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万和集团董事长是谁?

万和集团董事长卢楚奇介绍。

陆楚琦,顺德容桂人,杰出的企业家。

总结:万和集团总裁,热水器十大品牌领军人物。

陆楚琦简介:

“他哥”38岁白手起家。

陆楚琦,男,1950,出生于顺德容桂。1968高三毕业(陆楚琦说其实高一才辍学)。他是家里的老大,他姐姐下乡了。当时下面的两个弟弟还小,但作为长子,他逃脱了。时至今日,他依然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出海之初,损失惨重。

卢楚奇从小就喜欢广播。1969开始在一家国营工厂学习电工。那时,他是修理电器的好手。"只要看看电视屏幕,你就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技术很完善,相当受厂里“领导”的欢迎。1988年,一无所有的陆楚奇决定靠自己的技术优势做一件事——出海。“我38岁下海创业。人家已经是大老板了,我还是一张白纸。”但卢楚奇说,他不认为太迟。不管什么时候,创业都不晚。

第一次下海的陆楚琦是万家乐的一名普通供应商。虽然一直在做配件,但野心勃勃的陆楚奇一早就想做自己的产品,也在不断寻找商机。他发现市场上卖的一种除臭剂,外观和功能都不错,擅长机械的陆楚奇很快就仿制出来了,但没过多久,不懂什么是专利侵权的陆楚奇就站在了广州中院的被告席上。创业之初,他受此打击很大。陆楚琦说,这是他最糟糕、最痛苦的一次经历。

用热水器翻身

1991年,热水器行业的万家乐与神舟之战如火如荼。陆楚琦从日本买了一个水控自动热水器(打开水龙头可以自动点火自动出水)。当时的家用热水器都是半自动的(先按住按钮点火,再打开水龙头出水)。为了探究自动出水的原因,陆楚琦把这个热水器拆开进行研究。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学习,我终于明白了技术原理。

陆楚奇的转机来自于这款超薄水控热水器,这是国内第一款供水即点燃的自动热水器。陆楚奇说,当他在1993成功做出这个热水器的时候,他就知道,有了这个,他就可以打个翻身仗。“我会出人头地的!”

果不其然,从1993年8月28日到1994年8月28日,万和在12个月内月产销量翻倍,突破150万元,进入热水器行业前三。

陆楚琦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先拿蜡烛”的画。大概可以理解为,万和是15年之前国内第一家超薄热水器,率先并依靠作为民营企业的体制优势,在燃气热水器行业做大的。2001一路发展良好的万和甚至有意收购万家乐,一时被各大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最终虽然没有成为现实,但确实把万和品牌推广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

把热水器做大做强

在全力打造主业的同时,擅长资本运作的陆楚奇让万和致力于产业多元化发展。从65438到0995,万和成为中国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2002年7月,万和集团成功收购三板上市公司海国投实业29.03%的股份,成为海国士第一大股东。5438年6月+2003年10月,万和试图收购上市公司“悦美雅”。虽然最后因为某种原因退出了,但这表明了万和到处寻找猎物的决心。

万和的发展速度惊人。2002年全年营业额60.8亿元,今年将达到11亿元。2001之前,万和的营业额连5亿都不到。

卢楚奇表示,万和不会放弃热水器主业,会投入更多资源把主业做大做强。但在万和发展的过程中,积累的资本要寻求出路,他要不断寻找投资机会。“现在,万和在搞房地产。”陆楚琦说。最近,万和把目光投向了汽车零部件市场,市场需求总额达2400亿元。陆楚琦向记者透露,从“粤美亚”撤离的原团队将在广东建立一个全新的汽车零部件工厂。新厂投资654.38+0.2亿元。三方投资者包括万和、战略合作伙伴和职业经理人。前者持股40%,后两者各持股30%。

陆楚奇依然看好家电行业。他表示,将专注于燃气具业务,做精做强。而家电企业同质化严重,没有差异化的利润空间有限。虽然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我们现在拥有的不是核心竞争力,但也是有竞争力的,只是要逐步升级为核心竞争力。”

卢楚奇表示,万和会把握各个行业的大趋势,不断寻找机会。他的目标是三年后万和营业额突破30亿。他认为,企业一旦进入良性循环,今年支出10亿,那么从10亿到50亿是没有问题的。当然,超过50亿会更难。

不遗余力吸引眼球。

万和在吸引人眼球上一直不遗余力,这个企业似乎永远在风口浪尖折腾。第一台全自动燃气热水器;一年之内,从默默无闻蔓延到行业前三;发起设立民生银行;掀起一次又一次的降价风暴;“两万”之争与万家乐的“收购”;收购海国投,收购悦美雅;自10年前诞生以来,万和频频出现在媒体经济新闻的头条,给人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但掌管这家个性化企业的陆楚琦,自信却又谦虚。

陆楚奇坦言,从1995到1996,企业规模在4亿元左右的时候,有些沾沾自喜。“当然不是,只是潜意识里有这样的情绪,以为自己做得很好。当时我只盯着对手万家乐。”卢楚奇表示,自成立以来,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万和和很多大企业相比,差距很大。“想想格兰仕,1994左右和万和差不多,现在已经把我们远远甩在后面了。”言语之间,有敬佩。

“顺德有很多企业家水平很高。他们聪明,走路稳健,大多低调,不想张扬,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控制风险的意识很强。”卢楚奇说,他也有很强的风险意识。企业做得越大,风险越大。有些企业家,投资失败,影响家庭生活,非常不明智。在万和,家庭开支和业务开支是分开的。企业的投资由管理层决定,一家人的生活费由陆楚琦自己打理。“我买了一些基金,以我交那么多学费的经验,绝对有信心控制风险,保证投资增值。我会绝对保证家人能平安幸福地生活。”

公司员工称他为“他的兄弟”

万和从一开始就是家族企业,陆楚琦多次宣称家族制是万和最好的企业制度。万和员工称卢楚奇为“他哥”或“他总经理”,是因为公司有三位总经理,分别是万和集团总裁卢楚奇、执行副总裁卢楚龙、副总裁卢楚鹏。他们是兄弟。和他们的徒弟叶元璋一起创办了万和,叶现在是万和的副总裁之一。

万和实行“核心控股,外部参股”的模式,解决家族制问题。万和由卢氏三兄弟和弟子叶元璋创建。大哥卢楚奇在划分四个原始股东的股权分配时,充分显示了他的远见卓识。如果按照出资比例,陆楚奇的股份将高达67%,已经处于绝对控股地位,不利于万和的长远发展。如果平均分配,显然不公平,因为卢楚奇对万和的贡献最大。最后,卢楚奇决定减持股份。陆楚龙、陆楚鹏、叶元璋的股份在7%-20%之间,而陆楚琦个人持股40%,只占相对多数,保证了他在重大决策失误时可以受到其他三人的法律制约。

家族成员核心控股层之间的股权界定完成后,“外部参股”也成功实施。到目前为止,万和的核心控股层已经与职业经理人或合伙人合伙组建了多个业务单元。新成立的厨具事业部中,万和担保5名职业经理人向银行借款300万元,占厨具事业部股权的30%,剩余70%股权由核心控股方占有;万和控股新成立的家电事业部和李中山奥,原股东与外资股东的股权比例为565,438+0: 49,资产管理部职业经理人胡友生持股30%,核心控股方持股70%。

不需要后人照顾万和

“为了后代的教育,万和的管理层已经达成了愿意花钱,敢于投资的* * *认识。”陆楚奇非常重视下一代的教育。“不要给盒子,倾向于让它们自己发展。在职业规划方面,也是由他们自己决定,但是会有一些指导。比如希望他们本科学理工科,对制造业有扎实的了解,其他人各司其职。”

陆楚琦说,对后代的教育,最重要的是“朴素勤奋”,都是以身作则。而且,让他们从小就理财,有资本市场的投资运作经验。

“而且不需要他们来制造。随着合法合理的职业经理人机制的逐渐成熟,你可以放心地把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当然,如果某个家族的后代成员有意愿有能力,可以进入企业做职业经理人,而不是继承人。他不可能一上来就坐到我的椅子上,至少打磨一下,闻一闻。