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简介。

自2000年以来,普利策的销售额每年增长50%以上。2008年销售额达3.7亿元,利税达6000万元。2006年,公司被认定为科技小巨人企业。普利策公司多年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公司长期重视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产学研紧密结合,追求卓越的创业精神。普利特的前身是同济大学普利特化学研究所,所以公司从成立之初就与大学研究所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随着公司的发展,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公司技术创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2000年起,普利特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成立了“汽车用改性塑料联合实验室”,由交大和公司分别任命一名主任和一名副主任,负责实验室的日常事务。公司已投入约65438+60万元建设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每年定期召开工作会议,交流研究成果,讨论下一步工作计划。在联合实验室建立过程中,公司主要为交大化学化工学院各类学生提供必要的研究经费、各类原材料和实验实习基地,交大化学化工学院则提供检测条件和人员,并帮助公司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几年的合作,成功开发了多种汽车用改性塑料,并向普利策转让了三项专利技术,合作申请了一项专利。经过七年的实验室联合运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同时,公司还与上海大学纳米中心进行了密切的产学研合作。2008年“无机粉体精细加工及材料复合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获2008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未来,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信息、检测设备、科研成果等优势,以及企业转化科研成果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实现企业与企业对接的有利条件。随着产学研工作的深入,公司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04年,公司的R&D中心被认定为上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普利特投入大量资源,从三个不同层面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建立了自主创新的“三级跳”模式:“模仿(模仿二次创新)、集成创新、原创(原始创新)”。第一级是模仿二次创新的部门。第二层次是技术研发部,是一个整合创新的部门。通过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合作,利用“产、学、研”平台,重点解决改性塑料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第三层次是原始创新部门——战略研究部门:是研究复合材料行业未来发展的技术,从事前瞻性关键技术的积累和原始研发。目前,普利策已经初步形成了“模仿、整合、原创”和“三级跳”的研发模式。此外,普利策还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性的技术创新活动,建立了一系列创新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基本形成了普利策式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将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纳入技术创新、生产和管理,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Pulit已成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自2004年以来,普利特成立了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完善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公司的技术创新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6年,普利特建立了“地壳”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即把技术诀窍和商业秘密作为知识产权的核心层(核心),不公开,是企业的生命,需要特殊保护;以专利、版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中间层(外衣)是半公共的,是企业为占领技术高地而采取的维权行为,需要重点监控;商标作为知识产权的表层(外壳),需要在市场上大力推广,提高品牌的美誉度和认知度。同时,建立了竞业禁止和保密协议制度,通过ERP系统中的权限设置,加强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和控制。专利和版权奖励制度的实施保证了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目前,普利策已申请116项发明专利,其中已授权21项;“Pulit”商标跨类别、跨地域防御性注册,获得中国、日本、印度、马德里五个商标。公司以将“普利特”打造成中国塑料复合材料第一品牌为使命,正在一步步实施驰名商标建设。公司商标被认定为上海市著名商标,“汽车用塑料复合材料”连续五年被评为上海市名牌产品。2006年,公司被认定为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截至2009年5月,公司参与项目研发人员58人,占员工总数的28%,建立了包括2名教授、5名博士、15名硕士在内的高水平研发团队,培养了5名高层次管理人才充实管理岗位;近五年来,科研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一直保持在3%以上,2008年达到3.18%;技术中心每年投入不低于200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保持同行业设备研发的领先地位;产学研合作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不低于20%;此外,还将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专利信息库建设和大众技术创新奖。2000年以来,公司汽车用新型改性ABS材料、汽车用新型增韧填充聚丙烯材料、高韧性PC/ABS合金、耐刮擦橡胶增韧滑石粉填充聚丙烯、低气味、高冲击、抗紫外、耐热ABS材料、环保、抗紫外、阻燃改性苯乙烯* * *聚合物及其合金等7个项目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高抗冲耐热ABS材料、增韧填充增韧PP材料、高韧性PC/ABS合金材料、耐刮擦橡胶增韧滑石粉填充聚丙烯材料等产品先后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和上海市优秀新产品计划项目,并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2006年,高韧性PC/ABS合金项目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6GH030288)。这些专利技术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技术水平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专利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收入的76%以上。秉承“真诚为您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理念,通过与汽车公司合作开发汽车内饰标准色板数据库,协助汽车公司优化搭配汽车内饰颜色,普利特注重管理效益,通过信息化提升管理水平。Pulit已经实施了ERP系统的第三阶段,用信息管理覆盖整个业务流程。普利特制定了各岗位的岗位职责、考核方案、薪酬方案,实行目标管理,将目标绩效与薪酬挂钩,通过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为了规范各环节的操作,公司按照ISO/TS 16949: 2002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编制了各环节的操作文件和注意事项,规范了各环节的操作要求;为了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员工自检和班组长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严格控制工艺和产品质量;在生产现场实施6S管理和看板管理,使现场干净安全。2008年,公司总经理周闻荣获上海市质量金奖。普利策注重以人为本,加强对员工的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培训,形成文化管理对企业管理的渗透机制,最终达到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文化管理。为不断提升公司竞争力,抢占国内汽车复合材料市场,公司于2007年下半年开始募集上市计划,拟以IPO方式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募集资金2.74亿元,五年内产能由2007年的5万吨提升至年产654.38+0.5万吨。目前普利策公司已通过证监会审核,公司有望在近期实现上市目标。未来,普利特将继续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深化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与国外知名跨国公司同台竞技,打造中国汽车复合材料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