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的成分是什么?
大米的功效:
中医认为,大米味甘、性平,具有补中、健脾胃、益精健脑、调和五脏、疏通血管、止渴、明目、止泻等功效。被誉为“五谷之首”,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约占粮食作物栽培面积的四分之一。世界上一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
大米,入脾、胃、肺经,有补中益气、滋阴润肺、健脾和胃、解烦渴的作用。古代养生专家也提倡“晨食粥”生津。因此,肺阴虚引起的咳嗽、便秘患者,可以早晚用大米煮粥。经常喝米粥有助于津液的增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皮肤干燥等不适。如果煮粥的时候加点梨,中药的保健效果会更好。
从物种分布来看,大约5万年前,云南就出现了早稻。因此推测亚洲最早的水稻种植区应该是云南。湖南道县和江西万年县的考古发现表明,人类大约在13000年前开始生长和进食。在新石器时代之前,人类应该已经用嘴咀嚼了整个稻谷。
在长江下游发掘的河姆渡遗址有种植水稻的证据。水稻历史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是长江下游的华夏先民。早在7000年前,我国长江下游的原始居民就已经完全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并以水稻为主食。
长江中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大约在7000年后进入新石器时代,应用了杵臼的发明。人们知道如何清理和分离不可食用的谷壳和米糠。不久之后,应该会发现水淘洗是一种更有效的杂质去除和清洁工艺。淘米法去除细菌、氧化谷壳和灰尘的有效效果至今仍在使用,杵臼的大米制造设备一直使用到20世纪70年代。
19世纪发明了无辊碾米机,碾米效率大大提高。20世纪中期,气流式碾米机问世,碾米效果大大提高。随着20世纪后期制米技术的飞速发展,光电选色自动清选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北方寒冷地区粳稻种植的不断扩大,周年粮食局第二制米厂大规模生产1988免洗米。1989 50吨/日生产线投产。
1998年,应用超低温杀菌除尘技术,发明了免淘米。1999年,北大荒集团招远米厂生产出第一代不淘米。“米珍”2010的产品专利发明标志着大米加工的新时代。2011年发明了“米珍油”和“脱脂米珍”。2012年,我国稻谷产量11.38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9.56%,比上个月增长13.79%。1-11期间,我国水稻累计产量达到9637.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1.97%。
中国粮食进口将继续增长,预计每年粮食进口将超过6000万吨,全球出口量的一半将运往中国。以201年粮食总产量571,21,000吨计算,2012年进口粮食总量将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10.5%以上。
中国65%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大米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0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1098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89万公顷,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占全国粮食种植面积的30%以上。2010年,全国水稻产量8244.4万吨,同比增长30.5%。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未来至少仍有2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城镇对大米的需求将大幅增加,城市消费结构的变化将间接消耗更多的粮食。
与其他产业相比,中国稻米产业的发展步伐规模小,组织性差。大米加工领域以小生产、小作坊、小摊贩为主,大品牌企业和龙头企业较少,市场集中度较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国巨大的市场消费力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大米品牌,国内大米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品牌消费时代的到来,催生了高端米业。中国消费者正在从日常消费品时代步入品牌消费时代。此外,媒体对“毒大米、陈化粮”事件的频繁曝光,增加了人们对大米安全质量的关注,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日益明显。
社会怎么了?!让人没有安全感。以前的人道德素质好,可以信任。人们的道德品质与他们制造和销售的商品的原材料是一样的。所以,人们越来越真切地意识到“只有自己种的蔬菜水果,自己养的畜禽,质量和品质才可信,自己做的食品才放心”的道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