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风扇的叶片是如何旋转形成风的?
机械风扇起源于1830。一位名叫詹姆斯·拜伦的美国人受钟表结构的启发,发明了一种可以固定在天花板上,由发条驱动的机械风扇。扇叶转动带来的凉风让人心旷神怡,但是爬梯子上发条就很麻烦了。1872年,一个名叫约瑟夫的法国人发明了一种机械风扇,这种风扇由发条式涡轮启动,由齿轮链装置驱动。这种风扇比拜伦发明的机械风扇精致得多,使用起来也更方便。1880年,美国人舒乐第一次把刀片直接装在电机上,然后接上电源。叶片快速旋转,一股凉风迎面扑来。这台电风扇是世界上第一台。工作原理电风扇的主要部件有:交流电机。它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旋转。能量的转化形式是: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同时由于线圈有电阻,不可避免的会有一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风扇工作时(假设室内与室外没有热量传递),室内温度不会降低,反而会升高。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温度升高的原因:电风扇在工作时,因为有电流通过电风扇的线圈,导线是电阻性的,所以必然会发热放热,所以温度会升高。但是为什么人会觉得凉呢?因为人体表面有大量汗液,电风扇工作时,室内空气会流动,所以能促进汗液快速蒸发。结合“蒸发需要吸收电风扇的大量热量”,人会觉得凉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