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有哪些医药生物技术贴着“自主创新”的标签
2015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如下:
1.中国自主创新国家1.1类萨宾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上市。
我国科学家近30年自主研发的创新疫苗产品——萨宾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单联疫苗)于2015年6月30日正式上市。该疫苗将逐步用于中国的计划免疫项目,填补了中国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生产的空白。我国自主研发的萨宾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的成功生产,不仅提高了接种的安全性,也打破了发达国家对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生产的垄断。
2.中国自主创新国家1.1 EV71(手足口病)疫苗上市。
肠道病毒71是一种人类肠道病毒。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5 12.4批准肠道病毒71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生产注册申请。该疫苗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1类预防性生物制品。在国内外没有同类疫苗研发的情况下,通过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和有效组织合作研究,突破了疫苗二倍体细胞规模化生产和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瓶颈,为生产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疫苗产品奠定了基础。疫苗的研制和使用对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至关重要。
3.我国口服幽门螺杆菌疫苗自主研发取得重大进展。
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中国口服幽门螺杆菌疫苗三期临床研究结果。研究人员通过对4464名6-15岁儿童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证明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本研究进一步证明,该疫苗能有效降低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的发病率,不仅能从源头上控制其传播和感染,还能大大降低防治成本。该项目以预防Hp感染性疾病的原疫苗研究为重点,在国际上率先开创了分子内佐剂亚单位黏膜疫苗的设计原理和关键技术,为黏膜感染病原体新型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4.中国自主研发的重组埃博拉疫苗已进入临床研究。
中国自主研发的重组埃博拉疫苗在塞拉利昂正式启动II期临床试验,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埃博拉疫苗首次获准在境外临床试验。该疫苗是世界上唯一的2014基因突变疫苗。首次使用冻干粉针剂,在37℃下可稳定储存2周以上。它适合在疫苗的冷链条件难以保证的西非广泛使用。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创造了中国科技人员走出国门,在国外进行疫苗临床研究的“零”突破。
5.我国自主创新的1.1类人源化修饰抗体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进入临床。
人源化修饰嵌合抗体Metoprotein (HcHAb18)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是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国家生物制品1.1。它是一种基于去糖基化修饰技术的新型抗体药物,具有ADCC增强效应,其靶点是EMMPRIN,EMM prin在肺癌细胞中高表达。与化疗药物联用,可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美妥珠单抗注射液已获CFDA批准进入临床研究,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包括3项核心国家发明专利和4项国际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