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朝炯的成就
侯朝炯擅长煤矿开采、岩石力学、巷道地压理论与控制、高水速凝材料研究。其主要技术成果包括:建立了软岩巷道动压和地压的新理论;为巷道金属支护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发明了多铰摩擦u型钢支架、工字钢伸缩巷道支架、方(长)环伸缩支架等。发明了一种高含水量、快凝的新型ZKD建筑材料,其性能达到或超过了英国最先进的同类材料,广泛应用于采矿和其他岩土工程。建立了“煤巷锚杆支护”的理论基础,解决了研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为提高该项目的研究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侯朝炯是我国软岩巷道动压、矿压理论和围岩控制技术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有重大发明和研究成果,取得显著应用效果。获国家级奖项4项:1990国家发明三等奖,排名第二;1991国家发明四等奖,排名第一;1996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1996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成果奖,排名第一。省部级奖25项,其中二等奖12项。获得15项实用新型专利,成果应用于全国68家单位,增收节支1348万元。侯超炯* * *作品7部,其中主作品3部(编著),合著1人,副主编1人,主审1人,主编1人。他的重要专著《巷道金属支护》发表于1989,210000字。《采矿巷道地压理论与应用》(与马念杰合著)发表于1995,共18万字;煤巷锚杆支护发表于1999,44万字。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篇,其中单篇和第一作者4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