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春游总结-
四月,暖风吹在脸上,是时候让躲在温室里的宝宝们走出去,走进大自然的怀抱,闻闻花香,听听鸟鸣,看看动物了。更何况大自然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和孩子一起走进大自然,可以满足和释放孩子的好奇心。同时也是孩子和父母亲近交流的好机会,也能在这个万物灵动、百花齐放的季节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通过春游,孩子们不仅可以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体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快乐,还可以为我们搭建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桥梁和空间。在春游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家长和孩子建立了更深层次的亲子关系,这就给了孩子和孩子、家长和家长、老师和孩子、家长之间互动的机会。无论是在玩耍的过程中,还是在车上,都体现了大自然是学习的课堂。
平时大部分家长都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的情绪,更不用说和孩子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了。为了让更多的家庭体验到和孩子甜蜜玩耍的快乐,这次我们选择了上海西郊动物园一日游。天真、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们可以通过这次春游看到各种各样的活体动物。他们的心情是极度兴奋和激动的,有了这种激情也不觉得累。只剩下美好的回忆和说不完的话题。通过这次活动,可以看出他们获得了语言组织能力,绘画表达能力,亲子间的情感倾诉能力。
结合我园寻找春天的主题活动,200多名家长、幼儿和老师走出教室和幼儿园,感受春风的爱抚,领略阳光的温暖,寻找春天的足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促进儿童健康是幼儿园的首要工作,健康是人与环境、身心和谐的结果。在寻找春天主题活动中,我们幼儿园将春游活动和亲子活动融于一个空间。
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感受阳光,感受运动,感受大自然带来的快乐和激情。春天有多美,春天有多好。幼儿、家长和我们幼儿园的全体教职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真实、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他们的意志得到了磨练,体质得到了锻炼,身心得到了发展。
第二章:幼儿园游园活动概述
为了增强孩子们的体质,开阔他们的视野,我园举行了一次“亲近自然”的郊游。围绕“美丽的春天”这一主题,让孩子们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了解春天的各种变化,感受春天带来的快乐,萌发热爱春天、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学会欣赏春天美好的事物,鼓励孩子寻找春天发芽开花的植物。了解小动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我们以一种有组织有纪律的方式完成了这次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很好的感性教育课,孩子们亲身体验了活动的快乐,让他们通过摸、看、闻来体验自然,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学习认知。
通过这次春游,孩子们亲近自然,增长见识,放松筋骨,活跃身心。同时也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环保安全的个人教育,真正把欢声笑语留在了春天的大地上,把文明的举止和美好的心灵留在了社会和人们的心中。
第三章:幼儿园春游活动概述
春天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带孩子去感受缤纷的春天和阳光的温暖,是开阔孩子视野,让孩子亲近自然的好机会。4月17日,我们大班组织春游。考虑到环境优美和孩子的安全,我们把地点选在了幼儿园对面的小区。让孩子独立行走,仔细体验和观察,既锻炼了体力,又增强了意志力,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春游前一天,我们把信息告诉了家长,帮助孩子准备春游。并组织孩子们分组,投票选出各组组长,讨论带什么,注意什么问题,以及观察泉水,发现它的秘密。
4月17日下午,孩子们背着小书包,欢快地向前走着,一路上感受着春天的气息,在老师的提醒下服从老师的出行要求。当他们来到社区时,孩子们不禁赞叹春风给这个社区带来的无穷魅力。绿草如茵,五颜六色的花朵,带着清新气息的绿叶,清澈的池塘,栩栩如生的小路,木桥围栏,深深吸引了孩子们,孩子们中间不断有赞美的声音。春天真的很美,花也真的很美。平日里孩子们熟悉的春天的花朵在这里都可以找到,比如金色的油菜花、粉色的山茶花、金色的迎春花、娇嫩的梅花、随风起舞的樱花、饺子里常用的艾草...孩子们闻一闻,摸一摸,与美景合影,感受大自然的美。我也和同伴交流经验,大声喊着,同伴,我们找到了春天的秘密。随后,孩子们来到公园休息,和好朋友一起分享美食,尽情地吃着,笑着享受美食,还享受着温泉浴,身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当然,孩子们也没有忘记寻找春天的任务,看看植物朋友们在春天有什么变化。最后,孩子们争当“小环保卫士”,清理活动场地周围的垃圾。
春游不仅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亲近自然,感受生活,让孩子们在与自然的接触中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增强环保意识,同时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明媚的春天,是幼儿园亲近自然的最好时光。大多数生活在城市的孩子现在缺乏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他们不知道我们平时吃的蔬菜水果是在什么环境下生长的,也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样的,更别说让他们体验种植、采摘、采摘等劳动技能了。他们真的对农田知之甚少。
从孩子自身的角度来说,孩子对自然是好奇的。他们渴望接触大自然,看看农作物的生存环境,去农田里看看,挖挖,采茶,所以我们组织孩子们去茶山村采茶,让他们看看农村的自然风光,让他们亲身体验。
第一,孩子的备考工作不再是大人的专利。
当我们说我们要去春游时,孩子们开始谈论要准备什么。首先想到的是准备食物。有的孩子要带东西,马上被孩子提醒:“别带太多,不然太重了走不动!”还有人说要带矿泉水,饮料不解渴。第二个想法是我们应该准备些什么来采茶。有些孩子说,带个篮子。有的说带个盒子,有的说带个塑料袋。经过孩子们的讨论,我们决定带一个塑料袋,因为这样方便。天气这么热,我们该怎么办?胡敏仪说。有的孩子说,带太阳帽;有人说要少穿衣服,穿两件就好。还有人说带点防暑药品。应媛媛说:“老师,我可以带相机吗?我想把我看到的东西拍下来。”嗯,这是个好主意。现在,很多小朋友举手说,我也想带个相机。于壮峰说:“我们还可以来个摄影大赛!”
准备东西不再是大人的专利,孩子可以自己准备想要带的东西。他们也可以讨论并得出结论。
第二,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见识,亲近自然,感受生活。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们的孩子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好奇和有趣,一切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这让他们渴望来这里了解它。比如,孩子看到一片田地,马上会问:“老师,这是什么?”葛雷子说:“这是土豆,是在我爷爷的地里找到的,我见过。”薛庆岳:“啊,这是土豆。我以前从未见过它”。陈楠:“对,土豆是我们平时的食物。”“啊,虫子,好大的虫子!”程瑞喊道。什么,什么,在哪里,孩子们在喊叫。“在这里。”“这是百足虫,没什么好怕的。”“看,这只千足虫还卷着呢。”“这只千足虫太小了,不会咬我们。不要害怕。”“是的,我们不怕。”
我们一步一步地走着,孩子们发现了很多新的东西。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对话表明他们在成长。
采茶要经过田埂才能到茶园,所以小孩子要走一段艰难的田埂。田埂很窄,田埂旁边有沟渠和铺着稻草的木桥。这对于一直习惯在平坦的道路上行走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挑战。在行走的过程中,有些胆小的孩子是安全的,而胆大的孩子并不是很滑入沟中。原因是什么?胆小的孩子往往谨慎专注;而胆子大的孩子往往是跑而不是走,所以容易发生意外。一个孩子在田埂上行走时,脚空着滑进了水坑,一个孩子滑进了独木桥。后来,你需要其他同伴的帮助才能爬上去。但是他们没有哭。没想到,他们笑了。他们笑着说,我看就是这条路。怎么掉的?现在他是泥人了!呵呵...看着他们可爱的样子,我们为什么不感叹呢?因为他们太喜欢接触大自然了,摔倒了,摔倒了,浑身是泥都无所谓。可见,这是对两种不同类型孩子的锻炼,也是对培养勇敢自信品质的磨炼。
第三,孩子可以用自己的经验去观察、比较、分析、判断。
当他们到达茶山村时,孩子们都很兴奋。忙着采茶,大家都拿出塑料袋,忙着采茶。我们将指导孩子们如何采摘茶叶,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地采摘茶叶,而不是用指甲。采摘时,有的孩子说,你看我采的茶像扇子;有人说我的茶叶锋利;其他人说它像花瓣...摘完之后,孩子们拿出自己的茶叶,对比了一下。“我还是挑很多的。”“不不,是我。”
第四,孩子的成长
很高兴孩子们在活动中成长了,有以下几点:
(1)孩子会观察周围的事物,对不懂的知识提出疑问。我也可以和你一起讨论分析。
(2)孩子变得更勇敢、更自信了。
(3)孩子可以进一步加深同伴之间的互助,这是通过实际行动体现出来的。
(4)孩子可以用自己的经验去观察、比较、分析、判断。
但是,一些孩子已经意识到,在以后的教学中,老师应该更好地引导孩子。
五、教师的成长
(1)活动前要做好一切准备,定好目标,想好各个环节。
春游前一天,我们大班主任去华山村探探情况,定个路线。并让孩子讨论春游前的准备。
(二)教师在活动中存在不足:
活动结束后,活动没有深入。有的孩子采茶,回家就扔掉。有的孩子妈妈不帮;写的是孩子家长说拿不到。虽然老师在采茶的时候说,请带孩子回家,让爸爸妈妈帮他们泡茶,给爷爷奶奶泡茶。但是很少有孩子能做到。我们只是一味的采茶,忽略了这一点。应该让孩子把摘下来的茶叶拿回幼儿园,我们周一就可以泡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