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内存芯片?怎么没听说过内存条卡脖子的?
公司产品页面空白,“网页在建”字样信息量太大。
在外界的印象中,CPU、GPU、基带等芯片不仅专利门槛高,更有市场生态构筑的强大护城河。存储芯片是标准产品,结构是整列存储单元,而且是制造,完全没有考虑市场生态。似乎只要敢烧钱,愿意烧钱,就做不到。日本和韩国就是这样富起来的。这是一个大错误。日本能在存储芯片行业打败美国,不仅仅是舍得烧钱,更是因为DRAM芯片行业刚刚起步,美国和日本企业站在一个起跑线上;韩国可以在内存芯片行业后来居上。除了烧钱,也是好时机。一方面是美日之间有贸易摩擦,韩国的存储器产业是美国支持的。与此同时,日本的资产泡沫破裂,削弱了日本企业的竞争力,正好承接了存储芯片产业的转移。中国起步的时候,这些优势都不具备,但是劣势很多。2018年10月26日,中国存储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大会在武汉召开。存储联盟理事包括长江存储、合肥长信、福建金华。
6天前,福建金华刚刚开始试产和电影制作。存储器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有点庆功的意思,但没想到,四天后,福建金华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名单”,相当于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被卡在了脖子上。国内存储芯片厂商在专利布局上处于弱势。2010年前全球存储芯片行业洗牌,欧洲和日本公司基本出局。美韩确立了强势地位,数十家存储芯片公司或倒闭或被收购,使得存储芯片的专利基本集中在美光、三星和SK海力士手中。从下图三巨头的专利申请量趋势图可以看出,从1997年到2010年,内存芯片专利出现爆发,2010年之后,三巨头的专利申请量大幅下降,说明市场垄断已经形成。中国集成电路知识产权联盟发布的《集成电路专利情况报告》显示,在DRAM领域,只有4%的日本企业申请专利,而76%的专利来自日本、美国和韩国。这几十倍的专利差距,让后来者根本没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半导体设备基本被日美垄断,成为国内存储芯片企业的魔咒。下图是网上流传的金华仓储生产设备采购清单。可见日美企业都是统一的。事实上,全球排名前10的半导体设备公司中,美国有5家,日本有4家,欧洲有1家。这意味着,没有生产设备,没有再多的钱,你也生产不出先进的内存芯片。总之,目前看来,不像CPU等逻辑芯片那么复杂的存储芯片对我们国家来说还是一块硬骨头,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