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刮宫手术,现在子宫内膜太薄。我想增加干细胞的厚度。哪个子宫内膜细胞比较好?

为了成功怀孕,有一个耐受性良好的子宫内膜是必要的。子宫内膜是胚胎着床的基础。适当的子宫内膜厚度就像健康肥沃的“土壤”,为胚胎着床和发育提供了必要的营养。

临床上一般认为子宫内膜厚度≥8mm和< < 16mm最适合受精卵着床。子宫内膜薄是指子宫内膜厚度低于成功妊娠的阈值厚度。

严格来说,子宫内膜的厚度本身是动态的。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厚度会随着月经周期而变化,会增生、脱落、排出。临床上黄体期子宫内膜最大厚度一般小于7 mm,雌激素治疗失败,认为是子宫内膜薄,是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

子宫内膜薄通常伴有子宫内膜腺体不良和血管生成,导致胚胎着床困难。容易阻断滋养层(胚泡最外层,大部分会发育成胎盘)的侵入,增加早期流产的风险。

即使是近年来,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进步,解决了很多自然妊娠问题,但薄薄的子宫内膜厚度仍不足以获得胚胎着床。

目前针对薄型子宫内膜的临床干预措施有药物治疗(阿司匹林、维生素E…)、激素治疗(雌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改善血液灌注的治疗等,但对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均无明确效果。

鉴于干细胞替代受损子宫内膜细胞和再生受损子宫内膜组织的潜力,许多学者开始探索利用干细胞治疗薄型子宫内膜。

《中国组织工程》(2022年第24期)提到,移植不同来源的干细胞对子宫内膜有有益的作用,如减少纤维化面积、刺激血管生成、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保护妊娠、提高妊娠率等。

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聚集在受损的子宫内膜小血管周围,并通过旁分泌上调血小板反应蛋白1和下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使上皮腺细胞增殖,从而增厚子宫内膜。

在早期的临床试验中,通过子宫小动脉将自体BMSCs注射到宫腔粘连综合征和顽固性薄子宫内膜患者体内后,发现子宫内膜厚度和随后的妊娠率显著增加,在持续6个月的观察中,子宫内膜厚度分别增加到4.3 mm ~ 6.7 mm和4.2 mm ~ 5.7 mm。

研究表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能通过诱导和免疫调节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移植后3个月,内膜厚度增加,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微血管密度增加,Ki67、雌激素受体α和孕激素受体表达上调。

结论:两个移植时期对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有不同程度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