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发明家发明了什么的故事?
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他们是铁路工人的孩子,小学没读完就辍学,在火车上卖报纸为生。爱迪生是一个极其勤奋的人,他喜欢做各种实验,制造出许多精巧的机器。他对电器感兴趣。自从法拉第发明了电动机,爱迪生就决心要制造电灯,给人类带来光明。
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以往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后,制定了详细的测试计划,分两个方面进行测试:一是对1600多种不同的耐热材料进行分类测试;二是改进抽真空设备,使灯泡具有高真空度。他还研究了新的发电机和电路分流系统。
爱迪生逐一测试了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但铂丝线性能量好,但铂贵得惊人,必须找到更合适的材料替代。1879年,爱迪生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决定用碳丝做灯丝。他在一块棉丝上撒上碳粉,弯成马蹄形,放入坩埚中加热,制成细丝,放入灯泡中,然后用抽气器将灯泡中的空气抽出。灯亮的时候可以连续使用45个小时。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批碳丝白炽灯问世了。
2.贝尔发明了电话
贝尔,1847出生于英国,年轻时随父亲当过聋人教师。他想制造一种机器,让聋人用眼睛看到声音。
1873年,成为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的贝尔开始研究在同一条线路上传送多份电报的装置——多路电报,萌发了用电流把人的声音传到远方的想法,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人可以像面对面一样交谈。于是贝尔开始研究电话。
1875年6月2日,贝尔和助手沃森分别在两个房间尝试多路电报,一次偶然的意外激发了贝尔的灵感。在沃森的房间里,有一个弹簧粘在电报机的磁铁上。当沃森把它拉开时,它震动了。与此同时,贝尔惊奇地发现,他房间里电报上的弹簧震动了,发出了声音。是电流把振动从一个房间传到另一个房间。
贝尔的思路一下子开阔了,他想:如果一个人对着一块铁说话,声音会引起铁振动;如果在铁片后面放一块电磁铁,铁片的振动必然会在电磁铁线圈中产生大小电流。这种波动的电流沿着电线传到很远的地方,那么远处的类似设备上不会出现同样的振动和声音吗?这样,声音就沿着电线传到很远的地方。这不是梦寐以求的手机吗!
3.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
1752年,46岁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用丝绸做了一只风筝,在一个暴风雨的天气里,用细绳把它放上了天空。麻绳的下端系着一把金属钥匙,当麻绳被雨水打湿时,钥匙就成了导体。这时,他把手靠近钥匙,突然看到电火花在钥匙和手指之间跳跃。与此同时,他的手指感到一阵剧痛。这个实验证明,天上打雷其实是一种大规模的放电现象。
由此,富兰克林认为,如果在高楼中安装一根金属线,并将金属线的下端接地,根据尖端放电的原理,就可以避免雷击对建筑物造成的危险。这导致了避雷针的发明。
因为避雷针的发明,人类生活的世界多了一点安全。避雷针的发明似乎是一个偶然。一个巧合让一个伟人突发奇想,产生了发明创造。
4.斯蒂芬森发明了火车
当斯蒂芬森在煤矿工作时,他每天都看到运煤车总是一点一点地把煤运出矿井。这项工作非常艰苦,他有一个伟大的想法:他想建立一个蒸汽机车,可以携带大量的煤炭,跑得很快。于是他埋头设计了这样一辆摩托车。
1814年,斯蒂芬森制造了一台名为“半靴”的机车。当他驾驶这种机车在煤矿进行试车时,很多人嘲笑这种破车,只能拖30吨货物,每小时只能走六七公里。它长得像只笨鸭子,走路像地震。有些心怀不轨的人甚至到处造谣,说:火车噪音很大,会把牛吓得不敢吃草,所以没有奶;
鸡鸭受惊,所以蛋没了;而且火车的烟囱会释放出有毒气体,会杀死鸟类;火花会飞溅,引起火灾;如果锅炉爆炸,后果不堪设想,乘客将承受断手断骨的痛苦!一些原本赞成火车试验的官员开始强烈反对这些谣言,并且非常肯定地说,不可能使用蒸汽机车作为交通工具。
面对技术上的困难和这些谣言带来的压力,斯蒂芬森没有像其他也在发明火车的人一样气馁和止步。他始终相信他发明的火车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帮助,于是他鼓起勇气,总结经验,决定继续研究和改进火车。
1825年9月27日,天还没亮,住在英国斯托林顿的许多男女老少陆续起床。他们中的一些人步行,一些人骑马去同一个地方。他们打算做什么原来斯蒂芬森打算在那里举行一次试驾。就在火车头慢慢启动的时候,一个年轻人骑马疾驰而来,他大声喊着要和斯蒂芬森的火车赛跑。于是,火车和马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比赛。
起初,我看到火车慢慢地运行,而马在疯狂地奔跑。过了一会儿,火车的安全阀升起,鼓风机发出刺耳的声音,一团团烟雾升起。速度逐渐加快,很快火车和马并驾齐驱。过了一会儿,火车不累了,但是随着火车的前进,马越来越累了。越到后来,马越来越无力,被火车甩得越来越远。
这款疾驰的钢铁巨龙可载重90吨,载客400人,最高时速24公里。这就是世界上第一辆火车——“远航”。
从此,火车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和重视,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使陆路交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斯蒂芬·孙无所畏惧、不屈不挠、勤奋创新的精神为全世界人民所称道,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5.鲁班制作雨伞
很久以前,世界上没有雨伞。那时候,夏天人们出门不方便,太阳灼伤皮肤;下雨天,把衣服弄湿。鲁班心想:能做出能遮风挡雨的东西该多好啊!有一天,天气异常炎热,他一边干活一边流汗。突然看到很多小朋友“扑通扑通”跳进荷塘里玩水。过了一会儿,一个小孩摘了一片荷叶,把它倒戴在头上。
鲁班觉得很好玩,就问他们:“你们头上顶着一片荷叶干什么?”孩子七嘴八舌地说:“鲁大师,你看,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不怕头上有荷叶的太阳。”鲁班抓起一片荷叶,看了又看。荷叶是圆的,一边有叶脉,头上有盖,又轻又凉。
鲁班的心亮了。他急忙赶回家,找来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条,照着荷叶的样子做了一个架子;我又找了一张羊皮,把它剪成圆形,放在竹制的架子上。“好吧,好吧!”他高兴地叫道:“这东西既能遮风挡雨又能遮阳,还很聪明。”
鲁班的妻子听到他大叫,从屋里跑出来问他:“发生了什么事?”鲁班把刚做好的东西递给妻子,说:“试试这个东西,大家出门都带着,不怕雨淋,不怕晒。”
鲁班的妻子看了看,又想了想,说:“还不错,只是雨停了,太阳下山了,带着这样的东西走路不方便。要是能收起来就好了。”“对,对!”鲁班听了很高兴,就从妻子开始,把这个东西换成可移动的,用的时候就摊开,不用的时候就收起来。这是什么东西?这是我们今天的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