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吸附细菌的材料

成功开发了固定化细菌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的一种新型固定化菌肥不久前研制成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该固定化菌肥生产成本低,储存时间长,有效菌数高,解决了我国油菜、小麦等春收夏播作物微生物菌肥的生产和储存问题。

据介绍,本发明采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固定载体固定细菌,活性炭作为吸附载体,二氯化钙作为固定剂,三者结合可吸附大量细菌细胞并快速干燥,使活细胞快速干燥保存,不易受污染环境的微生物影响。速干菌是休眠的,不与外界交换物质就能存活很长时间。颗粒产品具有屏障功能,保护细菌免受有害环境因素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胡说,该发明解决了目前我国微生物菌肥生产和应用中的五大难题,一是生产和包装易污染,二是有效保质期短;三是菌肥微生物进入土壤后不易形成优势群落;四是要避免农药、化肥等农业措施,在田间应用时受环境因素制约;五是南方菌肥生产和保存困难。

如何处理重金属污染严重的珠三角土壤?据媒体报道,德国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超级强大的细菌,可以吃掉有毒的重金属。昨日(9月2日),记者就“细菌吃重金属”修复土壤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采访了省内土壤修复专家之一的广东省生态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陈能昌。他指出,理论上是可行的,但面临如何分离和收集细菌等问题。

发现了可以吃核废料的细菌

据美国物理组织网站报道,德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细菌。据说这种细菌其实可以在有毒的核废料中存活,还可以聚集和吸附有毒的重金属。外国科学家认为,这种细菌具有如此强的适应性,可能被用于清理含有有毒金属的废弃场所。

对此,陈能昌告诉记者,理论上,细菌吃重金属是完全可能的。“吃”其实是一种吸附,即微生物如果能在有重金属的环境中生存,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自然会吸附重金属。据介绍,这种方法过去几年在日本和德国发展得很好。

但据了解,我国对细菌吸收重金属的研究和实验水平远不如国外。

土壤修复还是个大问题。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牵头的调查,经济先发展起来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都面临着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其中,珠三角40%的农田金属污染超标。重金属污染的严重性已经引起了大量专家的关注。

陈能昌是专家之一。最近在韶关翁源大宝山做土壤修复项目。大宝山是一个因采矿造成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地区。陈的方法是在农忙季节撒施石灰和硅肥,降低作物对有毒重金属的吸收率。同时,他们还计划在今年冬天的淡季种植芥菜、油菜等吸收镉功能较好的植物。

陈指出,目前在中国,大多数专家都在研究通过植物吸附的方式来修复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比如香根草就是其中之一。它的根系非常发达,根的表面可以分泌化学物质提高重金属的活性,可以在局部小环境中创造一个容易吸收有毒物质的环境。所以可以用来吸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据介绍,该领域镉等重金属污染的修复已吸引了众多专家。比如中山大学在研究宝山堇菜,日本专家在研究一些蕨类植物。细菌修复作为生物修复的一种,也被许多专家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然而,一些专家认为,这些吸收重金属的细菌如果不容易在土壤中分离和收集,将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因此,从可行性的角度来看,污染农田的修复和恢复仍然是一个相当大的科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