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河南科技大学2020年录取通知书。通知是什么时候发出的,为什么还没收到?

河南科技大学(简称河科大,简称HAUST)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河南省三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学校总占地面积4600余亩,有开元、西元、京华、舟山四个校区,其中新校区开元占地3660余亩。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39100余人,非全日制成人教育学生22900余人。学校位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洛阳。

学校的前身是北京拖拉机工业学校,创建于1952。1956年,为适应国家工业基地建设和布局的需要,迁至洛阳,后更名为洛阳理工学院,隶属于机械工业部。1998年划归河南省管理,由中央和地方共同修建。2002年,为优化河南省高等教育结构布局,河南省委、省政府报教育部批准,洛阳理工学院、洛阳医学院、洛阳农学院合并组建河南科技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时任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亲自为学校授牌,并指出“成立河南科技大学是省委、省政府实施‘科教兴豫’战略的重要举措...河南科技大学要以创建高水平大学为目标,成为有自己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在国内先进,在全省高校中走在前列。”

学校涵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史、教、艺等10个学科,现有310个学院,93个本科专业,其中14个本科专业,5个硕士专业获得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博士、卓越农林人才、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批准。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覆盖2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2个博士后流动站;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56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领域52个。建成了国内高校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图书馆,馆藏图书文献364万册,中外文期刊654.38+0.8万种。作为教育部认定的首批具备接收外国留学生条件的高校,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与美、英、日、德等国的7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学校有9所附属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是全国首批百强医院。

目前,学校拥有国家教学团队、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精品课程等27个精品工程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项目,省部级教学团队、专业、精品课程等81精品工程项目。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12;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1073人。院士7人,外专专家4人,中原学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支持人才4人,特聘教授12人,省级名师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6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优秀人才665438+人。

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28个,河南省二级重点学科152个,河南省特聘教授岗位设置学科12个。拥有45个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它在河南省有两个协同创新中心。五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含子项目)2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309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优秀社科成果奖127项。年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居河南高校首位。《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我国中文核心期刊,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学校秉承“教育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和“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原则,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和输送了26万多名高级专门人才。在中国大学网“2015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名”中,位列河南高校第一。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产学研的办学特色”项目入选全国高校100个案例。是全国轴承行业唯一的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高校,中南地区唯一的国际焊接工程师(IWE)联合培养基地。毕业生就业率和质量位居河南高校前列,先后被授予“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大学”、“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大学”、“河南省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大学”、“河南省最具竞争力示范大学”等荣誉称号。

学校参与了我国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的试制,研发了现代新能源汽车;从建立锥齿轮“非零变位”理论到实现锥齿轮数控机床国产化;从参与研制万吨水压机、大型盾构机,到被确定为洛阳“国家先进装备制造基地”主体;从完成航天导航轴承项目,到参与制定国家轴承工业“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规划;从松散的技术合作,到联合大企业、科研院所建立多个技术创新战略联盟,60多年来坚持不懈,通过产学研合作发展自己,贡献社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河南科技大学将秉承“博学多闻,自强不息”的校训,以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实现中原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