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经济学的思考1。基本规律:激励性、稀缺性、多面性。
如何保存浪费的健身卡?
交40年养老金还是用这笔钱投资理财?
总会有那么一个瞬间,你觉得培养一些经济学思维很有用。
为什么跳高运动员一次只破1 cm的纪录?
加州楼市崩盘如何减少英国警察的开支?
为什么个人的理性选择造成了整个群体的灾难?
总有一些你觉得很荒谬的事情,背后都有合理的经济学解释。
如何快速入门经济学?
培养经济思维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先说经济思维的六大基本规律。
大家都知道牛顿提出了运动三定律,简单明了,蕴含了无数的真理。那么经济规律的数学精度不如牛顿定律,量化可能较差;但是,它像牛顿定律一样,切中要害:它被精心解释并应用于各种环境,赋予它们不同的名称;那么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就是在这些规律的基础上观察世界。
1.?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没有什么比激励更有效:如果你奖励了某种行为,人们会做得更多,全力以赴;如果你惩罚了某种行为,那么人们就会回避它。
例如,如果政府增加香烟税,吸烟人数就会减少。如果一家餐馆免费提供早餐,那么人们就会聚集在这个街区周围,排起长队。例如,美国有一家名为丹尼斯的餐馆,在第43届超级碗后向每个人发放免费早餐,得到了很多顾客的光顾。如果你强烈呼吁大家不要开耗油量大的旧车,可能有人会服从,不再开;但如果你像政府一样启动旧车换现金计划,我可以保证你一个月能收到70万辆古董车。如果人们必须等两个小时才能在加油站加油,那么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人数将会增加。再比如,如果在大学排名中将一个50人以上的班级作为负面选择指标,那么一些大学会很快将班级规模的上限设定为49人。
所以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的思路和经济学家差不多,都是考虑激励的。如果给购房者补贴,比如降低贷款利息和房产税,那么买房的人就会增加。无论是工资、医疗保险费还是资本利得,如果你对某一项征税,你在该项上的收入最终会减少。
如果你和一个经济学家讨论犯罪活动,她不会和你谈犯罪导致的社会道德败坏;相反,它将侧重于比较“合法”收入和非法收入;她将更多地谈论犯罪的惩罚和代价,以及罪犯被逮捕和定罪的可能性。因为她是从一个经济学家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所以她会把犯罪看成是潜在罪犯对激励的一种反应。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请一位经济学家谈谈他对开发一种新疫苗的看法,他不会谈病毒的分子结构。从一个经济学家的角度,他会就研发成本、新疫苗成功发现的概率、专利保护条款、潜在可靠性等问题发表长篇大论。他会告诉你,创新率将取决于制药公司、竞争对手和潜在客户面临的激励。
说到激励政策,我也想到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前苏联计划经济时期生产中的严重浪费。中央计划部门将向工厂经理发出指令,告诉他们需要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当时激励措施的失误非常严重,导致了特别荒唐的后果。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主管部门通知一个厂长,生产的吨钉越重越好,厂长会因此得到奖励,那么这个厂一定会生产最大最重的钉子;但如果主管部门告诉厂长,“我们会按照你生产的钉子数量来奖励你”,那么他们肯定会改变策略,生产尽可能小的钉子,以求钉子数量最大化。
因此,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并不意味着只是思考如何对我们面临的激励做出“最佳”回应;这也意味着我们需要预见和预测我们的决定和行动将如何影响对他人的激励,以及我们将获得什么样的结果。
这是经济学思维的第一条基本定律: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人的行为不是随机的,而是有意或无意的行为,属于策略的范畴。如果你改变了激励的形式,人的行为也会改变。
2.?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句话可以说是大家耳熟能详了。其实也包含了很多经济哲学。我们在读《经济学导论》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副标题:“经济学是一门关于选择的科学”。经济学家观察世界,既看到了我们的需求,也看到了有限的资源,两者之间必然存在不平衡。我们从小就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总是得不到我们想要的。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企业和整个自然界。那么,在经济学领域,也有一个公认的基本事实,任何事物都有某种程度的稀缺性,稀缺性意味着获取必须付出代价。
我给你讲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例子。我和妻子订阅了《网飞》(网飞),我们认为如果晚上没事做,我们总是可以预订两三张DVD来看。不久前,我们收到了网飞赠送的一张CD。我们从头到尾看完了这部电影。说实话,真的很无聊。我的妻子是一名优秀的医生,但她不太懂经济学。看完电影,她说:“嗯,还好我们没花钱。”我觉得正好相反。我跟她说:“我们有限的生命里,有两个小时是用来看这部烂片的,我们已经拿不回来了。这意味着我们付出了代价,而这个代价就是放弃其他选择。本来我们可以利用这两个小时做其他事情,但是现在这个机会永远消失了。”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意思是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稀缺”的。“稀缺性”是指如果你把自己的时间或有限的资源用于某个目的,就意味着你永远失去了把这个时间或这部分资源用于其他目的的机会。你得到的东西越多,你能得到的其他东西就越少;实际上,收购意味着失去其他选择,放弃其他东西,这就是经济学家所说的“机会成本”。我们这里说的“成本”不是“钱”;货币只是我们用来衡量事物的抽象单位。而真正的代价,总是指我们失去的那些机会。
小知识
?机会成本:指为了得到某样东西而放弃其他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当面临多选项决策时,被放弃选项的最高价值就是这个决策的机会成本。
举几个例子:想买车,必须放弃游艇;如果你选择度假去滑雪,你付出的“成本”是不能去海边度假;如果你在医学院读了四年,就意味着你不能去艺术学校。
即使不交钱,我们也总是在付出一些非常真实的成本,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花出去的钱和付出的现金才是成本。记得80年代的美国,短期利率超过20%的时候,我对当地一个木材场经理说:“利率这么高,肯定对你影响很大。”但他回答:“我们自己集资,不需要借钱囤货,所以利率对我们没有影响。”
如此高的利率意味着他每投资65,438+000美元的股票,就失去了另一个赚钱的机会,即如果他把这笔钱借出去,每年可以赚20多美元的利息。
在理性决策的世界里,如果错过了获得收益的机会,其实就相当于花了相应的钱,两者都是成本。对于会计师来说,成本意味着资本支出;在经济学家眼里,放弃机会是一种成本:因为既没有资本流入,也没有价值。
再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在考虑如何处置自己的401k投资账户。该账户是美国企业专门为员工设立的个人账户,员工每月自愿从工资中取出不超过一定数额的钱存入该账户,以鼓励员工增加长期养老储蓄资金。所以对于成千上万的年轻工薪阶层来说,虽然离退休还有几十年的时间,但他们也想把所有的资金都放入一个“安全”的金融市场账户,比如这个401k的养老金账户,因为他们承担不起资金流失的风险。其实他们也可以选择冒险,因为任何行为都有机会成本。如果你在年轻时保守投资,你很可能会错过获得几万美元增值的机会。你得到的“安全感”,看似“免费”,实际上可能是一顿更贵的午餐。
小知识
?401k计划:美国《国内税收法典》第401(k)项规定,企业为员工设立专门的401(K)个人账户,员工每月自愿从工资中取出不超过一定限额的资金存入该账户。这一条款适用于私营企业和一些非营利组织。其目的是鼓励企业员工增加长期养老储蓄基金。主要优势在于税收优惠政策。不仅雇主可以为他们的贡献获得税前扣除,雇员也可以为他们的个人所得税获得税前扣除。只有个人账户资金提取或退休,员工才能纳税。所以401(k)对员工有延税的作用。
这是经济学思维的第二个基本定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切都是“稀缺”的。
3.?凡事都有不止一面。
所有的交流和互动至少有两个方面。毕竟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经济学自诩为“社会科学女王”——虽然大多数人不同意,但经济学家会坚持这一观点——人与人交往时,总会涉及很多方面。
例如,一家报纸发表了一封给编辑的关于气候变化的信。作者说:“除非我们都卖掉我们高油耗的大型SUV,买更省油的车型,否则全球变暖的问题永远无法解决。”这种情操特别高尚,但是推理特别烂。因为除非有人买,否则我们的SUV根本卖不出去。而假设有人买了我们的SUV,只是这些又大又耗油的车换了主人,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并没有减少。
最近还看了一个专栏。作者声称,在经济困难时期,面对许多失业者,那些有工作的人继续花钱是不道德的。这篇文章指出:“为了相互支持,我们应该在经济危机结束前停止购买。”但是,你仔细想想,如果我们停止购买,会有更多的人失业,因为我每花一块钱,别人的收入就会增加一块钱。根据定义,如果总支出下降,总收入也会下降。
所以,没有什么是孤立的。出售也是购买;一个人花一块钱,另一个人的收入也增加一块钱;进口也是出口。对一个人动机的改变也会演变成对另一个人动机的改变。你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仔细理解这三条规则,慢慢打开理性决策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