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同事不喜欢华为?
华为新进入汽车领域,表面上看,很多车企都和华为有合作。但华为深度参与造车的理念让很多车企有所顾忌。大车企都在小心翼翼的拿出一两个子品牌来尝试合作。真正深度合作的,只有小康这样弱小的代工企业。
问题是,为什么同事都怕华为?
董明珠说,她走的路不长草。但是,你要知道,华为通信从来不杀无名鬼。华为自1987成立,进入通信行业以来,打败了百年美国电信巨头AT & amp;t,加拿大国宝北电,朗讯,上海贝尔,思科。以华为的狼性和战斗力,它涉足的每一个行业都难免让同事胆战心惊。
在5G领域,华为拥有3147项5G专利,科技领先全球。华为通过这些专利向5G各大厂商收取专利费,甚至三星、苹果也要支付费用。
在光伏行业,光伏逆变器堪称光伏设备的核心CPU。2010,华为成立相关技术研发团队,开始技术攻关。2015年,华为实现光伏逆变器全球第一出货,至今已连续七年。
再来看看华为的手机之路。
2003年,华为成立手机业务部,开始研发手机。不过那段时间,定制机是主要运营商。
2004年,华为成立深圳海思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芯片研发。
2011,华为将欧洲区总裁余承东调回国内,任命其为华为手机CEO,开启王者之旅。
从2011的2000万台到2019的2.4亿台,华为用了八年时间。
2020年第二季度,华为销量超过三星,全球第一,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5.2%,这也让其他同行怎么玩!难怪华为发布新手机时,引来一堆高管狂喷,网上也有一大批黑粉经常抹黑华为。现在华为手机弱了,但是安静多了。
从2065438+2008到65438+2008,美国对华为发起了四轮制裁,此起彼伏。华为自己的海思芯片也被叫停,谷歌的Android系统和GMS被禁。华为被迫开始了艰难而漫长的国产化之路。
华为手机的崛起,并不是基于国内企业的价格战。反而走中高端路线,线下高端有旗舰Mate系列和P系列,线下中端有Nova、麦芒和畅想系列,线上有荣耀系列。华为手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海思CPU上,海思CPU性能优异,可以抵御美国高通的骁龙系列CPU。华为手机华为在与线下合作伙伴合作时,也给线下市场留下了合理的利润空间。华为的线下渠道也是华为手机迅速领先的重要因素。
从华为手机的发展路线来看,脱离了中国传统行业依靠价格战快速出人头地的路线。这个路线一旦成功,在正常竞争中就很难被压制,因为你很难用价格战的优势打败它。但面对美国制裁等不可抗力,任何企业都难以独善其身。其实美国用一个国家的实力去打压一个企业是完全不对等的,这种事情美国做了很多。
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半导体技术和生产能力迅速提高,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芯片供应商。高峰时,日本DRAM产品的全球市场份额达到80%左右。1987年6月,美国通过了《东芝制裁法案》,取消了一系列采购合同,禁止东芝所有产品在2至5年内出口美国。不仅如此,东芝机械公司铸造部门和机床部门的两名部长也被日本警方逮捕,包括东芝董事长和总经理在内的多名高管辞职。东芝集团内部的许多技术文件也被中情局以调查为由带走。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东芝半导体业务的持续下滑。
2013,法国阿尔斯通公司高管Yale Qi在美国机场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并被控监禁。后来,美国司法部指控皮耶鲁齐商业贿赂,并对阿尔斯通罚款7.72亿美元。2014年,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了另外四名途经美国的阿尔斯通高管。最终,阿尔斯通的电力业务被业内主要竞争对手通用电气公司收购。
得益于华为的死不屈,以及中国政府背后的坚定支持,华为没有被美国的老把戏打败。
自2010起,阿尔卡特、道达尔、兴业银行等法国巨头已向美国缴纳约14亿美元的罚款。看来美国的手真的很黑,连自己的盟友都不能幸免。
大国崛起的背后是血与火的磨炼。而华为则是中国科技企业苦苦挣扎的典型代表。能否在与美国的长期较量中取得胜利,需要无数像华为这样优秀的民族企业和国人的全力支持。
#华为# #华为鸿蒙系统# #让AITO去远方问世界# #认识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