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走上浙大,26岁留学美国,研发“隐身衣”。后来怎么样了?
刘若鹏,在国内科研人员中,应该算是个“家伙”。9月出生,1983,标准的80后。中学时,刘若鹏的数学和物理成绩特别突出。2002年,只有19岁的刘若鹏才有保送资格,可以选择全国四大顶尖大学之一。最终,刘若鹏选择了全国排名前五的浙江大学。2006年,在浙大读了四年后,刘若鹏拿到了杜克大学(美国前十,世界前二十)的全额奖学金,继续赴美留学。
仅仅三年后的2009年,刘若鹏这个名字在整个美国科技界引起了轰动。今年,他带领他的团队成功研发了“隐身衣”。其原理是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被称为“超材料”的尖端材料,可以引导微波“转向”,从而防止物体被发现。这一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刘若鹏作为第一作者引起轰动。同领域的英国物理学专家约翰·彭德里(John Pendry)预测,军方有望在5年内使用这项技术,防止船只和坦克被雷达微波探测系统发现。换句话说,谁先拿到“隐身衣”的研究成果,谁就让陆军尽快使用这项技术。当时还在美国的刘若鹏很快就被美国“错过”了。
美国有意招募刘若鹏,不希望他把这项技术带出美国。但最终在各方努力下,刘若鹏回到了祖国。他和团队的几个核心成员一起回国。5人回国不久,就开始筹钱创业。现在刘若鹏创办的科技公司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集团。资料显示,刘若鹏公司自成立以来,专利申请总量已超过3000件,其中超材料领域的专利申请占过去10年全球超材料领域专利申请总量的86%,该领域专利数量已超过美国。
试想,如果刘若鹏没有回国,这一切都很难发生。获得五四奖章后,刘若鹏曾说:“我不是一个想成为超人的人,但我希望把所有人都变成超人。”。不知道他以后能不能实现这个梦想。如今,刘若鹏有了更多的身份。他是福布斯排行榜上的富豪,也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年轻董事长。但是,我们还是更希望看到科学家刘若鹏,期待他和他的团队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