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特区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吗?

不是,改革开放的本质是资本主义改革。但这是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必经阶段。我对社会主义的看法可以帮助你重新理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公开度公式

首先,我声明我是一个坚定的社会主义者,我坚信社会主义会在全世界实现。

在具体道路上,我赞成欧洲主义,即通过议会选举和改革,将资本主义社会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将资产阶级政府转变为服务群众的政府。为了定量评价一个社会的社会主义程度,我在此提出一个概念——社会公有制程度。

它不以传统的国家对生产资料的掌握为社会主义的标志,而是以社会财富的最终分配为研究对象。凡是全民使用的社会财富,我认为都可以看作是社会财富的那一部分已经公之于众。最终用于全民的社会财富主要包括政府支出、全民强制保险和社会捐赠。政府支出是最重要的部分。支出来自收入,主要包括税收、债务收入、赤字收入、国企上缴利润等。但有必要分析一个具体的政府支出。如果政府廉洁程度高,很少贪污浪费,就可以把所有费用都包括进去。如果有一定程度的贪污浪费不是全民使用,就要扣分。这个概念不适用于一个支出基本用于维持自身运转,很少用于全民需求的政府。特别说说中国的国企。我国国有企业实行了企业自治,即只依法纳税,不再上缴利润,与普通企业无异。我认为中国国企的利润不应该为了全民的社会财富而纳入中国。

公有制程度公式:社会公有制程度=全民最终使用的社会财富/全部社会财富乘以100%。

显然,当公有制的程度达到100%时,社会主义就实现了。

二,对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评价

从我的观念来看,任何提高社会公有制程度的改革措施都是在促进社会主义的实现,无论是社会党还是资本家党。但是,公有制的程度要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过高或过低的公有制程度都会阻碍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百年来各种经济理论的分歧就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从我的概念来说,可以分为两类:提高社会公有制程度和降低社会公有制程度。我认为应该确认以下两点:1资本主义的私人竞争能够有效地促进生产的发展。然而,无论是中国、苏联、东欧还是改革前的资本主义国家,国有企业普遍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即生产资料公有制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资产阶级吸收利润最大化的性质使得社会财富的初次分配总是不利于劳动人民,这将导致广大人民群众消费能力的不足,即生产资料私有制不利于消费。政府的作用是在生产资料私有的情况下,通过有利于劳动人民的社会财富二次分配,促进消费的实现,在生产和消费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古典资本主义经济学和各种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强调私有制竞争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具体措施是减少或完全停止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减少政府支出以促进生产发展。这是一种降低公有制程度的理论。现代自由主义经济学(包括凯恩斯主义、福利经济学等。)强调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具体措施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扩大政府支出,增加就业和提高劳动人民收入来促进消费。是提高社会公有制程度的理论。以上两种理论只强调生产和消费的一面,所以在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时成功,不相适应时失败。罗斯福新政(1933)之前,传统理论一直占主导地位,所以社会消费跟不上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持续一个世纪的周期性经济危机(1825-1933)。罗斯福新政首次将促进消费作为政府的主要经济政策,在消费长期不足的历史背景下取得了巨大成功,迅速确立了现代自由主义的地位。现代自由主义后来发展成系统的凯恩斯主义,推动了二战后西欧和美国的经济大发展。然而,凯恩斯主义在促进消费方面存在严重的政策缺陷。它主要依靠发行公共债券的债务收入和通货膨胀的赤字收入来扩大政府支出和促进消费。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造成生产过剩,消费不足,就像明天需要的产品今天都生产出来,导致产品卖不出去;比如凯恩斯主义,昨天借了今天的钱。虽然促进了昨天的消费,但却导致今天没有钱可用,导致消费能力不足,产品销售困难,从而出现了70年代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又被采用了。具体措施是将二战后大量国有化企业私有化,降低通货膨胀率和税率,减少赤字,减少福利支出和公共支出。它在20世纪80年代也取得了成功。90年代后,世界各国政府不再过分关注某一派,而是将生产和消费保持在适当的比例,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防止了经济动荡。

三次智能机器人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主要发达国家经济运行相对平稳。我认为这是因为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所要求的私有化程度已经接近上限。按照我的公式,发达国家(尤其是北欧和瑞士)近十年的社会社会化程度应该不会有大的变化。现有的经济模式可能无法促进私有化程度的提高。我预测未来会出现智能机器人普遍取代人类劳动的技术革命。这场技术革命将最终把人类带入社会主义社会。

回顾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历史,显而易见,一项新技术、新机器不断被开发和应用,人类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在不断发生机器取代人类劳动的变化。可以得出结论,机器在生产中具有人类劳动无法比拟的优势。随着现代自动化生产的不断成熟,工业机器人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特别是具有偏思维的智能机器人技术的不断突破,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未来除了科技创新和相关利益的决策者,人类的所有劳动都被机器人取代,社会会发生什么?

假设未来机器人技术真的能发展到这个地步,我设想社会会有四个阶段的变化。

准备阶段:各种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设备越来越完善,机器的操作越来越容易,需要的人力越来越少。

第一阶段:工业、农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我认为最容易实现机器人化的是现代工业和机械农业。机器人将首先在工厂和农业领域取代简单的人类劳动。

第二阶段: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人类工作被机器人取代。技术员、厨师、维修人员等技术人员也将逐步被替代。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将不复存在,目前从发达地区流向发展中地区的产业可能会因为关税而回流到发达地区。产业工人几乎会消失。

第三阶段:仿真机器人的应用。当外观高度仿真,能够与人进行日常思维交流时,仿真机器人一般会在第三产业中取代人类劳动。这将形成对人类劳动的全面替代。

第四阶段:逻辑思维高度发达的管理机器人的技术设计和应用,最终将完全取代除创新研究和利益决策以外的所有人类工作,甚至可能包括创新工作。

如果未来世界按照我的设想发展,第三阶段完成后,几乎所有人类都会失业。他们的生活只能靠政府提供的福利来维持。因为社会产品是全人类消费的,大部分人的失业意味着大部分社会产品被政府第二次分配给人类,意味着大部分国民收入会被政府以税收的形式拿走。我再提一个概念:税收是政府在企业中的业绩分成,是国家对生产资料占有的一种形式。税率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的先进生产关系,应该首先在最发达的生产领域实现的理论,推断出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十月革命的成功似乎打破了这个被否定的结论。现在回过头来看,十月革命只是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并没有完全实现经济。在我看来,只要不是利润为全民所用的企业,就不是国企。所有权平均属于参与者集体经济,是私有制的一种特殊形式。而国家所有的国有企业,在经历了革命胜利初期的狂热发展之后,普遍陷入了经营不善、亏损的泥潭。他们没有上缴利润,而是要求国家支付补贴,成为国民经济的寄生虫。而所有能产生大量利润的垄断行业都是一些重要的行业。他们,毫不客气地说,是国家经济的吸血鬼,榨取全国人民的血汗来中饱私囊。我发现“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败”是一个普遍真理。在政治上,一个权力不受人民监督的政府必然会侵害人民。在国际关系中,相对优势意味着相对实力,绝对优势意味着绝对霸权。用在经济上,就是垄断,就是收费高,产品和服务差。定量分析表明,税率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发达国家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程度远高于我国。我认为马克思的结论是正确的。真正的经济社会主义革命,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得比中国更深入。当机器人普遍取代人类劳动,而政府又要拿走企业的大部分利润用于福利支出时,必然会造成以盈利为归宿的私企老板难以承受。他们对企业的所有权已经失去了意义,生产资料事实上已经国有化。最终他们会放弃企业的所有权,企业的经营由国家接管,最后生产资料完全国有化。社会主义革命终于完成了。被接管企业的目的不再是盈利,而是满足人民的需求。政府会根据人民的需求制定生产计划,交给企业去执行。这个时候,计划经济就应该成为一种合适的制度。可以想象,这个时候社会经济发展会变得极其缓慢,但只要保持目前的水平,就足以维持人类的高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实现后的四个猜想

按照我的想法,社会主义实现后,几乎所有的人类都不从事劳动,所有的工作都由机器人来做,人类只要高枕无忧就行了。此时的人类社会将如何发展,无法预料。1乐观猜测。人类终于摆脱了自身存在的束缚和压迫,再也不用被生活所迫才有各种悲剧。犯罪基本消失了。人类的精神境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能够真正做到各方面的完美,过上完美幸福的生活。

2悲观猜测。人类终于不用为了生活整天忙忙碌碌,生存有了稳定的保障,但生活的意义却成了一个巨大的疑问。自身存在的价值是什么?你活着是为了什么?就为了每天吃饭睡觉?它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和精神危机以及自杀潮。甚至可能导致人类放弃自己的延续。

3个备选猜测。人类很难在现实中找到生存的价值,只能不断追求精神刺激来麻醉自己。也许就像某些科幻小说里写的那样,人脑接入无限奇妙的虚拟世界并沉迷其中,放弃现实生活,现实中的一切都由机器人来管理。

以上是我对社会主义思考的结果。

2008年4月3日张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