的沙卡姆卡特金字塔、阿比斯隧道和萨拉比的尤姆陵墓。很多考古学家在1922年挖掘了图坦卡蒙法老的陵墓,然后离奇死亡。从那以后,法老的诅咒不胫而走。《环境辐射杂志》的巴克斯特说:“高氡含量损害了当年埃及考古学家的健康。”很明显,这些致命的毒气是法老为了防盗而特意种下的。所以还是个老问题。法老怎么知道铀的放射性衰变会产生这种致命的毒气?
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刘易斯·阿尔瓦雷斯教授决定用宇宙射线来考察卡夫拉金字塔,探测塔内是否还有其他石室或隧道。在这次测量中,阿尔瓦雷斯意外发现塔内有一种未知的能量影响了仪器的正常工作,使得每次测量得到的数据都不一样。20世纪初,英国发明家亚历山大·西门子(Alexander Siemens)到达胡夫金字塔顶端,向导告诉他,只要双手伸出,手指平放,耳朵里就会有嗡嗡的声音。西门子这么做了,但是他没有感觉到耳朵里嗡嗡的声音,而是感觉到了全身被捅的疼痛。西门子精通电学。他马上意识到这里有一个磁场,于是他拿出一张报纸,把它弄湿,用湿报纸把空瓶子包起来,举过头顶。因为空瓶可以积累电能,当电流越来越强时,瓶子周围突然出现耀眼的火花。这一切都证明了金字塔会发出强大的电磁波。但是,让西门子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瓶子周围会有火花。或许,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不为他所知!
捷克斯洛伐克的无线电技师、放射科医师卡尔·德鲍尔(Karl DeBauer)发现,刀片每次使用后都平放在塔内距离塔底三分之一处,刀片两端呈南北方向对齐,而模型本身则放在南北方向。如果在金字塔模型中放置24小时,可以消除每次剃须后的钝化现象,延长刀片的使用寿命。几项测试显示了相同的结果。一个极其简单而神奇的磨刀器——马粪纸胡夫金字塔模型就这样被发明出来了。1949年,德鲍尔正式向捷克布拉格有关部门申请了“法老卷笔刀”的发明权。然而,这个编号为91304的发明,却经历了整整10年的波折,直到1959才获批。在此期间,德鲍尔尽力说服专利委员会,并向其主席提供了一个模型。董事长亲自进行实验,最后说开发清晰有效,所以不是作弊,也不是魔术。布费尔继续研究用卫生纸等绝缘体制成的金字塔模型,其内部空间产生何种振动,这种振动与地球磁场和叶片有什么关系。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来自太阳的宇宙微波,通过聚集在塔内的地球磁场,激活了模型中的冲击波,使叶片“脱水”变尖。但是,这种刀片必须用精钢制成。据说德波尔发明的“法老磨刀器”在捷克的商店里广为销售,人们习惯用它磨刀。这种磨刀器在西欧、苏联、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很流行。德·鲍尔声称他收到了数千封买家的来信,没有一封抱怨卷笔刀无效。
另外,很多科学实验证明,把牛羊肉、鸡蛋、蔬菜、水果、死青蛙、死壁虎、牛奶放在金字塔模型里,可以长时间保鲜。金字塔里又闷热又潮湿。在这样潮湿的环境下,放置的尸体会自然干燥。真的很神奇!目前法国、意大利等国的一些乳制品食品公司也将这一实验结果应用到生产线上,用金字塔形状的袋子装鲜奶,可以长时间保鲜。埃及科学家李海也做了一个实验。他把豆科的种子放进金字塔后,和普通的豆科种子相比,出苗时间长了4倍,叶绿素多了4倍,抗病性特别强。糖也不一样。蚂蚁发现普通的白糖,会立刻爬过去吃掉,但遇到进塔的糖,就小心翼翼地躲开,逃之夭夭。用放在塔里的水清洗伤口,伤口会很快愈合,这比当今最好的愈合药还要好。将自来水放入金字塔模型中,24小时后取出,称为“金字塔水”。这种水在塔中获得的能量被“截留”在水分子中。它有很多神奇的功效,可以长期存放在冰箱或其他潮湿的地方,以备不时之需。用“金字塔水”泡茶、冲咖啡、冲牛奶、冲冷饮更醇厚;用它烧莱、煲汤,比用普通水藏道更美味;每天喝一杯“金字塔水”,可以健胃、助消化、治神经紊乱;用它洗脸可以使皮肤细腻;能祛瘀止痛,减轻关节炎患者的痛苦,甚至治愈关节炎;对痤疮、痣、鸡眼、痈、疣肿等皮肤病也有疗效。用“金字塔水”灌溉作物,可以促进作物的旺盛生长,提高产量;用它来浇灌果树、蔬菜和花卉。水果蔬菜味道更好,花特别鲜艳。如果把摘下来的花插在盛有“金字塔水”的花瓶里,可以延缓凋谢,延长观赏时间。金字塔里的水即使在零下也不会结冰。一些科学家在金字塔中进行的微生物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在金字塔的作用下,有益菌大量繁殖,而有害菌的繁殖受到抑制。因此,罗马尼亚人后来使用金字塔形的装置来消毒水。法国有个茶商,他把包装盒做成小金字塔形状,让茶叶味道更香。美国赫斯特博士发现,金字塔形状的帽子可以明显改善大脑功能,对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有效率为75%。在另一项实验中,他让83名智障儿童戴上金字塔形状的帽子,结果他们的智商提高了25%-38%。金字塔可以使人的记忆力提高30%,思维更加敏捷35%,正确解决问题的时间缩短到1/3。瑞士医生吉姆·李发明了一种金字塔能量治疗仪,由十几个小金塔组成。用金字塔聚集自然能量输入人体,很多疑难杂症都被治愈了。
古埃及设计与现代测量的所有相似甚至相似之处,不能不让现代人瞠目结舌。金字塔显示恒星年(比阳历长约20分钟)和近日点年(365天6小时13分53秒,比恒星长约5分钟)。6000年的春分和秋分之间的岁差也是用计量单位表示的,而现代天文学知道这种差异的历史只有400年左右;大金字塔“国王墓”的长宽高比例为5: 4: 3,正好符合2000年后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发现的黄金分割。大金字塔塔高的平方等于塔面的三角形面积;大金字塔底部周长×2等于地球赤道的时间划分;大金字塔的底部是地球自转主轴一半长度的10%;大金字塔的比例等于地球的比例;大金字塔的热量单位是整个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塔高与塔基周长之比是地球半径与周长之比;底方的纵向平分线一直延伸,就是地球的子午线。这条经线是地球所有经线中穿过陆地最长的一条。另外,它只是把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成了相等的两半。也是这条经线把地球分成了东西两个半球,它们的陆地面积是相等的。大金字塔的面积与地球的面积成正比关系,即(1: 43200)。将塔高481.3949英尺乘以43200,得到3938.685英里,只比目前最精确的从地心到南极或北极的半径小11英里。同样,如果塔底周长为3023.16英尺乘以43200,将得到24734.94英里,比地球绕赤道周长24902英里小170英里,误差仅为0.75%。金字塔塔的遗址位于世界各大洲的重心;地极轴的位置每天都在变化,但经过25827年的周期后,又会回到原来的位置,而金字塔的对角线之和正好是25826.53这个奇怪的数字,也恰好对应着25826.53年的天文岁差(占星术中大宇宙的年周期)(1)...毕达哥拉斯定律直到金字塔建成后l000年才出现;正是在金字塔建成4000年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人们对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分布有了初步的了解...奇迹这么多,难道只是巧合?“巧合”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