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慢性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皮疹”,是由于皮肤和粘膜小血管的扩张和通透性而引起的皮肤大小不一的局限性水肿反应。众所周知,荨麻疹是一种顽疾,如果在荨麻疹发作期间接触了过敏原,很容易复发。而且患有荨麻疹,瘙痒难忍,降低了很多人的生活质量。

荨麻疹根据病因和表现可分为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迟发性应激性荨麻疹、皮肤抓伤等。如果荨麻疹风团每周至少发作两次,持续6周以上,就会变成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不易治愈,病程半年至数十年不等。那么,荨麻疹出现后如何有效应对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荨麻疹的成因。

1,由感染引起

感染有三种: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寄生虫感染,任何一种感染一旦侵入人体都可能导致不良症状。最常见的病毒感染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肝炎、柯萨奇病毒等。寄生虫感染多为蛔虫、钩虫、血吸虫等。细菌感染是鼻窦炎、脓疱病和败血症。

2.物理因素

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刺激,如冷、热、阳光、摩擦等,刺激人体;还有动物和植物的接触:如虫咬、毛毛虫或蛾子的毛鳞刺入皮肤;或者皮肤接触到荨麻、羊毛等东西;而且强降温也容易诱发荨麻疹,比如长时间让皮肤处于冷热交替的环境中,皮肤的适应能力不强,从而引发荨麻疹。

3.饮食影响

不正确的饮食也是导致荨麻疹的原因之一。有些人对某些食物敏感,或者对食物中的添加剂反应过度。

4.精神因素

荨麻疹的出现也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或无聊状态,可能会对内分泌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皮肤状况,进而诱发荨麻疹。

荨麻疹的发病机制

荨麻疹是典型的IgE介导型,由IgE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引起。毛细渗透率的增加产生了风团。血管扩张引起的红斑和炎症介质刺激受体引起的瘙痒。经典理论认为,抗原与皮肤肥大细胞表面受体上的特异性IgE结合,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目前对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研究最多的是IgE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理论,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大部分荨麻疹患者体内存在功能性的抗IgE受体抗体和能使皮肤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的抗IgE抗体。血清总IgE高于正常,或嗜酸性粒细胞或嗜中性粒细胞较高。通过对皮肤组织提取液的检查,发现皮疹和非皮疹区组胺水平升高,组胺释放因子可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

科学证明,荨麻疹患者免疫系统的IgE免疫球蛋白比正常人高1-10倍。这些较高的IgE会扰乱人体的免疫系统,使其产生敏感体质,从而导致荨麻疹,从而加强荨麻疹的免疫防御功能,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如何治疗荨麻疹?

1,远离过敏原

荨麻疹是一种皮肤过敏疾病,最根本的预防方法就是远离过敏原。所以,如果是复发性荨麻疹患者,需要去医院做过敏原检测,了解自己对哪些食物过敏。只要我们避开这些过敏原,就能有效预防荨麻疹。

2.药物疗法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口服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多为暂时抑制,如口服西药、口服激素、外用乳剂、软膏等。长期或大剂量外用激素类药物,大部分荨麻疹患者会发现吃了药就好了,不吃就会出风团,而且比以前更严重。还是摆脱不了荨麻疹。因此多用于治疗急性荨麻疹。

3.免疫抗过敏疗法

近年来,通过对荨麻疹发病机制和IgE介导过敏的研究,人们开始在慢性荨麻疹等慢性过敏性疾病中干预抗IgE抗体免疫治疗。

新民康抗过敏益生菌可参与IgE介导的免疫过敏反应。六种专利抗过敏菌株的组合能有效抑制IgE免疫球蛋白的异常升高,减少过敏原诱导的特异性IgE产生,修复过敏反应中受损的免疫细胞,最终起到防治荨麻疹的作用。唾液乳杆菌具有降低血清IgE过敏抗体的国际专利认证,连续补充三个月以上降低体内IgE浓度,使过敏原不能与体内IgE抗体结合,从而不再发生一系列过敏生化反应。因此,新民康益生菌可以抵抗IgE抗体,调节过敏体质,而药物只能缓解症状,不能调节过敏体质。抗过敏药物与抗过敏益生菌抗IgE抗体免疫治疗的有效结合也能产生理想的康复效果,最终能缩短荨麻疹的治疗疗程,降低荨麻疹的复发率。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平时注意均衡饮食,多运动,保持心情愉快,睡眠质量好。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使人的体质更好,身体的抵抗力也会更好,从而远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