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识别技术专利技术
中科虹霸是在中科院自动化所虹膜识别技术的基础上创立的。其虹膜识别核心算法是中科院自动化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10多年积累的科研成果,2005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2008年和2010年,他们分别赢得了国际虹膜识别算法公开赛尼斯。ⅰ和NICE。ⅱ两次表现优异(详情请登陆网站http://nice1.di.ubi.pt/和http://nice2.di.ubi.pt/)。公司主创人员由中科院自动化所的科技骨干和专家组成,拥有一支由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研发和技术支持团队(专业技术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60%以上,其中博士占65,438+05%,硕士占25%)。他们在产品开发和应用工程方面有着深入的学术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胜任复杂系统的开发、维护和技术支持。
截至目前,中科虹霸和自动化所* * *已申请虹膜专利25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专利3项,并获得软件著作权,涵盖了虹膜识别软硬件系统的方方面面。
2007年,中科虹霸成功推出国内首款嵌入式、网络化虹膜识别设备,配备独特的主动视觉反馈装置,用户界面友好,使用方便,速度快。它也是世界上第一款配备LCD屏幕用于用户反馈的虹膜识别设备。
中科虹霸采用的核心算法与国际最高算法(英国剑桥大学Daugman教授的方法)的识别率相当,测试结果已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IEEE T-IP)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2008年和2010年,中科院自动化所算法以优异的表现两次获得一等奖。此外,在对算法进行严格测试并取得满意结果的基础上,美国Sarnoff公司和英国IrisGuard公司相继购买了算法的许可证。
中科虹霸的虹膜识别器采用主动视觉反馈方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在非接触式虹膜采集设备中,需要反馈装置来指导用户实现对准。目前市面上的其他虹膜识别产品都是采用盲视觉反馈方式,即使用类似镜子的反馈装置辅助用户对准,很难实现虹膜图像采集的“所见即所得”,因为用户是直接根据镜像对准的。但是,由于用户的用眼习惯不同、左眼的主眼和副眼之间的分工以及相机和镜子之间的位置差异等因素,镜像和实际相机图像之间会存在差异,结果是用户自己认为它们是对齐的,但实际上他们无法获取适当的图像。而中科虹霸的虹膜识别采集设备采用主动视觉反馈方式,即将摄像头采集的真实内容以图像显示的形式反馈给用户,用户可以轻松调整人眼与摄像头的相对位置。不同于以往被动的视觉反馈,用户看到的是采集结果,从而实现真正的“所见即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